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示范农业优势

点赞:3535 浏览:119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示范农业是多种现代农业科技的集约式展示,代表着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提升方向,具有技术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青州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种植结构合理,社会综合发展,是发展现代各型示范农业园区的优势地区之一.

关 键 词:示范农业;青州

现代示范农业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域,具有产业布局合理、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特征.青州市位于黄淮海农业生态区1中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北部,南靠沂山,北临鲁北平原.青州市自然条件与区位条件优越,农作物种类齐全,农业生态多样,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具备极好的开展示范农业工作的条件.

1青州具备黄淮海生态区典型的自然条件

(1)青州地处黄淮海农业生态区中东部,四季分明,水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青州常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2.0kcal/cm2,年均生理辐射总量为59.8kcal/cm2,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8h(2500~2800h);全市年平均气温12.7℃(7.7℃~19.2℃),大于10℃积温4331.7℃,年平均无霜期达191.7d(185~211d);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1.5mm(1058.2mm~313.3mm),全年蒸发量为1497.7mm.与本生态区年降水400~900mm,7、8月份占全年量45~65%,10℃年积温3000-4800℃的自然条件,具备高度一致性.

青州示范农业优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有机农业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青州山区、平原面积各半,两者之间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异显著.低山丘陵、河谷阶地、山麓平原三个地貌类型,十三种微地貌单元,既为青州赢得了地质公园的美誉,也为示范农业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全市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高程差达938.1米,大致分三个阶级,在造成棕壤、褐土、潮土、砂浆黑土垂直、区域性分布的同时,也形成了坡积、冲积、洪积、浅湖沼相沉积物等多种成土方式,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观.

(3)青州工矿企业较少,污染小,空气清新、水质较好、土壤质量优.2006年以来,青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三名一强”生态文明新青州的目标,全市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青州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天数达到357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平均分别为0.057mg/m3、

0.049mg/m3、0.037mg/m3;青州地下水水质较好,常年pH值在7.3~7.9,总硬度123~265mg/L,矿化度0.419~0.740g/L;青州土壤质地以中壤为主,轻壤、重壤也有分布,土壤pH多在6.5~8.5,有机质含量5.0~20.0g/kg,绝大多数土壤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优良标准.优良的自然环境为示范农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2区位优势

(1)青州市地处山东省的中心位置,位于山东滨海与内陆的缓冲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与联动区的连接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青州背靠内陆鲁中腹地,兼有内陆区劳动力富集、土地广阔、生态环境优美优势,又有滨海地区经济结构完备、物流发达、产业集群园区等高端产业高地的优势,重点推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后花园和怎么写作基地的发展方向,为发展旅游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端示范农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2)青州交通便利

青州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青州市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潍坊西部的交通枢纽,西距济南150km,东距青岛240km,距青岛港200km.胶济铁路和新建的胶济客运专线横贯东西,地方铁路益羊线与正在修建的德大铁路和大莱龙铁路(山东铁路规划的北横)连接南北,青州市站每天有多达50趟列车,其中动车组14趟,是全国动车经停最多的县级车站之一.公路方面有G20高速和长深高速公路在境内十字交叉贯通,309国道、230、226、227、325等省道穿境而过.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汇聚了四方人才,辐射周边县市,使示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青州自然灾害较轻

自古有“黄河水淹九州,唯有青州不担忧”,一方面由于青州市地势南高北低、高程差较大,排水通畅,一方面是由于夏季东南暖湿气流带来的云团被南部山区阻隔,平原地区不易形成暴雨等灾害天气.青州虽然位于无棣―青州―诸城5.5级左右的中强地震带上,但地震次数较少,有记载的仅有公元508年、1518年、1533年、1593年、1668年、1829年的六次,自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尚无较大地震的记录.2012年新增成片造林6.9万亩,植树144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3.6%.青州气温适中,自然灾害较少,对示范农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3青州农业优势明显

(1)青州历史悠久,传统种植业非常发达.青州原为诸候封地,是过去青州府所在地,曾是益都、寿光、乐安(广饶)、昌乐、临朐、沂水、莒县等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州农业生产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东夏镇苏埠屯村出土的一百多座商代墓葬,说明至少三千多年前,就有先人聚居在此.青州农民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培新、农牧结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山丘地区是果品生产基地,核桃、山楂、蜜桃、李子、柿子、软枣等栽培历史悠久,平原地区是粮菜生产基地,盛产各种粮、菜、瓜、果、烟草等.

