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点赞:4994 浏览:1496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究和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有效性,又分析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有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关 键 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ISO9001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9-0147-04

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QMS)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它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加强从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予制度化、标准化,成为企业内部质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动程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本的标准是ISO9001:2008,是企业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但要说明的是,ISO9001并不是唯一的质量管理体系,除ISO9001之外,还有其它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都具有符合性、惟一性、系统性、全面有效性、预防性、动态性、应持续受控的特点;其涉及到八项主要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推行了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ISO国际标准实施以后,我国企业更是积极采用,直到目前,对“ISO9000”的认证依然有增无减,然而,质量管理体系流于形式现象十分严重.随着企业采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深入,愈来愈意识到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并深入到对其有效性的讨论.“有效性”是在ISO9000-2000版标准中定义的,即“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根据其定义可以理解为,在某项活动前期先进行策划,也就是先行的研究、打算、设想、规划和安排,任何策划总有目标和要求,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要求,是否取得了效果,其达到的程度如何,就是所说的是否具有“有效性”.然而,对企业来说如何做才能实现“有效性”呢?


探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问题,对提高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企业如何做才能实现“有效性”亟需一定的理论先导,从而为其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基于此,本文对此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将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相关理论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其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本文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有效性的理论分析;第二部分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三部分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为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第五部分为总结与讨论.

2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2.1管理者的认证意识,员工的意识与参与

企业管理者应理解认证的意义及其标准,从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来进行认证.倘若管理者单纯的以追求广告效益,亦或是迫于顾客或上级主管的压力,为了获取证书才申请认证,那么,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合理也就不重要了.

组织的本源是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若能积极参与,才能将自身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从而带给组织更大的收益.质量管理体系若是没有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只能流于形式,内容是空洞的.可以说,企业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质量意识决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广度与深度,不仅影响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还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

2.2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适宜性

质量体系文件的依据为ISO9000,同时也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质量体系文件标准,考虑了企业管理及产品的特点,确保企业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性与适宜性,这是确保质量体系合理、有效的基础与前提.若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是请相关机构代劳或是照搬照抄得来的,那么体系文件的符合性与适宜性也就无从谈起,降低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编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应将各个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理解和认识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可操作、符合实际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3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实施

一般来说,影响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是否能够落实并实施.另外,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观察落实应体现在对文件实行动态管理以及严格执行文件内容两个方面.企业应严格按照体系文件内容办事,令所有相关质量管理的活动时刻处于受控状态当中,保证质量体系得以有效、合理运行,让员工能够自觉的执行质量体系工作.另外,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应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实行动态加以关注,令其不断深化、充实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历经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应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观察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标准的变化情况与对标准理解的深入不断进行换版与修订.

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有效性的主要问题

3.1对贯标的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管理方面并未出示明确的要求,大多都是以拿到证书为根本目的,很多工作难以落实,致其流于形式,不仅加大了企业内耗,还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让企业员工对质量认证体系产生不满情绪.由此看来,我国目前企业的认证工作,成为获取证书的形式活动,可见,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3.2未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

一般情况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取决于员工对质量的认识程度、态度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有些企业认为质量管理工作仅仅是质量管理部门应做的工作,因此,在贯标工作时,通常都是分配给少数员工或是一个部门,并未考虑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基础设施人员与其他操作人员对体系的保证作用,最终导致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意识浅薄,对工作的参与度与关注度不足,令质量管理工作流于形式.3.3执行力度低,各种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监督检查工作的目的是检验企业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若是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令问题得以改进或纠正,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实物质量与质量管理水平.目前,企业每个年度实施的工序质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以及各项活动中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内审,因为内审人员人情关系或自身水平有限等缘故,为了应付外审与各级领导,只是找部分容易整改的问题开具不合格报告,而实际上,内审活动中存在很多问题.并且有些问题较为严重,长时间下来,这种做法也就形成一种习惯,只要有心,并没有通不过的审核与检查,这种状况让企业员工觉得检查也不过如此,企业领导并未及时纠正这一错误思想,因此需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3.4未建立自我完善机制

在认证之前,有些企业声势浩大,而获取证书之后,则搁置在一边,在执行过程中,并非严格遵从相关要求,不仅如此,还缺乏健全的监督体系,自我完善情况十分罕见.顾客的需求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而产生改变,市场竞争也愈加剧烈,企业若不能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那么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树立以顾客需求为主体的怎么写作理念,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寻求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会,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与产品产量,使企业的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渠道,提升企业的经济利润及总体绩效.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4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4.1加强各层管理者的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

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与重视可谓是质量管理体系得以合理、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质,一诺千金,积极参与企业开展的各项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将企业所有员工的行动与认识统一到执行过程中,以此来增强企业的战斗力与凝聚力.企业并非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所有全功的,只有将工作人员的潜在能力调动起来,才能带给企业更大的收益,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另外,企业各级管理者应第一时间了解各个工作岗位存在的问题与实际业绩,为有关质量项目的所有活动及具体过程提供符合体系文件的评价准则,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作出贡献.

4.2动态管理的过程方法

(1)质量体系文件记录的动态管理.可以说,质量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和监督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有:保管、传递和填写的要求缺乏严肃性,实际工作落实不严格;保存管理不系统;缺乏实用性、记录设置的功能和目的均不明确.良好的记录管理应做到无重复性记录、使用适当的图表与表格,加强协调性和系统性,确保记录的规范性、清晰性、准确性、原始性和真实性.

(2)资源的动态管理.可调配的资源、合适的人员、合理的分工以及配套的岗位设置可谓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只有合理配备资源、完善组织结构框架,并且通过反馈、监督、调配和策划等多种统筹机制,才能令信息流、人流和物流正常流通,确保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核心过程的动态控制.一般情况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主要是由支持过程与核心过程组成,控制好核心部分与核心过程才能让质量管理体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当中.关注流程的符合性与适用性,保证改进的效率及有效性.另外,企业还需考虑对外部的影响、潜在的薄弱环节、收益的策略、策划适用性的控制、产品的效率与有效性以及机会成本等问题.

4.3正确对待内外审和管理评审的检测作用

持续开展内审和自审活动,内审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审核的新规定;其次,为了确保运行的有效性,可针对突出问题或潜在问题,针对历次外审、内审和自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开展专题内审活动,集思广益,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第三,企业管理层应端正内审态度,了解内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杜绝一些因人情关而遮掩问题的情况.另外,企业还可聘用同行业的内审员或有关专家一起参加内审活动,进行交叉性审核,如此一来,既可以取长补短,又可以客观、真实的评价对方的质量管理体系.

4.4建立完善的计量系统,发挥统计和财务技术的积极作用

可利用财务和统计等方法来对各个渠道提供的信息进行收集,提高企业对市场内容变化的敏感程度,逐渐形成沟通与分析并行的网络体系.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施工企业并未将财务部门列入其中,然而,通过合理的财务分析,监控采购与合同等一系列具体过程,运用特有的财务语言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无效过程进行识别,为企业内部改进提供重要依据.另外,运用有效方式对企业业务部门进行考评,把经济效益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当作一项促进措施,将经济手段的约束作用和激励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5总结与讨论

本文以上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究和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有效性,又分析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有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以期为企业真正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对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学者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仅是对其做了初步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下转第41页)

(上接第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