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十一五”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建设回顾

点赞:25385 浏览:1102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十一五”期间,成都理工大学依托理工科特色优势,通过搭建良好专业学科构架,提升社科类研究人才质量,打造特色科研基地,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研究,大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做好校地联动,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关 键 词:哲学;社会科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5010503

自2003年2月教育部制定印发《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启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以来,成都理工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依托校内4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及特色专业、3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专业硕士学位招生领域)、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优势,积极发展交叉学科,有效提升了人文学科,形成了以文管经法为优势,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农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局面,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坚持“两条腿走路”,搭建良好专业学科构架

作为一所以理工为主且有较强地质行业背景的地方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巩固和提升理工类专业优势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

2010年,成都理工大学新成立政治学院、体育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等三个人文社科类学院,加之此前已成立的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管理科学学院、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共8个学院.

通过近五年发展,人文学科覆盖哲学、马列科社、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体育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哲学社会科学良好的专业布局.

二、统筹人才建设,提升社科类研究人才质量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成都理工大学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出台了人才建设规划纲要,用不低于2500万元的投入来打造平台,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目前,成都理工大学从事社科研究的教师达到838人,其中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有358人,副高以上职称的191人(占全校副高以上职称的45%)、正教授60人(占全校正高职称的29%).教育部教指委成员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百名优秀“两课”教师1人,省优秀“两课”教师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学术技术后备人选4人,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优秀专家2人.一位青年教师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艺术教育中教师曾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节目主持“金话筒”奖、全国铜标识设计大赛银奖等.

成都理工大学“十一五”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建设回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成都理工大学注重并形成了科普研究创新团队.在科普创作众多成果中,有11本(套)儿童科普图书连续6届(2005-2010年)列入“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部优秀图书”、2本(套)连续2届(2007-2008年)列入“‘三个一百’原创出版作品”.一位教师的科普著作《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拓展专业学科优势,积极打造特色科研基地

成都理工大学始终坚持特色发展,通过自身较强优势的理工科与人文社科的交叉融合,成功获得人文社科类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法学、管理学、哲学、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望2011年获得批准.

“十一五”期间,建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人文社科基地.如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于2009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又被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教育厅联合批准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申报的“资源与环境经济普及基地”被四川省社科联批准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加之此前成立的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廉政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旅游与城镇规划研究所、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等共有22个校内人文社科基地.

同时,成都理工大学各相关人文社科学院还建有法学实验室(含模拟法庭)、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实验室、公共管理与电子政务实验室、法律援助中心等实验室,这些特色明显的人文社科基地的建设,既带动了成都理工大学学科发展,也充当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智库.

四、积极做好科学研究,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紧密结合国家尤其是西部经济社会建设的急需,加强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怎么写作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应用社会学领域研究方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农民工等问题的研究上,近年连续获得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西部项目、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基金,多项省部级基金,已经形成较具特色和优势.

在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体制机制建设研究方面,成都理工大学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子课题研究;在社会科学普及路径、高校突发事态应急管理、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问题、中国组织工作文化建设、独立学院研究、独生子女大学生教育、西部宗教社会学等方面,获得多项省级社会科学研究或地方党政合作项目,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成果.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方面,已经先后承担100余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了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研1项“马工程”项目、多项部省级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出产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得以运用.

近5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共承担各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项(1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42项.共出版专著97部,发表论文2500余篇(其中CSSCI收录论文224篇,人大复印资料收录论文19篇).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6项,其他省(部)级奖励10项.五、引入课程设置“双轨制”,积极提升教学效果

成都理工大学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尤其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实践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可喜的道路.成都理工大学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方案的要求,从2006年秋季开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统一设置,在本科生中开设了五门必修课,在专科生中开设三门必修课.

为保障教学效果,成都理工大学引入了课程设置“双轨制”.一是弹性课表制,应对突发事件、时事热点和时政要闻,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机动地设置相关课程内容教学;二是常规课表制,讲解预期或定期的社会事件,进行社会问题分析,体现课程的学科性、规律性和系统性.同时,课程规划实行统分结合制,一是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多媒体课件实行全校统一;二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形式随机分散,体现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在实践教学方面,除设置专门的学分外,成都理工大学还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形成并完善了“六大实习基地”体系:一是各类学生专业实习基地;二是现代企业参观考察基地;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四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基地;六是大学生社区怎么写作基地.同时,探索实施了党建“六个三”工作系统,即:划分了党委组织部、学院党委(党总支)、党支部“责任”,为学校党建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建设了组织员、辅导员、党支部书记“三支队伍”,为学校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实施了入党积极分子基础教育、集中教育、提高教育“教育”,为党建工作提供思想保证;执行了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制、测评制、公示制“三项制度”,为党员队伍提供质量保证;实施了党建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三个载体”,为党建工作搭建工作平台;建立了党员对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对党支部、学校党委对学院分党委(党总支)“评估”,为党建工作提供质量保证.这一系列举措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六、积极做好校地联动,创新“VPE教育成才新模式”

2006年以来,成都理工大学连续多年与成都市成华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团委、区人事局等单位开展了具有创造性的“校地合作”,推出了“义工学分制”、“VPE(志愿怎么写作――见习实习――创业就业)模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为新华社等级媒体大量报道.

至今已有至少3000名大学生进入“义工站”,怎么写作时间超过9万小时,大学生们从事空巢老人心理慰藉、义务家教、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防治艾滋病宣传、城乡少儿快乐成长计划、“512”汶川抗震救灾等多领域的志愿怎么写作,受到了社群群众的欢迎.在“义工学分制”的基础上,成都理工大学还积极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探索出了“VPE教育成才新模式”,将社区志愿怎么写作同顶岗实习、就业见习、创业就业整合形成“三位一体”,缩短大学生就业前的社会适应期.成都市成华区政府也自2008年起将区内100个社区以及60多个区委、区政府行政单位以及区内企业已全部向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生开放实习岗位,有效实行了“校地联动”.

当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成都理工大学也必将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主题,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推出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同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