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

点赞:4993 浏览:181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缺乏朗读兴趣;部分教师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注重朗读技巧训练,忽视文本内涵感悟;注重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轻视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的方式单一.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

【关 键 词】小学语文;学生;朗读教学

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小学的综合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朗读教学问题分析,就解决朗读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1学生缺乏朗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自控能力差,无法让学生自觉进行朗读.有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句一句地硬读,存在为了朗读而朗读的现象.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也有这样一种情况,老师读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导致学生没有了朗读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从细小处入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2部分教师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常常以析代读,以讲代读,既不作要求,也不作讲评,以致于课堂上缺少了孩子们抑扬顿挫、飞扬的朗读声,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这样朗读的韵味不仅无法体现,学生也只能肤浅理解作者的情思.

1.3注重朗读技巧训练,忽视文本内涵感悟

朗读指导显得过于理性,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老师如此指导孩子:“这句话朗读时,语速应当快一点!”“某某词应当读得重一点!”“某某词语之前应当稍作停顿!”“这是个问句,句尾的那个词语音调应当往上扬!”等在老师如此“具体”地指导下,虽然孩子们也能读出教师期待的那种效果,但可悲的是,孩子们只能读“好”这一句、这一段或者这一篇,倘若换了读的内容,往往就不会读了.

1.4注重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轻视朗读技巧的指导

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朗读训练往往显得感性.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教师不太着边际的指导:“你能读出春天的五彩缤纷吗?”“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现有了火之后人们的幸福生活.”“中朝人们情深似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体现吧!”“小珊迪太可怜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珊迪的可怜吧!”等在老师云里雾里的指导中,孩子们凭借着已有的经验“云里雾里”地朗读,有时也会“声声泪,字字血”,有时也会“声音高亢,群情激昂”,但是,这种朗读训练有增量吗?

1.5朗读的方式单一

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但实际教学中真正利用到教学中朗读的较少,大部分是利用早读时间集体朗读,或个人朗读.而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检测读,就是不读,集体朗读时还拖音明显,节奏性差,有时还不整齐.

2解决朗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2.1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学生不愿读书,一般是因为对朗读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有:

2.1.1看图朗读法

课文中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既对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训练,又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学生受到图画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

2.1.2比较朗读法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学生对比较有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特点,在朗读训练时,多采用比较朗读.如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如《鸟的天堂》中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在理解“颤动”一词时,我让学生把“颤动”换成“抖动”、“蠕动”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一换一读中,很快理解“颤动”的意思.

2.1.3配乐朗读法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与之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指导朗读《月光曲》时,边读课文,边播放《月光曲》,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与当时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如同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

2.1.4想象朗读法

想象朗读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

2.2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

2.2.1教给学生正音朗读

语文上称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为朗读.虽然,“清晰”是朗读的基本条件,但“清晰”的前提须是语音正确.因此正确地读是朗读的基础.那么,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好知好胜的心理特点,在预习认知与课堂指导有机地渗透音准促学.

2.2.2教给学生感情朗读

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单靠理解课文是不够的,还需掌握朗读技巧.感情朗读的技巧包括重音、停顿、速度、语调四个方面.就速度而言,不同的课文内容和文体,朗读的速度大相径庭:记叙、说明的内容一般用中速读;景物描写、回忆、抒情和议论的部分就要读得慢一些;人物对话应根据人物性格和对话内容来决定.就文体来讲,诗歌、写景或抒情的散文读得较慢;故事、记事、常识性的课文用一般说话的速度读;儿歌、快板则要读得较快.如在《嘀哩嘀哩》一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然后让学生用符号形象地标出朗读的技巧.“|”表示停顿较长,“l”表示一般的停顿,“.”表示读重音,“一”表示速度加快,“等”表示速度稍慢,“/”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调.教学中通过投影,直接用符号在文中表示,使朗读训练具有了目标性、可感性.这样,学生在朗读时便有所凭借,他们就能绘声绘色地读出春天的美丽.这些技巧,教师在指导不同课文的朗读中,要一并传授给学生,即所谓“授之以渔”.在以后的文本朗读中,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技巧,从而大大地提高朗读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若想要追求这一境界,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朗读上下工夫,寻找有效的方法,让小学语文课堂书声琅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