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述评

点赞:19759 浏览:929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心理素质是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和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视.文章从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概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培育策略、研究的分化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以期为系统总结心理素质研究,促进心理素质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心理素质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9文献标识码:A

1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概况

心理素质研究历经30年的发展,现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文献.我们在CNKI学术期刊网上,通过在线访问(http://epub.edu.ki.),以“心理素质”为题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三个较权威的来源数据库中搜索,共检索到3820篇文献,三个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文献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3236篇,占84.71%;66篇,占1.73%;1篇,占0.03%.其中刊登在有关教育和心理期刊上的文献有3167篇,占文献总数的82.91%.

从文献数量及发表年度看,具体分布如下:1981-1985年共31篇;1986-1990年共111篇;1991-1995年共264篇;1996-2000年共1008篇;2001-2005年共1467篇;2006-2010年共422篇.总体看,心理素质的研究成果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1996年后有一个明显的增速期,但2006年以来五年的文献数量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通过CNKI学术趋势搜索发现,在心理素质的学术关注度中,张大均等于200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用192次;张大均于2002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被引用90次,①该两篇论文对我国心理素质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心理素质的研究对象

心理素质的研究是为了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本着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的,因此心理素质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心理素质研究初期主要以研究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时期主要围绕研究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分析、提升策略等,有研究者还开发了具有一定信效度的心理素质量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迅速发展,研究者在提出自己理论体系的同时,编制了符合测量学指标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并从实际调研、现状分析、问题归因、特征概括、教育促进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说,近30年来心理素质的研究既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受到了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重视.心理素质的研究对象也从创立之初的学生心理素质,逐步拓展到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军人、护士、推销人员等群体的心理素质.②

3心理素质的研究内容

心理素质自提出后,一段时间内主要是进行思辨性质的理论分析,对心理素质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众多研究者从操作层面对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樊富珉于1996年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③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者在围绕心理素质概念、结构成分、研究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从实证的角度自主开发了具有较好信效度的测量问卷,与此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对心理素质研究可能涉及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心理素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心理素质的概念和结构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支持;心理素质测量工具的研制;心理素质教育及培养的方式和途径.④

4心理素质的培育策略

心理素质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在实践中提升个体的心理素质,培育策略的研究正是吻合了此种需要才被广大研究者所重视.自心理素质诞生伊始,即有研究者对心理素质的培育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多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思辨性的阐述.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以及心理素质研究的不断深化,心理素质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清晰,众多学者对心理素质的概念、结构、测评工具等进行了以实证支撑为依据的科学研究,对现实中心理素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有了数量化的把握,这一趋势极大地推动了心理素质培育策略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培育策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质培育的模式、评价体系、途径等,目前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我国实际开展心理素质的培训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如林少真等认为团体咨询对于促进成员的某些人格品质的发展,优化心理素质是有效的;⑤张大均等开展了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⑥

心理素质述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素质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5心理素质研究的分化

心理素质研究肇始于我国素质教育背景,因此,开展心理素质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怎么写作;另一方面,虽然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但提高国民素质必须着眼于提升全民的素质,尤其国民的心理素质,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国民的心理素质亦是心理素质研究的主要目的.在1996年之前,我国研究者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1996年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主要围绕学生(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成分进行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素质既有共同性更有差异性.基于此,不少研究者采取整合与分化相结合的取向,一方面致力于对心理素质研究的整合,另一方面致力于心理素质研究的细化.心理素质研究的细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青少年学习成长等具体方面心理素质的具体化研究.如江琦、张大均等对大中学生的考试心理素质及其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⑦二是对不同职业人群特殊心理素质的研究.如冯正直等对军人心理素质的概念与结构进行了研究.⑧


心理素质研究的不断细化,反映了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整合与分化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不悖的基本走向.

注释

①http://trend.ki./trendshow.phpsearchword等于%E5%BF%83%E7%90%86%E7%B4%A0%E8%B4%A8&tjType等于&databasetj等于define_search.

②刘传星.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内隐观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1.

③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及教育措施[J].青年研究,1996(9):24-27.

④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3):56-62.

⑤林少真,何少颖.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的应用[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163-165.

⑥张大均,郭成.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6):104-111.

⑦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6.

⑧冯正直,廖雅琴,汪凤.军人心理素质概念与结构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8):75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