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性问题

点赞:2552 浏览:77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育公平理念在制度上的体现,就是教育的均衡发展.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家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同时,各个省份教育资源、人口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更给实现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分析了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内在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来保障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只有真正实现了教育公平,才能够保障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国家的安定.

【关 键 词】教育公平;和谐社会;教育经费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教育不公是一个常说常新、颇难解决的老话题.刚过去的2012年是教育公平备受考验的一年,有调查显示,仅11.2%的人认为教育公平,择校费、大学高学费和高考加分政策,是公众心目中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从这些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1]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制度上的体现,就是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实质上就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基础教育作为各级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于教育公平的意义尤为重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实现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正确把握教育公平的思想,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正确推行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本文拟通过对造成教育不公的内在原因的分析,结合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提出了一些保障教育公平的措施和建议.


一、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教育公平不是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的公平.推动教育公平,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并且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教师流动机制,推进就近入学进程.我国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人口以及历史原因,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原因,在子女入学的问题上总存在各种各样的暗箱操作.在此,本文拟将从两个方面对教育公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育公平性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公平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在于源头

图1教育公平措施调查

2009年是教育公平备受考验的一年.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有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仅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

择校费、大学高学费和高考加分政策,是公众心目中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分别有75.8%、69.7%和58.7%的人选择.

此外,“高考”成为人们心目中教育不公平现象最集中的环节,30.2%的人首选此项.接下来依次是:义务教育阶段(26.8%)、高中教育阶段(20.3%)、高等教育阶段(14.4%).[2]

由此可见,之所以大家对教育问题有这么多的意见,在于各种不公的政策的存在.同时,我国在小学生初中,初中升高中阶段,存在各种形式的择校费.再加上各种其他的政策,诸如高考加分和保送制度,只是“看上去很美”,执行中却逐渐成为权贵盛宴,自主招生也时有丑闻爆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大自2010年11月开始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再次掀起网友热议.虽然北大的此种动作被认为“初衷甚好”,从目前来看,新措施在执行上也颇为透明,但仍有不少网友担心:这只是少数学校的试点,而且范围有限,舆论监督得也很紧,任谁也不敢在今年冒天下之大不韪.可将来一旦扩大试点,在当下中国,谁又能保证得到授权的校长们个个都不为权钱所动?

因此,我们应该从源头上杜绝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取消这些各种名目的特殊政策,取消一切可能滋生腐败的高考政策,使学生们重回考试.这样就不会使很多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发生.

(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对于大国来说,这种地区间的不平衡更为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尤其是沿海和内地之间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差距.

中国经济发展的极其不平衡,也造成了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存在.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不一样.在受教育问题上,不同地区的学生接受教育的水准参差不齐.

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伴随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往往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这主要表现在地区间教育规模、生均教育投入水平和教育总投入等方面的差异.而地区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又直接造成了地区间在人力资源开发和储备上的差距,进而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3]近年来,中国健康与环境指数的地区差异在缓慢缩小,但中国教育指数的地区差异基本稳定,而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指数)的差异依然逐年增大,因而导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指数)的地区差异逐步扩大.[3]

2005年7月10日,宁夏银川市一名13岁的女生在家服毒自尽.她留给父母的遗书令人震撼:“你们养了我13年,花了好多好多的钱!我死了我可以帮你们节约10万元.”“对不起!我辜负了你们的心了!我是个差生!”[4]

然后在西部地区频频因高昂学费引发悲剧的时候,有媒体报道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花费100多万元建设豪华校门的新闻,再次凸显东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100多万,在西部,它可以用来建一所设施完善的新学校.

“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经济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地区发展的不均衡,而其中,教育的地区不均衡又是一个突出问题,由此带来了社会人群的分化——那些可能因贫穷而失去教育的人群,会因此而陷入贫穷或更加贫穷的恶性循环.因此,要改变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教育的不均衡问题,必须改变当前教育财政负担机制,加大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不足的现实问题,保证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问题.政府要完善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扶助和贫困学生的资助,帮助实现教育公平,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教育资源的紧缺

现在社会上比较关注、指责的择校风、择校热、辅导热、条子生的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学生和家长对于好教师和好学校的认可和追求,而这突出反映了国家教育的一个矛盾,优质教育资源还是严重短缺.治本的办法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好学校多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紧缺.

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同时,大学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教育市场正面临着国外教育力量的分割.据统计,现在我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仅有6成才可以上大学,相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这个数字是在是微乎其微.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入学人数仅占该年龄组人数的4%,而世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是24%,虽经1999年、2000年的大规模扩招,但是现在这与24%的差距依然很大!

与此同时,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等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教师荒现象,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在教师这一方面的缺口.但是,由于教师的待遇问题等,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在该方面的从业意向,这更加导致了教育资源的紧缺.

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措施

缩小地区经济的差距

伴随着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出现的地区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既不利于我国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也造成了我国公民在教育机会均等上的不公平,并进一步恶化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影响了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的发展,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可以纵向调动各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但不能解决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基础教育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民素质基础工程,其重要性是全局性的,政府应该承担很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在扶持财力薄弱的地区发展基础教育方面,政府更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政府和省级政府的经费筹措能力较强,在弥补地方教育经费不足,尤其是在平衡地区教育经费严重不平衡方面应该是大有可为的,而不应该为了调动地方积极性就将基础教育完全抛给地方而撒手不管.通过实行义务教育法,各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规模的不平衡已经大为改善,但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教育投入水平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则比较严重,甚至同非义务阶段的基础教育相比更为突出.所以缩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促进教育机会的公平,有待付出更大的努力.[5]作为政府来说应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给予财力薄弱的地区以强有力的资金扶持.在开展转移支付的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的财力和人民的承担能力,适当地要求配套资金.国家在九五期间实行的义务教育工程就曾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的发展.除了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外,还需要从财政制度的改革方面来保证地方教育发展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即制定用于义务教育支出的税收政策,以某些地区间差距不大的税种作为专项资金,并确定为县、乡政府的固定财源.[5]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除了义务教育外,作为政府也应该在促进贫困地区的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职业教育)的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不能因为高中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就放弃平衡各地发展的责任.通过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政策优惠、国家教育转移支付、教育贷款等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贫困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发展,从而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达到通过教育来扶贫的目的.[5]目前,政府提出开发西部的发展战略,作为基础项目的教育理应先行,通过教育投资来贯彻的这一战略决策可以说是功倍事半,一举双得.

尽管地区教育发展深受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但地方教育政策同样对地区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有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的政府在教育投入政策上并非就一定相同或相似.因此需要对地区政府在基础教育上的重视程度方面作出一些定量的评估,对那些在教育发展上同其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区,采取措施给予一定的鞭策.

大力扩大非义务阶段的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高中阶段的地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发展规模上的差异.非义务教育的成本应坚持国家、社会和家庭分担的原则.尽管各级政府在发展非义务基础教育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但在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都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将高中教育的平衡发展的希望完全寄托于上级政府也确实是不现实的.在国家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平衡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只有考虑扩大其经费来源渠道,广筹资金,通过社会办学,私人办学等方式来发展落后地区的高中教育,尤其是和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高中职业教育.

总之,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必须要从源头抓起,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关键所在,同时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才会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淡化,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