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市场化的风险与可行性

点赞:14166 浏览:591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预定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预定利率的高低和保险产品的直接相关,如果一款产品的预定利率较高,消费者投保该产品时所缴纳的保费则越少,反之亦然.自2010年10月20日至2011年7月7日,央行连续五次加息,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升至3.5%.预定利率过低致使传统产品抗通胀能力减弱,已无法与分红险、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产品等竞争,销售市场在不断萎缩.

二、预定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风险

(一)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利差损”出现

在 1999年之前,我国长期处于高利率的环境之下,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也处在较高的水平,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曾高达 8. 8%.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1996年5月起至 2002年2月,一年期存款利率由 10.98% 降为 1.98%,再加上保险资金运用缺乏经验,渠道受限,前期高成本保险业务续期收入的投资收益已随市场利率的变化显著降低,最终导致降息后巨额利差损的出现.

(二)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市场经营秩序的混乱

目前我国的寿险市场上,市场主体繁多,保险企业竞争激烈,并时常出现非理性竞争行为.预定利率市场化无疑给了险企更多的定价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小企业可能会低价销售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大企业也可能凭借雄厚的资本趁机压低销售产品以达到打击中小竞争对手、达到垄断的目的.所以预定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可能造成保险产品定价上的恶性竞争,进而破坏整个保险市场的秩序.

(三)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险企利润的下降

目前传统寿险业务在一般寿险公司业务中的占比大致在11%左右.由于此类产品定价偏高,且往往为长期产品,所以未来利润释放能力远高于其他产品,对寿险公司的内含价值贡献度最高.利率市场化后,会使新业务的利润率低于老业务的利润率,原有的高额利差益将消失,因此检测设在产品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必然下滑.并且,应考虑到在新产品热卖的同时,也有老客户因为在低预定利率下购写寿险而产生的退保风险.


三、预定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预定利率市场化不会产生新的利差损

今日的中国保险行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监管体系日趋完备、投资渠道日益拓宽、投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这些都大大增强了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出现利差损问题虽然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但整个行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2008年9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五次下调基准利率,继1999年后我国再次步入降息周期,但这次降息并未像1999年那样形成新的利差损,更说明了保险行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相对成熟阶段.

(二)预定利率市场化不会大幅降低寿险公司的利润

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市场化的风险与可行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寿险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社会普遍担心利率市场化后会大幅降低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而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不应该仅靠维持传统寿险产品较高的定价,而更应该注重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拓展开发新的客户市场.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显示,1999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4.71%,除2008年低于2.5%外,其他年份均高于2.5%,远高于2.5%的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产生了高额的利差倒挂.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公司新承保业务的利润率低于过去业务的利润率,但产品的下降也将刺激传统业务需求的释放,在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下,可以实现规模效益的增长.

(三)预定利率市场化不会导致险企经营秩序的混乱

预定利率市场化后,寿险市场普遍担心战和无序竞争的发生.中国保险业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保监会等政府监管机构的有效管理,偿付能力是险企日常监管的重要指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由此可见,中小型保险公司在盈利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出于资本有限和偿付能力有限的压力, 不计成本地拓展市场份额的现象将很难发生.而大型保险公司若大幅提升传统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除了同样面临成本压力外,还会面临前期预定利率为2.5% 保单的退保压力,同样不可能为了拓展市场任意提高预定利率.因此,无论大小,各家市场主体都会理性定价,预定利率的变动将会随着保险业的扩大发展而逐步到位.

综上所述,虽然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面临着利润下降、利差损、经营秩序混乱等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坚持完善保险行业监管体系、提升险企自身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所面临的风险是可以避免的,预定利率市场化将促进我国保险业在稳定金融市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等诸多方面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