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任务”的职教师资本科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点赞:7788 浏览:2254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国内服装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设计,轻技术的现象,导致服装工艺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评价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我院遵循服装设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特点,进行了基于“标准+任务”的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 键 词服装工艺标准+任务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服装行业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高等院校为了适应服装专业市场需求,都在积极努力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而如何结合重庆文理学院服装专业职教师资本科的人才培养特点,系统设计服装工艺课程,发挥该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当前在专业教学中必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我院提出了基于“标准+任务”的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进行了合理的改革.

1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在传统的工艺课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主动性,课堂上虽然能够掌握服装的基本工艺制作流程和技巧,但是对教师依赖性太强,对知识的理解过于教条机械化,最终导致了学生对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与实际生产脱节,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性、实用性不高.工艺课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给学生进行讲解示范,但是一些教材在时间和内容上存在滞后性,学生无法及时了解服装行业加工设备、先进生产技术的最新资讯.课程的教学内容缺少系统性,学生对款式造型、结构制板、服装工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认识不深,不能将设计的创新和可行性融为一体.

(3)学生在能力素质方面与职教师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距.服装设计职教师资本科的培养目标是为服装企业输送中高级的技术性人才,或为中职学校培养具有专业教学能力的教师.但是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对相关的服装行业岗位标准、任务职责涉及较少,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和满足岗位需求,需要企业的“二次培训”.

2基于“标准+任务”模式的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提出

2.1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态度为基础,以岗位为标准,以技能为核心,以任务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的课程改革理念.

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遵循教育规律、突出专业特色、植入行业标准、体现任务引领、实现人才培养”.如“课程内容以行业标准为基础,课程实施过程以岗位任务为引领,课程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主导,课程评价方式以弹性评价为线索”综合设计课程改革方案,实现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2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2.2.1整体性原则

在教学内容上以企业的核心岗位标准进行课程设计,与工艺技术生产相关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出发.例如服装制板师、工艺师、QC质检、跟单等,特别针对制板和工艺师这类技能型人才的岗位标准,进行了课程内容的整合,将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课前后结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服装板型结构与工艺制作之间的联系与规律的总结,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在工艺课教学实践中增加有关裁剪、工艺质量检验、服装外发加工跟单工作流程的相关知识.


2.2.2标准性、任务引领原则

以核心岗位标准和工作任务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组织和展开基于“标准+任务”的教学活动,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服装专业先后与校资产部、重庆市永川浩轩服装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并设立校外实习基地.这样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引入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带动学生完成服装工艺课程各项教学内容的实训练习.

3基于“标准+任务”模式的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1)根据服装企业的实际要求对“标准+任务”模式工艺课程进行项目模块的内容安排.项目教学的内容来源于服装企业的产品开发,将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流程设置为项目教学模块,在教学内容中,将严格按照企业提供的服装大货生产指示单所要求的工艺质量技术标准来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要求.例如在女裙的制作工艺课程内容里,学习过程围绕着生产任务和要求展开,学生在实训课程中通过身临其境的工作环境,有效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这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课堂教学,可以达到岗位适应能力训练的目的.

基于“标准+任务”的职教师资本科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改革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标准+任务”模式工艺课程中的应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将来自校内或企业的生产任务派分给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素质将其分成若干工作小组,由综合素质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在逼真的工作环境下,遇到问题组员间可以彼此沟通商讨,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充分利用“工学结合”的教学优势,实现不同岗位能力的训练.依据服装企业对不同专业岗位的技术要求,在项目模块课程中专门设置了排版、工业裁剪、后整理整烫、质检等各项工作任务.并安排服装工厂实训,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流水线和核心岗位职责.到中职学校进行教学岗位实习,结合前面阶段性的模块学习和工厂实践锻炼,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中职学校中技能指导教学的任务.

4改革的成效和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改革与实践,服装工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程教学中涉及的项目课程来源,虽然目前有稳定的合作企业,但是随着专业的发展和生源的扩大,要保证在工艺课教学实践中能有充足的项目课程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其次,西南地区的服装产业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是产业链条、技术水平相比长三角和沿海一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影响了改革中涉及的相关核心岗位标准、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更新速度.

总结上述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继续优化和完善工艺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还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拓宽与技术水平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服装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机会,不断地探索和向前推进我院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