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水环境污染原因与治理

点赞:8242 浏览:324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针对天津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其污染原因,包括环境保护意识差与投入不足、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和农业污染加剧等,提出具体的治理对策,以期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

关 键 词水环境;污染原因;治理对策;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3-0242-02

天津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河流水系众多,流经该市的行洪河道19条,总长约1100km;排水河道109条,总长1890km.多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尤其通过3年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清水工程的实施,全市河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天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河道防洪、供水、排涝和保障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天津市部分河道水质仍然较差,主要原因是污染治理滞后以及入境水量减少,主要河道中其劣V类水体长度所占比例达76%.此外,河道、堤岸环境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现象,倾倒垃圾、围垦放养、违法占用等问题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管理缺失、沿河村镇密集等,严重影响了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亟需强化管理.现对天津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1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1环境保护意识差,投入不足

许多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忽视环境效益,未意识到保护河道水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注重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较少,污染治理资金不足,影响污水处理进程,尤其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方面,经费难以到位.在法律、法规方面,虽然有一定执法依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执法力度一定程度上仍然不够.

1.2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严重

污染排放总量增长速度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自净能力.沿河周边工厂每年排入河道废水量加上一些企业废水偷排、漏排、排污量更大.不少企业无力治理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随着城镇化发展,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而城镇污水排放量增加,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要求,沿河乡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中.河床成为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场所,白色污染严重,造成堵塞.

1.3生态破坏和农业污染加剧

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恢复缓慢,河床增高,河道堵塞,流域水量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河道水环境的污染.河流自净能力降低,环境容量不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水环境污染[1-3];流域周边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日渐发展,废水产生量大且浓度高,仅进行初级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中,引起污染.

2治理对策

2.1组织协调机制

一是成立市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监督实施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计划,审定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标准、制度、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协调解决河道水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二是各区县也要成立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分工,确定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编制《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方案》,制定《水生态环境管理规划》,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各区县组建指挥部和相应工作机构,专题研究确定水生态环境管理具体措施,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保证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动上游水源保护工作,加大上游水源保护推动力度.

2.2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

一是完善“河长制”管理办法,治理一条、纳管一条,确保治理成效.二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督查通报制度和问责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取得实际效果.三是配备专业设备,培育社会化养护队伍,“河长制”考核实现精细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要建立台账、完善措施,制定河道水环境巡视检查和管理养护制度,加强河道日常保洁管理,实现河道全方位“网格化”管理.四是创新思维,创新形式,加强培训,提升监督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就加强监督、规范流程、履行职责等内容展开培训,及时总结水环境治理和河长制社会监督工作情况.五是强化入河排污口门的治理.加强截污、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实施入河排污口截污治理,确保无污水直排;加强排水口门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做好入河排污口门治理工程的核验工作,确保质量和治理成效.

2.3加大宣传力度,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水资源宣传,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资源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听证、召开征求意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意见,营造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遵循环保法,结合地方实际,分门别类制定环保具体措施.在河道与道路交口处设置各类警示牌,制定具体措施,规范人们的行为.强化日常巡查管理,建立水政、、工程管理人员“三位一体”联合执法机制,并在沿线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使水域违章违法现象明显减少.

2.4积极治理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要进行综合治理,对河道产生污染源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改、治、迁等相应措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达标排放的污水要接入污水厂,实施深度治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偷排“黑水”的企业,对实现废水“零排放”的企业,减征污水处理费.采取封堵、切改和强化监管等措施,强化入河排污口门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网,做到厂网同步投运,确保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进出厂水质达标.对工业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中小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对企业环保设施的监督管理,提高设施运行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对于新建的建设项目,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做到节水、降耗、节能、减污.

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治理生活污染.一是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实现垃圾无害化.二是对于城区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在城镇新建小区实行雨污分流,为污水集中处理做好前期准备,结合城镇道路、工业区改造,建设排污管网.四是促进各医疗单位完成医源性废水治理.五是各部门密切协作,做好禁磷和禁止“白色污染”工作.六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抓好城镇屠宰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村镇污水处理、坑塘整治、面源污染控制.2.5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污染管理

天津市水环境污染原因与治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水环境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加强河道绿化和景观建设,中心城区和区县建成区河道两岸,逐步建设沿河生态景观带,其他河道堤防建设林木绿化带;加大河道护岸林、堤岸林管护力度,对已有林木实施专业化管护.二是严格对新建水利工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经水保部门审批.三是提升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做到既增加经济效益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四是建立河道生态补水长效机制,鼓励使用再生水、雨洪水向河湖、湿地补水.五是制定长远的治理措施,推进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抓好规模化养殖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达标排放,畜禽粪便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饲养区、禁养区,发展生态农业,改变养殖业与种植业脱节现状,以有机肥代替化肥,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减少畜禽粪便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六是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打造绿色品牌,降低农业污染[4-6].

2.6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完善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提高在线监测预警能力

一是建立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定期监测水库和来水水质.科学布局监测网点,采用先进的自动水质监测技术和仪器采用信息遥控和网络传递方法,改善整体环境监测系统,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掌握水情变化,严防水污染事故发生.二是建立水库视频监控及巡检数字化系统建设,在水库关键口门、坝区及河道入口处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对水库重点地区24h监控,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


2.7充分发挥区县指挥部的作用,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快速反应机制

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区县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装备、设施和人员配备,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抓好经验总结、问题分析、情况通报、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确保水环境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加强河道日常巡视检查,创新形式,畅通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反应机制和管理机制,增强快速反应和监督处置能力,不断加大检查力度,对涉水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反馈、妥善处置[7-8].

3参考文献

[1]刘善江,李国学.高碑店污泥农用肥效及重金属污染防治[J].华北农学报,1999,14(1):118-122.

[2]孙志洁.棉田残膜污染调查及其危害[J].河南农业科学,2006(4):61-62.

[3]吴文卫,杨逢乐.赵祥华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理论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9):138-140.

[4]王景和.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79.

[5]曾祥斌.农用残膜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27,229.

[6]周静,崔键,梁家妮.冶炼厂综合堆渣场周边水质和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S2):349-352.

[7]胡喜巧,陈翠玲,蒋爱凤.新乡市生活污水中有效成分和重金属铬及镉含量的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8(4):61-63.

[8]刘琳琳,何俊仕,侯宇.新建城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3):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