(2)青州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农田基本建设配套率较高.几年来通过旱作农业、小流域治理、小农水改造等项目实施,山区进行了塘坝截留,修建了囤、窖、池集雨设施,实现了一峪一囤,一园一池,一亩一窖,最大限度的改善了山区旱地的水浇条件,同时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果、整修地堰、坡改梯、林-田-路配套等综合治理措施,达到了泥土不下山、雨水不乱流、抗旱保水土、粮果双丰收的效果.平原则推广了畦块改造、秸秆还田、秸秆过腹还田、深耕改土、林田路渠综合配套、标准农田建设及微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果园与蔬菜水肥一体化和小麦、玉米高产攻关等项目,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壤地力和抗旱能力,也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高效益,2011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达到44.0万吨.另外,青州还通过大规模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优化了农民能源结构.(3)青州种植业产业调整完成,特色鲜明.已经形成瓜菜、果品、花卉、畜牧、优质粮5大支柱产业,区域化、规模化效果明显.一是形成了以谭坊为中心的12万亩塑料大棚西瓜-辣椒(豆角)生产基地;二是以东夏为中心的大-小拱棚万亩大姜基地,以益都街道为中心的小拱棚万亩韭菜基地;三是以高柳、何官为中心的日光温室万亩长茄、万亩西红柿反季节种植基地;四是沿弥河两岸的弥河镇、黄楼街道7000亩银瓜基地;五是黄楼街道、益都街道的10万亩花卉基地;六是以王府街道、邵庄镇为主的8万亩蜜桃基地;七是以弥河、东夏为重点的食用菌160万平方米生产基地;八是优质小麦基地,全市推广了济南17、济麦22等优质良种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0多万亩;九是以王坟镇为主发展有机农业基地.在产业集中区域,可以集中开展各项配套技术、示范工程的试点工作.

(4)种植作物门类齐全.青州物种资源十分丰富,生物品种繁多.已经种植的粮经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绿豆、高粱、谷子、烟草、西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豆角、胡萝卜、黄瓜、苦瓜、东瓜、瓠瓜、大姜、油菜、白菜、芹菜、扁豆、山药、牛蒡、苹果、樱桃、桃、核桃、柿子、李子、软枣、枣树、银瓜、蓝莓、食用菌等共计126个,弥河银瓜、青州蜜桃、敞口山楂等特产远近闻名.青州种植作物种类多的原因,一是因为自然条件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二是通过反季节温室、塑料大棚等农田设施改变了光热条件,使一些作物生长成为可能,三是不少农业公司和种植户积极进行引种、试种,将一些物种引进青州进行种植.

(5)种植作物模式多样,生态景观丰富

青州农业不仅种植模式多样,生态景观也十分丰富.青州农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出不少套种、轮作模式.如在反季节种植的何官镇,既有一年一茬的日光温室西红柿(秋10月到夏7月),也有一年两作的春茬西瓜套豆角,一年三作的春土豆+夏西瓜套甜椒+秋冬大葱,还有一年四茬的春夏秋三茬西瓜轮作瓠子;而同样是胡萝卜,就有早春、晚春、夏季播种三种种植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除渔业生态模式外,几乎所有的黄淮海生态区种植模式在青州都能找到.既有农林复合、农田套复种、秸秆还田、互生互利的立体种植模式,也有农牧结合、种养业与残遗食物链相结合、沼气发酵为纽带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也有种-养-加工相结合的开放复合型模式,山区有林业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模式,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以林果业为主、果-农-牧业结合的综合发展模式,有坡改梯、节水灌溉与覆盖保墒、果园覆草等综合的旱作农业模式.多样的种植模式、丰富的生态景观为示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

