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之埃》感受区域地理的教学要求

点赞:19004 浏览:8330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通过《中东之埃及》一节课的教学,深刻地阐述了区域地理的特点及教学教学.

关 键 词 区域地理 教学要求 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区域地理的学习目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初中阶段区域地理学习主要是认识相关区域,了解区域最基本的状况,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资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认出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等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在高中阶段区域地理学习不光是认识,还要理解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性,在认识的基础上,还要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


2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2.1构建“心理地图”,建立空间概念

我们学习一个区域,不论是大洲、分区,还是一个国家或国家内的一个地区,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区域在什么位置,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及交通战略位置等方面去把握,打造心中的“心图”.在《埃及》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地图,归纳出相应位置,如经纬线中对于埃及30癗、30癊的重要性,非洲的东北方位,埃及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在世界海运中的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在地理考试中首先要能够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所以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注意空间定位的训练,看图时关注重要经纬线及经纬线的交点,加强对形状轮廓和重要地理事物的记忆.

2.2运用系统原理,理解区域特征

每个区域都表现出整体性,组成每个区域的地理要素都通过地理运动规律和物质循环,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联系的整体.因此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区域时,不能像初中阶段对区域地理特征进行简单的罗列,而要运用高中地理系统原理,理解每个区域的特征为什么是这样,弄清楚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变化分布规律及原因.

例如在《埃及》教学中尼罗河会定期泛滥,那为什么会“定期泛滥”?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先自己逆向分析:定期泛滥←径流量变化←尼罗河补给←尼罗河流域气候←尼罗河流域位置.然后再正向分析:尼罗河流域的位置→尼罗河上游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下游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补给主要靠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补给→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两季→雨季定期泛滥.

高中阶段的区域地理教学应该是以区域地理为平台,更深刻理解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用系统地理原理来梳理这些知识,达到高中地理原理的能力灵活运用.如通过位置,我们可以知道气候;地形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影响;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水文反过来对气候特征的影响;地形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2.3运用联系方法,建构特征主线

如果全方面去认识每个区域,区域的特征有许多:如位置特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战略位置等;地形特征,包括地势高低特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及分布、典型地貌和地质等;气候特征,包括气温和降水特征、季节变化,典型天气和气象灾害等;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等;资源特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时空分布;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特征、工业特征、经济特征、人口特征、城市特征、交通特征、文化特征等.如果对区域的每个特征都去分析,知识点会显得很零散,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主次之分,而且每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又是不同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这样体现不出区域本身的典型特征.

我们在高中地理阶段区域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认识区域特征时抓住主导因素或者主要知识线,从整体方面来认识一个区域.如《埃及》教学中,对埃及地理特征的归纳和总结中,抓住“尼罗河”这条知识主线,由此结合(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22页)高中地理系统原理,再来进行相关地理特征的联系和综合.埃及位置(尼罗河位置)→气候分布及特征(尼罗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水文(尼罗河径流量变化)→地形(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肥沃土壤(尼罗河泥沙堆积)→农业发达→文明古国(尼罗河沿岸大河文明)→旅游业发达(名胜古迹多、尼罗河风光等)→相关经济支柱(由位置所在的运河、石油、侨汇等).这样学生学习埃及区域地理就不用死记硬背,而且对高中系统原理又是一次熟练的运用,抓住了埃及的主要特征或知识主线,建构了一个区域的知识结构网络.

2.4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区域人类活动

我们分析一个区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这个区域良性发展,让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能全面协调,使人类活动能让这个区域达到可持续发展.但由于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局限性,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性,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性,某个时期的人类并不能认识到当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所以人类活动给环境甚至人类社会既带来了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我们在高中阶段区域地理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科学评价人类活动,运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某个人类活动.

《中东之埃》感受区域地理的教学要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区域地理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如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给埃及人们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但定期泛滥也带来了洪水灾害,埃及人们为了驯服尼罗河,修建了阿斯旺大坝和纳赛尔水库,的确解决了尼罗河的洪水灾害,让尼罗河在下游的流量变化受到人文控制,并且还发展了发电、养殖、灌溉、旅游等产业;但大坝截留水量,使流到下游的水量和泥沙都减少了,造成了河口三角洲退缩,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我们在理解某个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措施来发展该区域,都要立足于发挥该区域的优势特征,如埃及人们开通苏伊士运河、旅游业的发展等,并弥补其不足,针对限制性因素和特征,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最好能保证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良好影响,最终使该区域能可持续发展.

3教学反思

(1)通过本课的学习,重温了“地”与“理”的关系.所谓“地理”,除了有“地”(地理位置——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还有其“理”(形成的原理——为什么).掌握了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只解决了“有什么”的问题,下一步就是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原理,即解决地理特征“为什么”的问题.这也是区域地理学习中较难的一关.任何一种地理现象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必有其产生的原因.了解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后,最终目的是探究该区域的开发利用问题和发展问题,即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2)通过本课要进行“系统论”的教育.区域地理的整体学习,构建关于经纬度的完整的“心理地图”,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更为重要的是地图在头脑中得以保持和再现、整合和分析,空间观念就会越来越明朗.通过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系统分析,形成清晰的地理概念,明了地理规律,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果联系,把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动态变化趋势,获得地理理性知识.区域地理学习才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