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点赞:4058 浏览:146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现在语文教学的很多文章都提到很多新理念和新方法.但是,往往忽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都与语文教学的方法论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记得好多位著名教育专家都曾经说过:“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我认为,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整体与部分问题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的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的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1)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先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写全文.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2)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课文.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从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与综合问题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因为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凡入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了.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眼全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最完善的办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运用;既着眼于篇,又要把字词句基础打得牢固.语言训练,并不是只作语言分解性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进行读书、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但是读书也不能囫囵吞枣,作文有了构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写.我还是主张:讲读课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必须落实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三、内容和形式问题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为什么要“淡化形式”呢?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一篇文章,语言是一定思想的表达形式,思想是其内容,语言是其形式.思想和语言不可分,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讲:“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从语文的选材来说,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必须要从文章形式着眼.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之处,“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所以选择语文教材不能“淡化形式”,必须要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语言兼顾.从语文教学来说,也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着重在内容上、思想上的理解,那和思品课、历史课、社会课等又有何区别呢?在《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课程目标的设置有明确的要求,既要重视“丰富的语言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第一学段要求“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体会课文中关 键 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尤其在第三学段,阅读的第五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的知识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总之,以上几个问题都包含着两个方面,对于双方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证观点来对待,才不至于陷入片面和偏颇,这样,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