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就业岗位需求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构想

点赞:9455 浏览:279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章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对基于就业岗位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根据实际探讨本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变,达到学生考证、能力、就业都不误的效果.

【关 键 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就业岗位;专业特色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融入社会各类职业岗位,用人单位对于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日异见长.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重要渠道,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除了满足高校计算机一级联考的需要,还肩负着培养职业需求的计算机能力的重任.高等职业教育宗旨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渗透到计算机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这门必修课不仅为后续的计算机课程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要为将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我校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分析(问题现状)

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的目的是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专业怎么写作.我小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着许多新问题,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层次不同

我院高职学生主要由两种学生组成,一种是经高考后录取到我院的学生,另一种是中职对口到我院就读的学生.有些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应用基础的知识,有些学生虽然之前接触过计算机的知识,但是很有限,甚至还很生疏,这样导致了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对于这种情况,许多教师较难把握授课内容,造成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基础好的学生又过于简单.因此,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要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问题.

2.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虽然有上机练习一环节,但是上机内容仅限制在一些常见的基础练习,上机目的也仅限于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操作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填灌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几乎没有.这种模式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极为不利,更不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事务的能力.因此,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的问题.

3.所学知识无专业特色,难于适应岗位需求

目前我校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要求一致,教学内容与专业联系不紧密,怎么写作岗位不够,应用性不强.针对各专业的学生要求一致,没有真正地怎么写作专业,对各专业的学生信息能力需求了解不够,以致学生在内容方面学了不少,但精通不够,不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非能力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广大的教师过多的关注课程内容和一级考试的客观需要,而忽视了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考试方面是优等生,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可能变成了“文盲”,不能立即上岗操作.

当前计算机已经融入到个行业,行业的差别对员工的计算机能力需求也不同.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要面临适应企业需求,以应用为目的,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问题.

4.成绩考核模式趋向应试教育

目前我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偏重于应付一级考证的教学,成绩考核以一级考证成绩为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学生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很难测量,更不用说如何把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和专业联系在一起、和就业联系在一起.因此,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要对教学评价方法进行改革的问题.

二、基于就业岗位需求及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构想

1.对用人单位进行调研,总结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在岗位上的各种需求.适应企业需求,以应用为目的,把知识化为能力,是该课程改革的核心.把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对企业实际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把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提出的需求制作成综合项目,将任职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融入课堂教学,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工作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从而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真正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处理事务的条理性、逻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突出专业特色,实施项目模块化教学.以就业为目标,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不同类型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另外,以章节为模块、结合计算机一级考证制定实训项目内容.本课程共分为六个实训项目:计算机软硬件实训、Word文字处理实训、Excel表格处理实训、PowerPoint演示文稿实训、Inter网络应用实训、计算机一级考证实训.

3.分专业分层次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同类型专业的所有班级为划分对象,将同类型专业的所有学生按照其计算机基础划分优、良、中等多个层次,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教学班级.各班级根据分层次后的学生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4.采用情景―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根据职业岗位设定实训项目的学习情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情景中的工作岗位进行岗位分配,让学生完全以职业人员的角色完成实训项目;同时,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从“教为主”转化为“学为主”,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职院校基于就业岗位需求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构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5.固定学生座位.教学过程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因此安排同组学生坐一起并固定座位,便于学生交流的同时也便于教师进行考勤等管理,有效杜绝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现象.

6.制定项目评价制度.每个实训项目完成后都开展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

7.完善考核制度.期末考评采取多种考核相结合,改变“一试定分”的方式,由实训表现、实训成果、出勤等多方式表现进行综合考评,做到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


三、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级就业实际情况,必须改变教师的观念,积极的探索.本着“以人为本、面向学生专业就业”的理念,因材施教的宗旨,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