(6)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积极推进优质农业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机农业得到较好较快发展,农产品品质稳步提高.在王坟、庙子、邵庄等山区镇重点发展有机旱菜、有机小杂粮和有机果品;益都街道、高柳、何官、谭坊、东夏等镇重点发展有机瓜菜.到2011年,已建成山东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九州农庄蔬菜生态园、青州市一正有机农牧开发有限公司、青州东峪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6家市级有机农业示范园和15个镇级示范区,有109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

4经济发展好,具备较强的示范承载能力

(1)农村经济实力较强,市场竞争充分

2011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3.3亿元,增加值36.2亿元.年末耕地总面积达68153.7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9656hm2,其中粮食作物76633hm2,经济作物33023hm2;实现粮食总产44.00万吨,蔬菜总产109.90万吨,水果9.84万吨,肉类9.90万吨,禽蛋3.19万吨,奶类5.64万吨,全市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构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

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已完全市场化.到2012年末,全市已经有农药经营门店592家,种子经营门店487家,化肥、农膜经营门店2071家,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市场内所有的资源都已经被调动,市场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地位,质量也有保证.

(2)农民普遍具备种植、施肥等科学知识

青州农民不仅在历史上创造了持久的辉煌,更从90年代初期开始了设施农业的实践与探索,在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田间管理、科学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经验,很多生产实践都走在了理论研究前面.青州市农民文化水平较高.据2011年对100农户247人进行的调查,具备大专、中专、高中、初中文化的人数分别为7人、6人、24人、131人,占比分别为2.8%、2.4%、9.7%和53.0%.近年来,市农技部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绿证”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等形式,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健全

2011年,青州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5家和72家,龙头企业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行业协会、统一生产标准、实施品牌战略等措施,增强在生产管理、原料采购、产品质量标准、产品销售、纠纷处理等方面的协调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市场进入和谈判能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合,显著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保证了市场稳定与农户收入.青州市各类专业合作社也得到长足发展,以互惠互利、联合协作、自我怎么写作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90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84家,农民地盘股份合作社62家,农民专业协会44家.共吸纳4万农户、近12万农民参加,分别占农户和农业人口的

21.01%和21.60%,农民参股资金达4000.0万元,涉及粮食、蔬菜、瓜菜、花卉、食用菌、养猪、养牛、家禽、养羊、农机、地盘流转、资金互助、乡村驴友等各个领域.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示范农业的主体,承载力较强,辐射与影响范围大,适合示范农业的试点与推广.(4)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有保证.

青州市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县、镇两级均配备专职农技推广人员,近年来,又通过推广国家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理顺了农技下乡最后一公路的关系,农业科技队伍得到不断壮大,县、乡、村农技人员怎么写作体系得到完善.2012年全市共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2.84万人,其中农业技术干部664人,职业农业中学2处,在校学生1560人,市农业广播学校在校学员2500名,绿证培训人员共计23700人.

市政府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制定了《青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见》、《青州市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建立市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处,并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在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管理办公室,实行农产品质量属地管理;在各镇(街道)、基地、重点龙头企业设立农产品检测站点;基地实行生产过程档案化管理;通过全面完善市场准入、准出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


(5)农产品销售怎么写作体系完善.

在流通领域,青州市创新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创建了瓜菜直采直供的“农超对接”模式.围绕实现农民、基地、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打造购销环节少、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产品购销网络,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资供应、科技怎么写作、产品推介、市场物流、资金互助、信息管理”八大环节为切入点,建立了从产地直供超市的“农超对接”模式.临近寿光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专业交易市场,在本市有农业部定点蔬菜批发市场一处,有仓容量达10.5万吨的国家大型粮食储备库一处,产地批发专业市场60余处,蔬菜专业合作组织81个,有各类蔬菜营销经济人1000多名,各基地已同国内十几家大型超市签订了瓜菜、杂粮直供协议,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物流业发展迅速,专业物流企业发展到980家,各类市场发展到209家.完善的农产品销售队伍与渠道,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也为示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6)青州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示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2年,青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9.1亿元,增长1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6亿元,增长22.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1亿元,增长2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2亿元,增长16.7%;新增贷款76.4亿元,增长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增长16.6%.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3.4%.青州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列第71位,为示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青州自然、区位条件优越,发展农业示范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具备开展农业试点工作无以伦比的优势.自2000以来,青州市陆续获得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中国花木之乡、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