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

点赞:26857 浏览:1278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高校体育可以说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阶段,因为大学生完成学业之后将直接步入社会,他们在大学阶段所养成的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以及掌握的终身体育的理论与方法将对其今后终身从事体育锻炼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高校更要与终身体育相接轨,为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人们对大学体育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入,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文化教育也上升到一个重要的层次中来.

大学体育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文化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大学体育体育文化

1.大学体育目标和理念的沿革

自从1956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体育教学大纲后,我国学校体育系统内部一直都有“体质论”和“技能论”之争.在以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以在完成课的任务: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为主要内容,技能占主导的地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也开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转变.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了“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的目标.

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发,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进入了整体推进阶段.其所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确立了新的思路和目标.

2000年教育部本着促进学生的健康为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宗旨,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堂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至此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也由传授技能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向转换.“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生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成为主流.从我国体育目标和理念的变革中可以看出在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基础之上淡化了竞技,把受教育的主体――学生的现实条件和需求成为引导体育改革的主线.同时也可以看出目前的体育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物质方面),对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还有些欠缺.在对高校体育本质认识取得了共识,也容易导致对体育认识的简单化,这或许是今后体育改革的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大学生不仅在行为上喜欢体育,更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体育精神,提高整体的体育人文素质.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适应受教育主体和社会的需求变化将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体育改革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向.

2.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1体育文化的基本概念

体育文化是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为依托,研究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体育现象,特别是体育运动中的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等.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财富,是关于体育活动中各种规律的认识,它包括创造这些知识的各种形式,诸如对于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的科学研究,对运动过程及其效果的客观评价,对体育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于各种体育思想和观念、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法的探讨等.因此对高校体育中对体育文化中的精神层次方面的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面.

2.2体育文化的一般表现形式


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中的表现通常是以各种各样大学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体育周、体育节、课余体育比赛等课余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竞技性和参与性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普遍接受的文化活动形式.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功能是健身、娱乐,同时给大学校园体育注入人文精神,使其承担起提升大学生体育审美情趣和体育道德理性的责任.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现代教育理念让学校体育的含义一改过去单纯的生物学意义,并正以一种文化传播的形式向社会学意义广泛的外延,使各大学都特别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进行人文熏染和人格重塑.在把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最具人文意义的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用于具有思想意义的体育教育的同时,学生也通过对体育的了解、参与、享受,自觉或自然地接受积极、健康的人文熏染和人格塑造.体育文化功能有利于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意识,娱乐怡情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强身健体功能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些都符合当今体育改革的潮流.

3.体育教学中落实体育文化应采取的措施

3.1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文化传播的理念.

体育教师应该是传播体育文化的大使,从而提升体育在高校中的地位.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从更高层次的角度认识体育.在健身和终身体育的基础上,选择开设一些社会化、传统文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将可能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体现体育的民族特色.在高等学校的普通体育课教学中,应树立以“终身体育,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两条主线,培养学生体育文化意识.同时解决好师资、课程教材教法研究,促进体育改革到一个新局面.

3.2促进体育文化对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

体育对造就人的强健体魄,培养人的顽强毅力、拼搏精神,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正确的体育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强化学习动机教育,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力求切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使他们在娱乐中得到教育;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会他们某些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使之终身受益.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欣赏体育比赛,客观的评价体育赛场中发生种种事件,促进全社会对体育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