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信管类本科生的商务智能课程建设

点赞:5451 浏览:166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商务智能课程的开设既是社会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商务智能自身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解决高校信管类专业发展困境的突破口.根据采集汇总的专业排名前14名的重点大学信管类本科生培养方案,剖析当前商务智能课程的开设现状和问题,并针对当前发展困境,结合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进行商务智能课程建设,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设思路.关 键 词:信管类;本科生;商务智能;发展困境;课程建设

0、引言

“信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简称,它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主干专业方向.“信管类本科生”主要指本科阶段选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列专业的学生,除了信管专业学生,同时还涵盖了信管专业衍生出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

商务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有时亦称商业智能,该概念最早是由GartnerGroup于1996年提出的,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管理和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商务数据和信息,创造和累计商务知识和见解,改善商务决策水平,采取有效的商务行动,完善各种商务流程,提升各方面商务绩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智慧和能力.

商务智能发展迅速,是近几年兴起的信管类本科生课程,但是在信管类本科专业的发展存在困境.而如今在社会和企业急需信息系统中可用信息和知识的背景下,商务智能的重要性已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同时也已成为信管类专业发展的必然需要.无论是2011年5月份在财经大学召开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上,还是2011年12月份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ChinaAssociationforInformationSystem)第四届年会会议过程中,如何开设商务智能已成为许多信管类系主任和相关学院院长的关注点.可是商务智能作为信管类本科生的一门新兴发展课程,如何区别于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已开设的类似课程,面向实际需要,形成较为规范的课程建设思路,使其具有本专业特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根据开设商务智能的实际需要,剖析当前商务智能的开设现状,并结合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商务智能课程的建设进行尝试性归纳总结.

1.开设商务智能相关课程的实际需要

1.1社会和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从社会整体发展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已引起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而在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如何挖掘信息系统中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使其真正发挥实际作用将成为信息业嵌入怎么写作功能的转折点.

细化到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情况来看,随着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企业各个层面从高层决策到中层管理再到业务操作层都增强了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而金融危机的出现,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迫切地需要利用信息系统提升效益.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国内普及率已达到52.4%,数据整合的问题已基本逐步得到解决,企业信息化下一步的工作与社会信息化未来的目标保持一致,就是如何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因而针对社会和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情况,商务智能随需而出.

1.2商务智能的快速发展

在国内外企业已基本解决信息系统的基础化建设问题,ERP在实现信息和数据基本整合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从“信息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换,商务智能已成为众多信息怎么写作商的攻关点和着眼点.商务智能脱胎于人工智能,虽然从技术层面而言并不是个新概念,它是数据挖掘(DataMining)、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和联机在线处理(OnlineAnalycalProcessing)3种技术的应用整合,但是商务智能决不仅限于技术层面,而是涵盖了管理、技术和应用3个方面.过去的传统观念过于单一,仅将商务智能视为技术整合的产物或者是某类信息系统,未突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决策作用,影响其快速发展.信息领域的巨头IBM公司眼光独到,从2009年宣布将大举进入商务分析领域,收购了著名统计分析公司SPSS,并成立了商业分析及流程最佳化部门之后,逐步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根据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积累的商务数据分析企业未来商机.在IBM公司这个行业龙头的理念助推下,不少高科技公司或新兴技术公司都开始涉足或者加强对商务智能的研发投入,商务智能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并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行业和部门.

1.3信管类专业发展困境的突破口

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召开的CNMS第四届年会上,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刘仲英老师作了题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的专题报告.刘老师调查了当前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院系招生情况,发现从2004年开始至今,信管类专业出现了市场和招生的不对应困境,即当信息化持续稳健发展时,一些高校信管类专业却出现了招生不景气的局面.这种不对应的专业发展困惑,笔者深有感触.究其原因,当然有信管类专业按大类招生的客观因素,部分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信管类专业的广泛需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倾向于跟风选择金融、财务类专业.而不少学生在就业一段时间,洞察到市场对信管类专业的需求后,又纷纷选择攻读该专业研究生,因此本科生人数在下降但研究生人数却在增加.笔者认为高校信管类本科专业课程设计不够合理是影响其招生人数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所在高校的许多本科生就曾反映,信管类本科培养方案中技术类课程过多,部分课程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极大地影响了本科生的专业选择.如何增加适应市场需求、处于上升发展又兼顾前沿热点和商业管理特点的专业课程将有利于解决信管类专业发展困境,而商务智能无疑是首选课程之一.2、商务智能相关课程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信管类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主干专业方向.因此笔者根据中国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颁布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排各情况,调查了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校(11所)以及重点培育学科的学校(3所),即本专业排名前14名的著名高校.其中拥有信管类重点学科的11所高校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南大学;其他3所重点学科培育高校分别是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合肥工业大学.

