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学位教育的意见

点赞:12558 浏览:553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过去的专门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开展双学位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开拓学习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平台,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在就业市场中,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双学位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改革尝试,许多高校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双学位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及其管理方面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调查提出解决方法及意见.

关 键 词双学位复合型人才教学管理与监督校际办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双学位是指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自愿选修不同学科另一专业的课程,并逐步修读相应的学位全部课程,按要求同时达到两个专业的毕业要求者,即修满两个专业所需的学分,可获得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

关于双学位教育的意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管理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我国最早提出双学位教育是在1985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文件明确提出,“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高等学校要针对现存弊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等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等”.

在此背景下,一些试行学分制较早的高校开始尝试建立辅修与双学位制.经教育部(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大学于1983年正式出台了辅修制与双学位制度.此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相继在本科生中开展了双学位教育.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七所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理念,从1999年开始联合办学,学生可以跨校辅修第二学位.在2010年,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导,武汉市南湖片区十所高校组成了新的十校联合办学联盟.本次参与联合办学的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十所高校,各高校在不改变现行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和学籍管理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是湖北省充分发挥和利用武汉市部属省属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1主要问题

1.1专业基础薄弱,课程设计不周全

双学位是一把双刃剑,他在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会因为学生跨学科学习时的专业基础薄弱带来学习上的困难,这既会从主观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信心等,同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障碍.因此双学位课程的开设需要开设的学校仔细研究,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也要考虑该学位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范围.

有的学校没有很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的时候单从教学目标和老师教学的角度出发.没有具体调查来辅修学生的特点.也没有能够结合双学位本身的特殊性来考虑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以至于制定出来的计划最后执行程度低,人才培养失败.

1.2缺乏完善的机制与有力执行

目前,大部分参与双学位教育的高等学校的本位教育体制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而辅修双学位教育的管理却没有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在其体制建设、经费投入、师资利用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现列举如下:

(1)辅修双学位教育的体制各学校不同,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则,也缺乏专人管理.有的学校由教务处管理,有的学校由各承办学院管理,还有的学校由成人教育管理等.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单独的管理机构,多数以代管的方式存在.由于缺乏专人管理,监督,使得双学位的班级概念更加模糊,凝聚力比较差,流动性强不方便管理.也导致老师和学生会对于双学位持有一种弱于本学位教学的态度,使得执行起来教学管理比较松懈.(2)学校对双学位专业建设的支持小,资金投入少.这种经费上的不足,也限制了双学位的发展.(3)课程的实践环节少,虽然规划有课外学时,但是利用率很低.(4)学生的档案信息管理未能纳入正常的管理范畴,主修学校和辅修学校间衔接容易出现问题.(5)双学位课程由于其特殊性,教学活动多安排在双休日,这造成授课的教室常常被各种考试,诸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大型考试所占用,使得计划中的正常教学安排和管理不能得到保障,影响到教学质量.

1.3缺乏必要的进出门槛,控制缺失

据调查,有许多学生认为双学位教育领取证书的要求偏低,大家对于双学位的教育要求和标准普遍低于该校本科专业,这导致实际上面证书的含金量的下降.长期下去,必然在社会上产生不良效应,导致社会上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成果认可度降低,否定了双学位毕业生的整体实力和能力——这点无论是对双学位的开展学校还是日后双学位的修读学生都是灾难性的,也与双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初衷相违背.

7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双学位教育的进入要求至少是必须本专业成绩良好或者优秀才能有资格修读,双学位的生源筛选非常重要,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第一步,开展辅修的学校必须在这一方面把好关,为日后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2建议解决方案

2.1完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合理化

在设置专业培养计划的时候,我们应该紧跟时代脉搏,结合双学位自身的特殊性来制定,不能生搬硬套主修专业的培养计划.另外也可以开展互动式的培养计划修订过程.培养计划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对课程设置,学时分布作适当调整,使得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学习起来难度更适合,学习兴趣更大.

2.2设置进出门槛

双学位学习的进入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双学位的证书取得也要有严格规定,这样才能使学习双学位的学生真是学有余力并且不会对第一专业的学习有较大负面影响,才能使双学位的教学质量得到社会更加有效的认可.设置一定的双学位的报读“门槛”,筛选出优质的生源.在下达双学位报名通知的时候,明确设置一些限制,由生源所在学校执行筛选.例如,在修读之前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75分等.热门专业生源足够充足,报读意向热烈而本校无条件全部接收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采用整体排名法——即取全校所有报名同学中学分绩点考前的若干名,这样能够有效限制住人数同时保证生源质量.目前,据了解,对于选修了双学位的学生毕业门槛设置还没有异议:cet4在425分以上,取得自己本专业学位后,修满50学分即可获得第二学位证书.只有通过进出设置两条合适的门槛,才能保证合适的人才能修读双学位,也只有真正符合学位授予标准,合格的学生才能顺利获取学位证书,保证双学位在社会上的认可度.


2.3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确保专人落实

学校要设有专门的科室和人员负责双学位的教学管理和监督.要把双学位教育纳入到正常本科教学的监督范围,严格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安排落实情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监督,严肃课堂纪律和考场纪律,加强学生考勤等,并把相应的结果和学习汇总评价甚至和学位证书挂钩,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还可以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双学位教育情况进行监督.

确立合理的激励制度也很有必要,双学位教学一般在检测期时间进行,而此时要求老师舍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对外校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教学实际上是会造成老师的不便.既然老师舍弃了休息时间,那么应该获得对应的加班工资.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还应定期开展双学位教育的师生、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双学位教育教学现状,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双学位教学效果.

2.4倡导新媒体手段的运用

双学位教育有其特殊性,修读双学位的学生来自不同院系甚至不同高校,他们在修读双学位的同时还要完成其本来学位的课程学习,因此时间上经常存在冲突.基于这种情况,在双学位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管理手段如群、电子邮件、网站等,即时发布各种通知和教学信息,确保各种教学信息及时传送,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借鉴远程教育这种方式.许多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都考虑到了在职学员的不便,合理地利用新兴的网络工具完成授课与上课的工作.

开辟专用的聊天室,提供老师学生一个远程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提供在线答疑,学习交流.甚至可以在线提交作业等等.使得双学位的学习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最后严把考试的质量关,这种新手段的运用会给双学位的教学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

3结论

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校际校内辅修双学位的体系渐趋成熟和完善,更能体现新世纪新时代的高端人才的发展需求和培养方向.只要切实解决好上述几个问题,从各方面深入完善双学位教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双学位教学必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优势,为当代大学生迎接社会挑战作好更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