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工科类毕业设计质量的与建议

点赞:33849 浏览:1564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毕业设计是工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当前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后,从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设置选题多样化和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与管理工作等方面,结合笔者毕业设计指导实践经验,论述了对如何提高工科类毕业设计的质量进行探索和实践方法,收效良好.

【关 键 词】毕业设计质量指导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工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全面检验学生对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学生多,教师少,师生比不合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做到对学生足够了解和及时的辅导,导致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不高.再有,由于就业压力较大,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一般忙于找工作、考研等事情,许多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无法把心思投入到毕业设计上,从而导致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减少,毕业设计(论文)出现抄袭、工作量不足等现象,大大降低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还有指导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指导能力有限,也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结合当前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指导经验,对如何提高工科类毕业设计的质量进行探索和实践,收效良好.

1调整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

由于最后一个学期,很多学生忙于找工作、面试、实习,或者重修清考等事宜,而不能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做毕业设计(论文)上,使得做出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大打折扣.经过我系教研室的实践,将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做出适当调整,将毕业设计的开题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这样,学生既明确了课题任务,可以充分利用寒检测的时间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同时又在第八学期有一定的时间去找工作,保证了就业率.

关于提高工科类毕业设计质量的与建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献综述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般来讲,第七学期开设的专业课到学期中后段就基本陆续结课,在学生闲暇之余,教师可以先集中做一些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讲座,包括毕业设计过程及要求,文献检索的方法,论文书写规范,课题方向介绍等,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做准备.各位教师在讲座中要明确介绍自己从事的专业方向,及所带课题,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兴趣进行选择填报,教师根据准带人数由系主任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到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在第七学期的期中到期末阶段,学生要完成选题、调研、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撰写开题报告,然后由系部统一进行开题答辩工作.学生要充分利用寒检测时间进行资料的搜集,英文文献的翻译工作.第八学期在前期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学生开始集中精力完成核心部分的设计与写作.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多样化,提高学生兴趣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选题得当,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选题不新颖,缺乏综合性,深度广度不够;有的选题过于宏观,工作量较大,对学生难度较大;还有的选题是年年类似的“检测”题目,参考图和资料积累齐全,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发挥的空间.

针对以上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确定选题方向.(1)选题实行“教师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通过讲座介绍课题范围,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和学业专长选择题目及导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选题尽量做到联系实际,依托兴趣,因材施教.有的老师带大赛,就从大赛中提取课题,学生真做实干,态度严谨,既做出成果参加了大赛,又完成了毕业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的老师带项目,可从项目中截取一部分或简化形成课题,学生参与到老师的项目中,有着科研课题做支撑的毕业论文写作,更具创新意识和实际意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3)改变模式,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有的课题工作量较大,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可以将一个大课题分给两个学生做,比如“8吨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的设计”,将起重机的大车部分和小车部分分别给两个学生设计,在设计时要参考同一课题组的计算结果,既有相对独立的思考空间,又锻炼了团队协作做科研的能力,为参加工作合作做项目打基础.

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系部主任和教务处领导要不断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完成.

3.1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督查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起主导作用,作为指导教师要明确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给学生讲明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很多指导教师忙于自己的科研或教学,而忽视对学生的辅导工作,以及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辅导有限,这些都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因此,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督查.其次,为学生设计合理可行的课题,全过程、全方位的给学生制定进度安排,使学生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要完成的内容.我系教研室要求学生填写周记,每周与导师至少见一次面做面对面的阶段汇报及答疑,教务处经常不定期的抽查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3.2加强对学生的督查和阶段性检查


毕业设计的程序性很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指导教师要做好过程化管理,主要包括:前期布置任务和开题指导、中期检查和指导、后期总结和答辩.督促学生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开题通过的学生要严格遵循导师制定的进度安排,或提前完成,切不可拖延.认真记录周记,与导师见面及时沟通,解决遇到的难题.对于去实习单位做课题的学生,导师也不可松懈,可要求学生通过邮件的方式汇报进度,进行答疑解惑.中期时,以系为单位集中开展毕业设计检查,要求学生制作PPT做汇报,主要考察学生的进度是否正常,课题方向是否有误,对于态度不端正,毕业设计进展缓慢的学生要提出警告,作为后期答辩的重点考察对象.3.3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指导

由于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没有撰写学术论文的经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格式上的问题,内容条理方面的,以及逻辑混乱的问题等.导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从论文目录入手,帮助学生捋顺思路,调整逻辑关系.论文正文要结构严谨、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必须具备文献综述、方案确定、过程论述、结论和总结、参考文献等要素.制定论文模板,让学生严格按照模板格式要求整理论文,达到本科毕业生的论文规范水平.

工科毕业设计最终成果一般包括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或者是论文和代码光盘.学生通过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和绘制设计图纸或编程代码,可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提高、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

3.4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控制,量化考核,确保质量

加强对毕业设计的全程管理,实施环节控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供了保证.选题审查、中期检查和答辩评分三个环节,是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起制约的作用,要量化考核,严格管理.

第一环节:选题审查.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术专长和兴趣下,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确定选题.在第七学期的中后期,学生结合自己的选题进行资料的搜集,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并准备PPT进行开题答辩.答辩检查小组一般由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名,其他3名,共4名组成.在开题过程中,各小组按规定分别对题目的可行性、文献综述、工作量、设计思路等给出评分等级.同时,对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安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给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减少或避免学生走弯路.

第二环节:中期检查.重点检查学生在工作态度、工作进度、完成情况、以及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严格组织答辩检查小组对学生中期的成果进行检查,要求学生制作PPT,准备答辩.在校外做课题的学生全部返校,对于不能参加答辩的学生作为最终答辩的重点考察对象.

第三环节:答辩评分.首先,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论文的格式和内容做一遍详细的审查,认真细致的审1到2遍图纸,指出要修改的地方.学生高度提炼制作PPT,并试讲自己的研究内容及成果、研究方法等,教师审阅并指导学生如何做报告.然后,针对学生修改后上交的最终版论文,指导教师进行自评和评阅教师间的互评,给学生写评阅意见及评分,评分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答辩.最后,系部组织答辩小组进行分组答辩评分,每组选出优秀论文及较差论文.对于推选优秀论文的学生,还要参加院里的集中答辩,答辩通过者颁发优秀论文称号.对于较差论文,学生需修改后进行系里的二次答辩,视答辩效果决定是否给予通过.如果二次答辩没通过的学生,延期半年后进行再答辩.

总之,毕业设计是学校对学生四年来学习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一次综合检阅,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如何更好的保证这一环节的质量,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我们每一个教学管理人员都要思考的问题.在增强宏观指导的同时,尽量细化微观管理,做好环节控制,量化管理,有效地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水平,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得以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