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新闻采编如何做好“三贴近”

点赞:18607 浏览:824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怎么写作,首先需要记者、编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要有扎实的采访作风,到实际中去发现和捕捉鲜活的新闻信息.作为一份法制类的报纸,如何搞好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做到新闻“三贴近”原则呢?笔者从几个方面予以探讨.

【关 键 词】法制新闻;三贴近

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怎么写作,首先需要记者、编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要有扎实的采访作风,到实际中去发现和捕捉鲜活的新闻信息.对于这一点,大家是不难理解的.但在具体采写的方法上,有些采编人员则感到有些茫然,尤其是法制新闻采编人员,更不知道如何把握,才符合“三贴近”的要求,有时心里想要“三贴近”,但写出和编辑出的稿子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结合实际,就此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新疆法制报》是新疆法制建设的窗口,法制宣传的阵地,法制信息的总汇,法制怎么写作的渠道,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展示法制神威,伸张正义,鞭挞丑恶,为维护法律公平公正、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宣传报道.

作为一份法制类的报纸,如何搞好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做到新闻“三贴近”原则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讨.

一、法制新闻报道要将新闻的一般规律与法制新闻的特殊规律相结合

法制类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不仅要按新闻规律报道,还具有宣传党政部门法制进程的功能性.也就是说既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反映,新闻报道要遵循一般规律:时效性;也要抓住法制类新闻报道的特殊规律:持续性.就是基于这个功能性,法制类新闻报道就必须坚持时效性和持续性相结合的特点,将党委、政府和百姓连接起来,做到“看法释法、说法宣法”.让广大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政策走势,透析政策的具体做法,在政府和百姓之间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时效性和持续性的结合点可以归结为稿件内容的贴近性,这是由新闻的一般规律与法制新闻的特殊规律两者共同决定的.即注重对新闻发生源的选择:新闻发生在本地、发生在我们自己或周围人身边.通过对贴近我们身边的涉及相关法律知识的事件的报道,版面就在读者眼中活起来,法制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输入到读者的思想中.这是读者关注、甚至有意识地去收留这一版面的关键.

法制新闻采编如何做好“三贴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律知识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目前,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中劳动争议、工伤事故认定纠纷等矛盾不断出现,而在这些争议、纠纷中,往往就要求法制类的新闻稿件要带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持续性.如在这些争议中,普通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指点诸多正处在争议、纠纷中的劳动者少走一些弯路,多一些常识,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正是法制报不可推卸的责任.秉承这一宗旨,持续、定期地刊发一些相关的报道,即使简短,但是针对性很突出,定期以一定的篇幅进行刊发,其影响力度一定会较为深远.

二、法制新闻报道要充分展示法制类新闻报道严谨客观性和崭新创造性的紧密结合

法制报要建设成为“法制宣传的阵地”,要想成为法制类宣传报道的标兵,关键应该是紧紧抓住新闻报道的总源,充分展示法制类新闻报道严谨客观性和崭新创造性的紧密结合.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也就不存在任何价值.所有优秀的新闻报道都是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的,是用文笔对客观发生对象的如实写真,来不得半点的虚检测和检测设.

还原、记录整个事情的发生,将之公布于众是新闻独具的生命力所在,但并不是说新闻报道只有还原、记录的这一功能而已,新闻的可读性恰恰在于创造性,在于同一条新闻线索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一样的价值.比如同一个新闻线索,要表现出其不一样的地方,不仅在于如实反映政府的打击成效,还应该将一些相关的背景链接、常识等知识融合进去,既可以体现政府的整治成果,又要将相关的知识传递给读者.最后依据这个思路,从民众喜闻乐见的阅读角度出发,突破了传统报道中将政府政策发布的内容全盘转接、只起简单的“中转站”作用,而是解读政府权威信息,并将繁复的政策发布进行有选择性的重点突出报道,进行有效的信息选择,整体反映效果很好.

三、法制新闻报道要从老百姓审视问题的角度出发,贴近生活,反映出他们对法律的需求

新闻工作者要有一种平民的视角,从老百姓审视问题的角度出发,贴近生活,反映出他们对法律的需求,法律是他们的生活、工作的必需,从人与事件(案件)中揭示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从而说明身边有法律,人人生活在法制中.

法制报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聘请了知名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对每个采用的案例,特别是本地发生的真实案例,经律师专业化的点评之后,往往十分容易在读者之中产生共鸣,较好地将实证性和点评性结合起来.可以首先用记叙的笔法,将案例写出,该案例就发生在本地,而且类似的案例时有发生,也曾经有读者询问过碰到类似事件该如何处理.文章先将事实说清楚,然后采用了记者与律师对话的方式,通过对事例里面的各方面细节,逐一点评背后的法律依据,贴近生活、讲究实用.这样的报道发表后,读者反映较为强烈,普遍反映案例生动,点评实用.

如何按照法律的规则来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是法制类报刊宣传的一大功能.新闻实践一再证明,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贴近性越强的法制宣传越能获得受众的关注.采编真实的案件是一种非常好的赢取读者群的方式,它以其特有的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日益为读者所青睐,特别是发生在读者身边的本地案例更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加之以律师等法务人员从专业化的法律角度对报道事件做个简短的点评,恰到好处地起到点睛之笔.

四、与时俱进,顺变求新,是法制新闻采编人员求异思维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索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善于发现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善于总结解决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善于捕捉给人以启迪的各种新思想、新观点,善于探寻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趋向.法制类新闻报道要想深入人心,就必须要打造一批专业性强,素质高,观察眼光独特的记者和编辑,要不落俗套,要善于“同中求异”,有自己的法制特色、法律视角,要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在主旋律一致的前提下,要敢于发出自己独有的“音调”,做到“依法做事,依法用稿”,不因人,不因事,只以法律规范来研判稿件的对错,在此基础上敢于对一切不客观,不依据法律条规的事项发出“第一声”,才能够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迎合读者的口味,也易于将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五、法制新闻教育性的特色就在于通过平实的法制新闻报道,把基本的法制理念、法律法规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

法制类报纸都会严格按照“特色报”来加以定位办报宗旨,其教育性的特色就在于通过平实的法制新闻报道,把基本的法制理念、法律法规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既没有条纲式的说教,也没有理论型的深奥,而是用一些活生生的生活实例,引导教育读者学法、识法、懂法、守法.在刊载的新闻报道中,加强对稿件的审核,时刻牢记每条法制新闻的价值不仅是简单的报道,还有对广大读者释法、教育的特性.


法制报重视对法制新闻宣传的策划,积极寻找法制新闻报道教育性和普法性的结合点.不仅对一些重大的动态法制新闻做强势深度报道外,还从一些新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和一些已颁布的法律法规的纪念日入手,加强策划,集中对某些重要法规或重大问题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