根据笔者目前所能搜集到的上述14所大学的信管类本科生培养方案,总体调查情况如下:西安交通大学信管类专业采用较为特殊的6年制本硕连读培养模式,不具有可比性;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军委下属军队院校,信息无法对外公开;除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以外(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了“决策支持系统导论”,而中国科技大学开设了“决策技术与应用”,在课程描述中,与商务智能有一定距离,故不归人商务智能相关课程进行比较),其余10所大学皆开设了与商务智能相关的课程.笔者对这10所重点大学的商务智能相关课程进行了对比,如表1所示(表中信息皆为原始信息,截止到投稿前,笔者从各高校网站搜集,保证客观,若没有相关信息则留空不填).

通过表1所示的10所重点高校的商务智能课程信息的比较,可以发现在面向信管类本科生的商务智能课程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3个方面.

2.1课程重要性尚待加强

从表1及各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商务智能及相关课程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重视,这反映在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课程类型、授课学分、授课学时中.其实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颁布的《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一书,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系列课程是作为CIS2011(ChinaInformationSystemCurricula2011)课程体系中重点推荐的一环,在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和比重.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作为身处上海大都市对外交流广泛氛围下的两所知名高校,对商务智能系列课程都比较重视.上海交通大学甚至将商务智能与现代企业管理作为全院专业方向课,供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营销和项目管理3个方向)、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这些非信管专业的学生进行选修.

2.2课程建设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

在商务智能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每个学校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首先,课程名称就客观反映了这些高校对商务智能的认识缺乏统一:清华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基本是延续了人工智能和决策支持的课程思路,商务智能相关内容只是被涵盖在授课内容中;浙江大学纯粹从数据挖掘技术角度介绍商务智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虽提出了商务智能,但与决策系统相并列,仅将商务智能看成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明确提出了商务智能,部分还设计了一系列课程进行讲授,但名称上还是无法统一.其次,课程的授课对象定位模糊,虽然信管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对商务智能的需要已无容置疑,但商务智能对于信管类其他专业如物流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及非信管专业(如工商管理、金融等)有无开设必要,究竟又该如何设计,尚需一个统一规范.最后是授课学时和学分,这个问题虽不影响全局,但商务智能授课学时和学分直接影响了课程授课内容,并间接反映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2.3课程内容缺乏专业特色

从技术层面而言,商务智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数据挖掘(DataMining)、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和联机在线处理(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3种技术的应用整合,但商务智能决不仅限于技术层面,它涵盖了管理、技术和应用的3个方面.但从现在的商务智能课程设计可以看出,部分高校尚未完全走出技术窠臼,有些甚至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直接指代了商务智能,而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皆是软件学院或计算机学院的专业课程,这种定位设计使课程内容与其他学院内容雷同,缺乏信管类专业特色.笔者在接手准备这门课程时,明显感受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存在将商务智能简单等同于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技术的错误认识.这种思想认识影响了整个课程内容的讲授和学习.就如同过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之初,大部分人将管理信息系统粗略看成某个系统,未站在本专业自身角度全面看待,极大地影响了课程的建设发展.

3.商务智能课程建设

针对文章比较分析所搜集的14所重点高校开设商务智能相关课程的实际情况所总结的3个问题,同时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颁布的CIS2011,结合笔者授课经验,相应地给出以下一些课程建设思路及建议,以供借鉴.

3.1明确统一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和课程定位

参照目前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情况及CIS2011手册,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只是商务智能的一部分,不适合单独开设课程,建议涵盖在商务智能课程体系下进行讲授.而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若有必要可单独开设,不适合将其与商务智能混搭在一起讲授,更不能替代商务智能.作为同义词,商业智能使用频率不及商务智能.商务智能中“商务”自身就带有应用于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的意味.因此笔者认为直接将商务智能作为课程名称较为简洁且概括性强.


该课程授课对象主要为信管类,即信管专业及相关专业(如电子商务、物流等).同时笔者认为,商务智能作为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部分,对高校的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等其他非信管类本科生也同样重要,可根据实际需要尝试开设类似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不过因信管类和非信管类对课程要求不同,笔者主要探讨面向信管类本科生的商务智能课程建设.目前商务智能在信管类本科生课程体系中可定位为专业方向课.随着云计算的出现和普及,信息化中信息系统基础性工程基本完成,系统开发设计等工作逐步被第三方承担,组织机构更希望能从大规模数据整合中提炼对怎么写作管理决策过程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商务智能的课程定位将不断提升,可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和检索、信息分析与其承接起来,并为本专业未来重要的就业方向(即信息怎么写作和信息咨询)提供坚实的课程基础.

