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应注重信息素养

点赞:5784 浏览:204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和训练中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主要学科,但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一地培训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而应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等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要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要培养信息思维习惯,其次可以通过讲授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要将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实践活动,最后,还应把信息技术教育融汇到其他学科的教育中.

关 键 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全新的,在各国教育目标体系中,人们都把它作为评价人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素养即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筛选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素养能力.有研究者将信息素养分为三个层次九个要件,这三个层次是:社会责任、信息素质及独立学习能力.九个要件是指:

社会责任层面上:首先要能认识信息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其次能履行相关的符合道德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与信息和信息技术息息相关;第三要能通过参加小团队的活动来探索信息、创建信息.信息素质层面上:首先获取信息手段能够高效;其次评价批判信息能够较中肯;第三能使用信息够精确而有创造性.在独立学习能力层面上:首先能够准确地探求到与自我兴趣相关信息;其次能够对信息进行创造性地表达、有见地地欣赏文学作品;第三,在知识创新和信息查询中努力做到最好.以上观点对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参见《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出版).

华东师王吉庆教授从我国信息教育的特色出发,把信息素养的内涵重新概括四个方面: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理论及相关修养、信息情感和意识、信息科技常识.①

综合来看,信息素养应该包括这样六个方面的能力:第一,获取信息的手段高效;第二,评价与批判信息的方法熟练;第三,信息筛选、存储和利用能力强;第四,善于运用多媒体传播信息,从而创新性运用用信息技术;第五,能将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觉、高效的学习和交流;第六,在信息文化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操、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学习和进步.

2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应有之义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往往就是中学时代是形成的,可以说中学时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仅重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注重信息素养的渗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知识、修养、健体、审美、劳动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地发展,使他们不仅学会为人处世,而且学会与他人或社会共同生活、生存与发展.

通过分析信息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态度要积极;二是要求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和技能,必要时能获取有用信息;三是在整理和创新信息过程中,可通过对信息的评价与判断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四是已经形成本人的信息道德观,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等.因此,为了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必须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以下四个方面能力:首先,基本信息技能,即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在信息素养内涵中,它是最基本的要素.主要包括灵活运用各种信息工具的能力.如编辑和生成信息的工具、管理信息的工具、获取信息的工具等.其次,信息处理能力.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处理,实现信息评价和判断,运用多媒体工具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再次,信息协作能力.当今时代,分工日趋细密,有分工就要有协作,协作已成为完成某项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为止,最新的、最方便交流的协作平台就是网络信息平台,无论是哪方面的人才,都必须善于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与他人、与外界的团结合作.

最后一点是信息道德修养.这一点强调在信息的获取、编辑、传达、使用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因而,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应该着力培养和提高情感意识,熟悉信息传播应遵守的社会规则,并且要能够相当熟练而中肯地评鉴和甄别信息.

信息技术教育应注重信息素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3.1培养“信息思维”

“信息思维”是指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这种思维习惯.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仅服从教师的命令或要求,事前不知道操作的目的,事中也不会思考这样做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到的只是特定的工具软件的操作过程,没有主动地去经历信息的获取、传播、编辑、和使用,也就无法体会到信息获取、传播、编辑、和使用中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而随着信息技术软件的日新月异,学生目前所学的任何信息处理的工具、软件,都难免淘汰的命运,而万变不离其宗,采信息获取、传播、编辑、和使用中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却永远遵循着共同规律,所以,所谓掌握了信息技术,绝非仅仅掌握特定软件的操作方那么简单.比如,在讲解文字处理软件WPS时,可先让学生设计一份红头文件,一个请柬,写一篇学习计划,画一幅画及修改一封邮件等,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学生必须学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思维.

又如在我班举行以“环保就在我身边”为主题的课件比赛中,指导学生根据主题要集素材(信息获取),用刚学的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信息编辑处理).然后通过展出(信息传播),评议并推选出图文并茂、趣味横生、且界面友好、互动性强的演示文稿(信息评价与批判).

3.2讲授“边缘知识”

信息技术学科的“边缘知识”是指以信息技术知识为核心的相关知识,它包括:行业知名人物传记、事业发展史;软件、硬件产品、公司、品牌知识;业界动态及应用;专业词语、专业英语词汇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通过介绍诸如比尔·盖茨、求伯君、马化腾等知名人物的成长经历及其传闻轶事,可使他们成为学生效仿榜样,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态度、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很强的激励作用;通过介绍信息革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过程有个整体印象,还可培养信息安全意识,了解使用电脑网络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大无谓的批判精神.比如电子管和晶体管的发明对计算机技术的重大意义,智能机器人的发明,到“深蓝”夺取国际象棋冠军,再到电脑病毒的起源、发展及危害性,介绍诸如“DIY”、“wifi”、“B2C”、“即插即用”、“超频”、“网络蚂蚁”、“大虾”、“达人”等网络俗语、专业术语、编略语或行话,使学生不断受到浓厚的信息文化的熏染;通过介绍操作系统的各种界面信息、命令行、软件的名称的缩写、电脑外设英语单词、著名计算机厂商LOGO等,使学生能认识电脑使用中常见的英语;通过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尤其是涉及知识产权和防止电脑犯罪等有关内容,学生可渐渐树立起正确的信息观、道德观,自觉遵守法律道德规范.总而言之,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讲授“边缘知识”的机会很多.如果得到巧妙而恰当地利用,可有助于创设信息文化环境,促进学生信息理论和信息思想方面素养的提高,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终生受益.

3.3丰富实践活动

首先,教师要善于将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成立电脑兴趣组,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操能力.例如,学校或班级可以定期开展“信息文化日”,进行诸如课件制作大赛,网络技术赛、网络道德演讲比赛等赛事,以激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的微机室、电子图书馆、网管中心等都面向学生,定期或全天开放,让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行长,各取所需,自主获取信息.其次,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再发掘教材智力因素,充分展示知识从无到有、从旧到新的进程中,要开创性地提出构想,引导学生积极尝试.例如,利用校园局域网,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开放式讨论等,利用局域网进行交流,灵活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和交流环境中,学生会慢慢培养出创新能力.


3.4加强学科融汇

学科融汇,亦称学科整合,指的是在其他各科课程中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在学科融汇中,其它学科的学习可看着平台或应用环境,而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途径,用于解决其他课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培养和提高.信息技术渗透到其它学科,不仅有助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也更有助于信息素养的提高.

如在教学“太空旅行”一课时,与地理学科融汇,联系课程内容分配学习任务:深邃的太阳系.课堂上采用“设想场境,分配任务(任务是上网基本操作与太阳系的形成)——自主探索,掌握上网基本操作——团队合作,搜集太阳系有关资料——筛选信息,完成任务(小报或课件)——一个人解说,集体评比”五个步骤.五个步骤下来,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他们的视野也更开阔,思维也更活跃了.他们“穿越”了时间、突破了空间,了解遥远的、抽象的、难以感知的太阳系.同时,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和升华,教学效果可谓四两拨千斤、一举两得.

注释

①王吉庆.推动远程合作学习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