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与

点赞:23935 浏览:1079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针对中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影响,并从养老保险制度角度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

【关 键 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到202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到2050年,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2051年~2100年,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1.6亿,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实现从人口成年型向人口老年型转化只用了短短的18 年时间(1981~1999年),而发达国家一般持续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可见我国老龄化发展来势之猛,趋势明显.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人口老龄化地区差距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镇地区,与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相反.

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经济压力大.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高度发达情况下而发生的;而中国人口老龄化则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所迅速形成的结果,且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因此中国是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

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给一个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影响,是对一个国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最大的挑战,主要原因就在于养老保险将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庞大的开支项目.根据国际劳工局预测,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未来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除低于发达国家外,将高于次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的国家.

(1)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抚养比不断上升,导致养老负担加重.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法定退休年龄较早,使得老龄化进程加快、抚养比增大,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在2007年达到12.86%,同时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较小,大量年轻的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未被制度覆盖,制度内的实际抚养比更高,这意味着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降低,养老保险缴费人数相对缩减,养老负担十分严重.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养老保险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人口老龄化导致离休费用不断攀升,致使养老保险基金开支大幅度增长.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全国离退休退职费用总额逐年攀升,并且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养老金的支付年限随之延长,支出增加致使退休费用急剧增长.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已经离退休的老年职工没有任何养老资金积累,以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中年职工养老资金积累较少,因此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支付中老年职工离退休后的养老金,这使得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收入减少和支出增加的双重压力.

(3)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投资运营的转变.从全国的平均水平看,目前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跟不上人口老龄化形势的需求.管理的不到位,造成基金应收未收、应发未发及已积累的基金发生挤占、挪用等情况,直接模糊了基金流的平衡状况.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持续下降,使得基金支撑能力进一步减弱,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省市有逐渐增多和加重的趋势.对于缴费结余养老金的使用,目前主要限于存入银行和购写国债,而银行存款和国债收益率低于工资增长率,因此,实际上并没有对基金实行有效的保值增值,长此以往将使得养老金难以提供养老保险制度期望的替代率,难以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三、积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1)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延长退休年龄延迟退休既可以增加养老基金的积累年限,同时又可以相对减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因而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要提高法定退休年龄,首先应严禁提前退休,其次应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再次可以推行弹性退休制.在一定年限范围内,允许选择退休,或选择继续工作,但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继续工作.如采取提前退休的职工领取减额养老金、延迟退休的职工领取增额养老金的方法来抑制提前退休的行为.对于增加或减少的具体额度必须依据精算原则来计算,以达到既保证社会公平又保证个人公平的目的.

(2)提高养老保险费率和保费遵缴率.由于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具有刚性特点,降低替代水平会困难重重.而提高企业的缴费率显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但可以考虑在最低个人缴费率为8%的基础上,对个人账户实行弹性缴费制,鼓励职工多缴保费,其缴费仍然记入其个人账户,增强自我保障的能力.同时应该从社会保障立法、规范管理流程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保费遵缴率,降低欠缴和逃避参保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保证养老金收支均衡.

(3)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在家庭养老与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应以低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险为主,鼓励职工参加企业年金和储蓄性的商业保险,政府采取税收优惠,给予补贴等政策来促进体系的完善.低保障水平,意味着低保险费率,也就意味着扩大覆盖范围具有可能性,从而增加了养老金的收入,有利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养老金的平衡,亦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造成的压力,同时也为制度转轨提供宝贵的缓冲期.


(4)解决养老保险历史隐性债务问题,做实个人账户.鉴于中国目前历史债务问题尚未解决,大部分个人账户“空转”运行等实际情况,通过实行部分积累式的基金制筹资模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测算养老隐性债务总额,将隐性债务显性化,确定偿还养老债务的方法与途径等措施来解决养老隐性债务问题,才有可能用统账结合模式,在控制个人账户规模的基础上做实个人账户,形成基金积累.

(5)加强基金管理,提高基金的收益率.首先应特别重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防止基金被贪污挪用;其次,对基金进行良好高效的投资运用,进行较为广泛的投资,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最后,及时向投保人公布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效果,接受监督.这样,可以提高投保人缴费的信心和积极性,降低保险费率提高的压力,增强基金平衡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