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6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概况

点赞:23710 浏览:1071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从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分布状况,产出的论文数量、分布状况、论文水平层次,产出的优质科研课题等角度出发,分析和描述了2008-2013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发展概况,并对今后的科研发展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发展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1].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监测科研作为环境监测事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长期以来持续发挥着良好的指导与探索作用.近年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及13个省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监测科研工作,鼓励技术人员投身科研,提升全省监测科研水平,同时通过筹建各级环保重点实验室、加强省内省外多方交流与技术合作,扩大了科研集群效应,加强了对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联合培养力度,为提升监测科研水平提供保障.本文从课题研究、成果产出等角度出发,分析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2008-2013年科研发展概况,为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体系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

1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发展状况分析

2008年以来,江苏省监测科研工作稳步发展,明显体现出层次逐步提高、领域逐步拓宽、应用逐步加强的特点,形成了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有机分析、综合分析、生态遥感等研究特色,为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江苏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2]

1.1环境监测科研项目

从科研课题总量上看,2008年至2013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承担及参与研究的环境监测科研课题总数分别为205项(2008年)、257项(2009年)、277项(2010年)、301项(2011年)、314项(2012年)、377项(2013年),增长绝对量分别为52项(2008-2009)、20项(2009-2010)、24项(2010-2011)、13项(2011-2012)、63项(2012-2013),表明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的科研量正在逐年稳步上升,相应其背后的科研队伍也逐步壮大.以2013年为例,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共承担各项科研173项,当年新增科研项目34项,其中资金来自国家级财政单位拨款的99项,省级财政单位拨款的73项;13个省辖市在研课题总数达202项,当年新增81项,其中资金来自国家级财政单位拨款的61项,省级财政单位拨款的62项.从增长数量看,全省环境监测科研项目总数平时每年增长在20项左右,但在2009年、2013年出现了明显升高的增长幅度.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一般的环境监测科研课题均以2-3年为研究周期,2009年立项的众多课题经过2-3年的研究周期,应于2011年、2012年结题验收,此过程中因科研任务已较饱和,中间几年的立项数量均保持平稳.考虑到环境监测科研从业人员例行工作较多,课题完成后准备验收材料、协商验收时间等造成一定的延后,导致2009年立项的众多课题可能在2012年左右完成验收,故在2013年重新形成申报和立项高峰,这说明环境监测科研课题的立项数量可能存在3-4年的明显增长周期.

从科研课题承担单位分布看,2008年至2013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每年均承担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约48%的科研项目,这反应出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科研实力明显优于各市级环境监测机构,也说明省级环境监测中心是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的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在江苏省各省辖市站中,承担课题数量最多的前五市分别是:南京、常州、无锡、扬州、南通(2008年);南京、常州、苏州、无锡、南通(2009年);南京、常州、无锡、南通、扬州(2010年);南京、常州、苏州、无锡、镇江(2011年);南京、常州、无锡、苏州、镇江(2012年);南京、常州、苏州、扬州、无锡、泰州(无锡、泰州并列,2013年).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在科研环境、实验基础上都优于其他城市,环境监测科研实力也最强.环境监测科研实力较好、发展较快的如常州市、苏州市、无锡市、镇江市等均为苏南城市,经济发展较发达.其次是苏中地区,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也有不俗的科研实力.苏北地区环境监测科研实力尚待加强.这也表明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和制约着环境监测科研工作的发展.


1.2环境监测科研成果

1.2.1科技论文产出

科技论文作为环境监测科研的重要产出,衡量着环境监测科研项目的成果质量.2008年至2013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共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1832篇,硕果累累.

从科技论文总量上看,2008年至2013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分别为240篇(2008年)、284篇(2009年)、338篇(2010年)、320篇(2011年)、288篇(2012年)、362篇(2013年).科技论文数量基本也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逐步缓慢上升,但2012年因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与环境信息中心取消合署办公,中心科研人员减少,导致科技论文数量明显降低.结合每年的科研课题情况看,每年每项课题平均产出约1篇论文.

从科技论文水平上看,2008年至2013年发表的1823篇论文中,SCI、EI等高层次论文共25篇,核心期刊271篇,其余1536篇均为省级期刊,约占发表论文总数的84%.由此表明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的科研成果水平尚待有继续提高的空间.从逐年的论文水平看,每年发表高质量科技论文的数量也参差不齐,并无明显的发展规律.

2016―2016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概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环境监测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从科技论文产出的分布看,约有42%的环境监测科技论文由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产出,基本符合环境监测科研项目在全省的承担比重情况.在江苏省各省辖市站中,产出环境监测科技论文数量最多的前五市分别是:南通、徐州、南京、连云港、宿迁(南京、连云港并列,2008年);南京、泰州、苏州、淮安、徐州(2009年);常州、淮安、南京、扬州、南通(2010年);常州、南京、南通、无锡、苏州、镇江(苏州、镇江并列,2011年);南通、常州、镇江、扬州、无锡(2012年);常州、苏州、镇江、泰州、南通(常州、苏州并列,2013年).从此可见,科技论文的产出分布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中差异不明显,且与环境监测科研课题的承担情况有较大差别,也表明我省承担的环境监测科研课题中尚还有产出科技成果的空间.1.2.2科研项目获奖

2008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承担的科研项目中有无锡站的《重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等2项课题获奖;2009年,全省系统中有淮安站的《淮安市饮用水源富营养化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等4项课题获奖;2010年,全省系统中有泰州站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系统》1项课题获奖;2011年,全省系统中有常州站的《典型农药生产场地土壤有机物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研究》等9项课题获奖;2012年,全省系统中有南京站的《南京市灰霾天气成因、对策与预警技术研究》等4项课题获奖;2013年,全省系统中有省环境监测中心的《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等10项课题获奖.由此可见,自2008年以来,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项目完成质量稳中有升.

2结论与展望

2008年-2013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在监测科研工作中稳步发展,科研课题数量及产出论文数量逐年增多,科研实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在遥感遥测、有机分析、生物监测、大气监测、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但科研实力的地域化特性明显,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和制约了环境监测科研工作的发展,苏北地区环境监测科研实力尚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科技成果产出硕果颇丰且无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随着环境监测科研实力的不断发展,未来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工作将依托各市在建的省级环保重点实验室,逐步走向特色化研究道路.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建设的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各市分别就“水环境生物监测”、“空气预警监测”、“地下水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空气复合污染监测”、“土壤有机物监测”等多个特色研究领域筹建省级环保省级重点实验室.通过这一筹建工作,江苏省各地环境监测研究队伍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科研条件与科研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将有效促进江苏省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科研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2]张涛,熊光陵.创新监测科研管理推进环境监测发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0(2):1-3.

[责任编辑:庞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