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点赞:12742 浏览:557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理念,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教学方法单一以及评价方式僵化,应从教育生活化开始,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实践多样化、方式现代化、评价科学化,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 键 词道德困境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时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能够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道德困境.笔者认为,要走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1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当前,国外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法,与其类似的是“素质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20世纪初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理论,被我国教育者视为将学校生活融入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开始.国内最早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李焕明在2004年发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即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向现实生活的深层渗透将成为生活世界不可或缺的自然形成因素.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以生活为中心,积极利用生活资源,通过现实生活的实践,引导大学生在探究人生的价值、思考生活的意义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思想道德来源于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是思想道德践行的土壤.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现状分析

2.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空洞,完全与日常生活相脱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缺乏生活性,不能有效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反道德现象,不能有效地澄清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所涉及的道德冲突,也不能解答他们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一些困惑.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概念、命题、原理,都是以绝对真理形式呈现,学生不需要思考,只能被动接受.这就使很多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空泛,空话、套话、大话、检测话连篇,与自己的专业课学习和今后就业没有内在联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只停留在为考试而死记硬背,而不能把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2.2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实际,还表现在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当前,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且实践途径不多,导致高校普遍轻实践而重理论,教育者用概念和理论建立起来的理想世界去取代学生们活生生的生活世界,进行理想化、圣人化的教育.大学生在接受这种教育时必然发现理论和现实生活不一致,因而引起抵触、反感、失望等情绪,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尴尬境地,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单一

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仅限于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灌输教育,使得大学生没有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能力,更没有自主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大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这种方式,只能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而无法真正引起内心的共鸣,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虚无现象.如何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重要难题.

2.4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僵化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往往只注重班主任、辅导员、领导等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评价,而忽略生活中践行方面的评价,这种方式用量化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道德,有时候适得其反,容易使学生形成双重甚至多重人格.即在学校老师面前是好学生,热爱劳动,勤奋好学,在家中却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社会上,不遵守社会公德.就如舆论所说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少数大学生有知识没道德、有文化没教养,有目标没信仰.

3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3.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

大学生活在在空间上立体多维,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千姿百态,它涵盖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虚拟的网络生活和物理的现实生活.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要深入研究理论,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大学生现实生活,使理论知识融入到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去,并使学生自觉用科学理论思考生活、在生活中内化教育.具体表现为:一要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充分结合以体现大学生生活的现实趣味性,澄清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困惑;二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如开设大学生情感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使大学生正视死亡和生存,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关注人的生命意义和死亡意义,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宠爱下,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他们充满、勇于尝试但心理比较脆弱;他们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强烈但对父母的依赖性也较大;他们价值观务实但功利性明显.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大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感关系,学会换位思考,从而健康地成长成才.


3.2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多样化

要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以社区化为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这就要深入到学生现实生活,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既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受到熏陶,引导大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共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高校社区化的实践教育模式,可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社会中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局面.3.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现代化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味地单向灌输,很少有师生间的双向互动.灌输有时候也是必要的,它有利于学生短时期内掌握大量的、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灌输的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不顾对象、没有条件的照本宣科是不可取的,它不能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因此,我们要积极创新,探索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比如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普及,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快捷和便利,开拓利用网络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但是,我们力求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现代化,并不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全盘否定.那些经典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我们也要继续加以运用.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关注并大胆地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先进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而不能搞一刀切.

3.4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科学化

理想的评价方式应该不仅能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还能引领大学生的道德生活,形成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终结性评价,也要充分考虑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践行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切忌只重视对大学生的课程考试的评价,而忽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情况的评价,实现由理论知识终结性评价向生活践行形成性评价的转变.同时,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区别有重点地开展评价,使评价结果成为鞭策落后、激励先进的有效手段,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应用到大学生实际生活践行中去,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