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

点赞:26474 浏览:1204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不断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民办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举措和实践成效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总结出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期望对相关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 键 词】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始终是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计算机公共课是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课程,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解除理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实践课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随着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进步,单纯的以演示实验和验证型实验为主的老的实践理念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这种由教师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观看,或以现成的实验结果验证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并将它整理成实验报告的方式,使得学生只是走马观花,自身并没有很好的融入实验环境,没有取到的实验结果.所以要上好一节实践课,真正提高实践的质量,不只是对机房管理员和学生的要求,更是任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民办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关于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实践课学的研究较多,论文主要有李华群的《本科院校计算机实践课程改革初探》、郭赛球的《强化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探讨》、江军的《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策略》等,相关研究要么是针对于对公办院校,要么是针对职业院校,真正对民办高校的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进行系统论述的较为少见.

长期以来,计算机类实践课程教学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强调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学生的被动接受为目的.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推广,这显然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入校学生计算机知识层次差异大.由于计算机课程不在高考的考试科目内,大多数中学不重视计算机教学,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比如多媒体操作、办公软件的使用等,甚至部分学生还能设计程序.但是对大多数来自小城市或农村的学生,很少甚至没有学过计算机课程.

第二,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民办高校刚刚走上正轨,没有配套的制度及时出台,而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地位仍存在疑虑,对民办高校的教学特色认识不够.目前计算机理论课多以大班授课,而实验课的老师就是上理论课的老师,每个学生得到老师辅导的时间平均不到两分钟,且缺少实验设备和实验人员.

第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较为滞后.由于计算机公共课的实验内容需要依附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而实践课程的内容则主要注重于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运用,进而形成一种能够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及辅助,而且实践环节中的手段和方法等相对滞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所制定的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指导书中的方法来按部就班的演示,在试验的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民办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第四,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措施及标准.当前实践课程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分开进行独立的考核,依然是采用卷面成绩的反思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也主要是以理论课程的成绩以及平时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来认定的[1].还有一部分实践课程的成绩考核方式是以实践过程中的实验报告为依据,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进行.这样就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只重视理论学习,而不重视实践环节的问题,最终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2.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

2.1教学内容改革

高校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差别大多体现计算机操作能力上,由于汇聚在同一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有较大的差别.学生计算机能力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计算机的初级使用者.这类学生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包括简单的文字输入,应用程序的启动,简单的文件操作等,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和Word、浏览器软件的基本使用.

第二类,计算机的中级使用者.这类学生能较熟练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对Word和浏览器软件较熟悉,但对Excel、PowerPoint接触较少,即使有所了解也仅限于皮毛.

第三类,计算机的熟练使用者.这类学生接受过较系统的计算机技能训练,能熟练使用word、PowerPoint等软件.对这三类不同的学生,为他们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

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要面面俱到,要勇敢地抛弃一些陈旧的、不必要的、繁琐的知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需要取舍内容,坚决舍弃用不到的内容.针对以上三类不同基础的学生,我们对实训教学内容作了如下安排:

(1)基本教学要求.要求所有同学在完成计算机基础技能实训后能熟练掌握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学生能熟练使用Word完成长文档的编排,为后继的论文撰写和排版打下扎实的基础;熟练使用Excel完成数据的统计和处理,熟练使用PowerPoint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掌握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和信息查找的能力[2].

(2)拓展教学内容.对于基础好、能力强的同学,为其设计了DreamWeer、Visio、Flash的实验内容,使其通过实训课程能熟练掌握这些常用工具软件,在计算机应用技能上有较大的提高.


这样,通过分层次的教学内容设置,不仅使基础较差后的同学有一个较高层次的提升,也要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学到新的知识.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所拥有的潜能来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促进体素质的提高.

2.2教学模式改革

首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学习过程的监控缺失是高校扩招带来的一大问题.由于生师比悬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无力监督,很多全校性的基础课程都很少布置课后任务,布置了老师也很难全面批阅,这大大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这个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充分开拓实验室资源,采用网络作业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练习,提交时给出解答和分析.这样的解决方案既节约了教师批阅练习的时间也客观上“督促”了学生的课余学习,使得学习的过程控制有章可循.运用网络作业等新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可以随时学习.其次,为了能充分的利用实验课堂,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修改实验教材,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基本操作训练设计为一个个的案例和任务,用图解的方式给出较详细的操作步骤,同时对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做适当的注释,这样学生参照图例基本上能完成实验任务,同时还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做相应的实验.教师随堂指导,答疑解惑,对问题较多的地方,可通过机房配置的投影仪集中讲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3].

通过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更多地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进度,而不必“千篇一律”,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能感觉到“充实”、“有事可做”.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源基础差异给组织教学带来的客观困难.

2.3考核方式改革

考试方面,改变传统的笔试、人工阅卷方式,全面实行机考、机阅.可以使整个考核效率大幅度提高,评价更加客观.同时,这也是实践考核的技术保障,否则教师批阅试卷时间过多会在很大程度上使教改的可行性降低.使用无纸化考试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成卷、机器自动阅卷评分,客观公正地评测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考试方式的改革会给学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大大减少了监考教师工作量、场地投入、考务管理人员投入等;直接省去了纸质试卷印刷、阅卷工作量等.

3.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实践教学的改革能够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已经渐渐落后于时怎么发表展需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这就督促教师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计算机发展动向,并将所掌握的新知识、新案例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

新的实践教学方案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将一个一个相对较为独立的工作、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而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以及最后的评审等工作.这样,通过一个对全过程的认识,学生对该类型的实践工作就有了一个全面的熟悉,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其中的艰辛与乐趣,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现有教学方案和新实践教学方案对比

新的实践教学方案立足于高校实际情况,借鉴其他高校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经验,在教学工程中研究关键性问题,使之可行可操作.同时,探讨民办高校计算机公共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新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教学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向着网络化、无纸化的高层次看齐.

【参考文献】

[1]李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学习,2010,(6).

[2]梁宇.计算机基础实践课教学方法研究[J].职业教育,2011,(10).

[3]杜婷.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J].理论纵横,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