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的反思

点赞:26183 浏览:1201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从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定位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内部、企业及社会等方面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 键 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企业要求精细化、专业化的电商人才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网民人数迅猛增长,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伴随网民人数增长的是网络企业数的扩大,短短几年,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迅速,电商人才的需求提上了日程,国内各大高校纷纷反应,在短短几年,培养出大批电商“人才”.但电商企业仍处于粗放竞争的阶段,对员工的学历要求不高,超过75.93%的企业只要求大专学历.电商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比如,在淘宝大学的电商人才调查中发现,24.86%的企业最缺美工,24.29%最缺运营,22.6%的企业最缺推广,而网店至少存在600000个工作岗位缺口.淘宝大学负责人倪亮也透露,中国电商人才缺口还会继续增加,未来三年人才缺口将达到445.7万.

当批量产出遇上精细化的需求时,高校的决策者懵了,一边是市场亟需电商人才,一边是高校大批的电商毕业生就业难,为什么?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却容不下我们的“专业人才”?

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的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电子商务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定位模糊,是造成电商人才供需脱节的根源

面对迅猛发展的电商市场,高校电商人才的培养规模也在快速扩张,已有超过300所普通高等学校和职校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数十万人,其中,每年有十万学生毕业.从理论上看,仍然难以缓解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但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推广了十年之余,而毕业生就业成功率一直在20%上下徘徊,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70%的就业率,相对几百万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缺口这样一个事实,实在是国内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个尴尬局面.

2.1高校对电商专业定位的认知错位,导致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高校更注重的是所谓高层次人才,盲目追求研究型教学模式,追求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而无视市场对电商人才层次的实际需求.由此,培养出的都是理论上不去,实践做不来的“半吊子”人才,在学生培养的定位、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等问题上,更多的是闭门造车,没有了解企业的需求.近几年,许多高校开始考虑企业需求,但自身资源有限,也很难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在格局上,拼命上本科、研究生等,追求研究性,理论性;在课程构架上,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方式上,沿袭填鸭式,再加上教学体系模糊,课程设置混乱.由此,培养出的所谓电商人才,做研究,缺乏理论水平,做管理,没有实践经验,做基础,不懂技术.

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点:首先,网络的产生,不管是形式还是实质上,都带给人们太大的冲击,面对绚丽而神秘的网络,人们自然而然地把依托网络而展开的电子商务活动蒙上了高端、神秘的色彩;其次,初始阶段,企业都是在摸索着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高校对电商的专业构想及课程体系设置亦不成熟,很多想法浮于表面;再次,实践环节的缺失,使我们把重点完全放到理论教学的环节,一味地追求高层次.

这样教育的结果是,现在的电子商务专业其实就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精.我们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学习,最后大多数进入企业,高不成低不就,成为用人单位的鸡肋.

2.2课程设置混乱,缺乏系统性

我国大多数开设电商专业的高校,其课程构架基本为三部分,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内容包括两个模块,即管理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具体课程主要参照营销及国贸、计算机等专业的课程设置组合而来,缺乏层次性和融合性,课程也没有专业特色,同时,实践教学模块的缺失或不规范,更无法适应市场对电商人才的要求.


3把握市场需求脉搏,精准定位,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合理路径

3.1通过分层次的定位来满足电商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精细化需求

我们的培养方案不能再一味强调高层次、复合型,而是把重点放在培养既掌握专业技能水平,又能动手(下转第73页)(上接第48页)操作的精细化人才上,而且调整定位的内容,力争培养我们的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尽可能地适应市场需求.

在现有本科教学的体制下,要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不同方向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可以采用中期论文和分组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由本专业的所有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结合实情,给出论文题目,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几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几乎可以把本专业涉及的几个方向都接触到;另外,由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不同行业的企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不同的行业电子商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利用实验平台,让学生熟悉各种平台的操作原理及流程,掌握每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把电子商务与其它各行各业融合起来,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在哪里,对未来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企业都有所准备.

3.2科学而人性化的课程设置,拓展学生知识层面

现代高校的教学,应该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除了必要的必修课外,增加选修课的份额,扩大选修课的覆盖范围,不要局限在本学科,甚至是本专业.

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分三个层次,核心层是电子商务的基本专业课程,如,网络营销、电商物流、电子支付、网站建设技术等等课程;相关的课程,如,房地产营销、项目策划与管理、网上创业、客户关系管理等;拓展课程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维护方面的课程,图形图像处理、动画的设计与创作方面的课程,网络广告的创意、设计与发布和营销方面的课程,办公自动化、文秘与礼仪方面的课程,等等.

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学生在拥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拥有自己独特的能力,给企业输送精细化人才.

3.3以实践教学为桥梁,打造实用型人才

目前的教育模式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调查显示,电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实际工作能力不足,能直接上岗的人还不到2%,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需要花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进行培训适应.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人才,总是期望高校的学生一出来就非常能干,不需要上岗培训就能派上用场.本科层次的教育却更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基本理论培养,这样,完全不能满足电商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如何使高校的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对接起来呢?实践教学是很好的桥梁.

高校实践教学可以多条腿走路,第一步,通过学校提供的虚拟实验环境,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接触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增强对电商企业的感性认识;第二步,通过网络平台,比如淘宝实验室,让学生进驻网络平台,尝试网上的运营,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比如我们创建淘宝实验室的五年时间,开班10期,每期50人次,共培训学员300人,给有意学习网上开店,接触网络运营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空间,第三步,利用课程实践和毕业实习,与企业合作,利用他们的培训资源,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真实的体验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我们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选择部分有兴趣且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学生,送到阿里巴巴,分配到不同的岗位进行实习,且定期轮岗,经过培训,阿里巴巴在此基础上,择优录用,既解决了高校的实践难题,又缩短甚至省却了企业培训新员工的时间,为他们输送了适用的人才.

因此,本科这一层次的目标就是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职业精神和独立学习能力,能拿来就用的实用人才.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不是规模过大,而是结构不合理.高校只要把握好企业需求,把握好不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区别,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中国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之路就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