3.2制定符合专业特色的教学大纲

笔者结合自身授课经验,根据本专业特色,参照目前开设商务智能课程的高校情况及CIS2011手册,拟从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组织、课程教材及参考书和课程安排来进行设计说明.

商务智能课程的目标是面向高等院校信管类本科生高年级学生(第三或第四学年本科生),讲授商务智能的概念、方法和运用方面的问题,从管理、技术和实践应用3个角度考察商务智能,培养学生利用大规模数据进行信息分析、获取知识、支持管理决策的能力.

商务智能内容丰富,根据本科生拓展知识面的宽口径要求,面向信管类本科生的商务智能课程应在阐述清楚商务智能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在课程教学组织中要注重尽可能向学生展示最新的可应用结合点和发展环境,故该课程至少应该为3学分,48学时,并在分配中辅以应用实验和系统体验.教材建议主要选用王茁、顾洁编著的《三位一体的商务智能》一书,先站在企业战略角度整体思考商务智能.而针对商务智能课程的3大主要技术,其中数据挖掘方面可选用4位知名国外学者的两本专著即JiaweiHart和MichelineKamber著的《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及DidOlson和YongShi著的《商业挖掘导论》;数据仓库和联机在线处理方面的知识可参考数据仓库之父WilliamH.Inmon的经典教材《数据仓库》.

面向信管类本科生的商务智能课程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商务智能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笔者根据授课体验,给出表2所示的商务智能课程教学安排及课时分配参考表,概要介绍了商务智能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安排.

3.3加强课程的实践环节

表1所示的10所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信息普遍都是粗线条的,目前在可搜集的信息中只有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3所学校明确了课程授课方式,仅有天津大学安排了8个学时的上机学时,其他则皆为传统课堂授课.信管类专业其实是一系列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课程的实践环节有较高要求,尤其商务智能是完全面向实际需要开设并发展壮大的课程.因此如表2所示,笔者建议在课程安排中传授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的同时,采用12个学时进行上机实验.考虑到授课对象是本科生且属于商务智能初学者,实验难度应为入门级水平,以熟悉常用技术工具、进行简单操作为目标,主要内容为数据仓库、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模型(关联规则、分类和聚类).因学校实验操作环节通常只能管中窥豹,而商务智能是一个大整体的集合应用,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践环节除上机实验外,还应适当展示部分集成化商务智能平台.笔者在授课安排中就采用目前增长最快的商务智能产品Qlikview的演示版,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形成商务智能平台的整体印象.

实验工具建议主要采用IBM的PASWModeler(前身是SPSSClementine).IBM及其收购的SPSS公司一直是数据分析领域的领军者,CRISP-DM(Cross-IndustryStandardProcessDataMining)是数据挖掘业界通用的国际标准,而该标准就是SPSS、NCR、Daimler-Benz在1996年制定的.IBM的商务智能系列产品覆盖了各个不同的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更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考虑到未来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笔者建议在实验环节采用IBM工具.当然鉴于IBM工具费用较为昂贵,实验建设经费有限,学校也可采用Weka、马克威软件或广州太普教学软件等工具作为辅助替代.

关于实验方面的参考书籍,建议选用谢邦昌、元昌安、薛薇、陈欢歌等专家编著的书籍.谢邦昌老师一直致力于商务智能,尤其是数据挖掘的实际运用,在业界颇有影响,他编写的《数据挖掘Clemenfine应用实务》权威性较强,内容编排较为合理,由浅入深,可作为实验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籍.元昌安老师编著的《数据挖掘原理与SPSSClementine应用宝典》一书内容较为丰富,可作为有益的补充.同时薛薇和陈欢歌两位老师编著的书籍《Clementine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于2010年出版,其中的实验部分可操作较强,可以直接借用作为学生的实验样本或范例.

4.结语

针对当今社会和企业急需信息化建设人才而信管类本科招生却出现生源不足的发展难题,商务智能课程应需而出,以其智慧化特点嵌人到信息的管理决策中,促进技术与管理的进一步融合,是走出信管类实际需求和培养匮乏相互不对应困境的重要方向.对专业排名前14名的重点大学信管类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当前国内商务智能课程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的课程建设思路,缺乏鲜明统一的专业特色.笔者结合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商务智能课程建设进行尝试性归纳总结,以期为这门课程的发展提供一种建设思路.相信未来随着与移动商务、社会网络及云计算等新兴应用的广泛融合,商务智能的课程内容将进一步丰富完善,培养信管类本科生更好地怎么写作于组织运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