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的性学习模式

点赞:32959 浏览:1547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要义和数学建模的特点,说明数学建模是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讨了基于数学建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关 键 词: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学习模式

著名教育家熊丙奇曾说过:“时下有多少人考虑问题时不是观点先行,没有经过严密论证?数学等传统科学的缺失导致当下的年轻人鲜有独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这一点又有哪一个新型学科能弥补?”.的确,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谈到“数学”两字都是望而生畏,就更别提学数学,用数学了.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而这种数学意识,数学修养的形成在高职院校可主要通过数学建模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来实现.

一、研究性学习的要义

研究性学习主要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一般来讲,凡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访谈、试验、设计、制作、评估等)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形成产品,而不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结论通过传递式教学直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属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之所在,也是研究性学习所要达到和追求的教育目标.根据这一理解,如果学生只能遵照教师制订的方案,按照教师规定的步骤与路线,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答案或结论,那么,这种“探究学习”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因为它丢掉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与灵魂——知识的自主建构.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前就已经预设了所谓的正确答案或标准答案,然后在教学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学生的反应往预设的方向上引,不鼓励学生反应的多样性与异质性,不允许学生失败,这样的探究多半是有名无实的伪探究、检测探究.研究性学习课程呈开放学习的态势.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它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二、数学建模的特点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我们也可以这么形象直观的理解:数学建模是让一个纯粹的数学家(指只懂数学不懂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的数学家)变成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甚至心理学家等等的过程.也许有些人看到数模中“数学”二字就望而生畏,认为数模也会同数学般无趣而枯燥,但事实并不这样.数模的问题中不只有数学,也包含了其他各种学科各种形式的实际问题,虽然听起来比单一的数学更加复杂,但是每个问题最多也只涉及两三门学科,而且都只会是一些基本的知识,我们只需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下然后掌握就可以用于实际了.这是一种“现学现用”的学习模式,而且还可以和教师队员一起探讨交流,互相帮助,这比平时“上课只学理论,课后没有实践”的方式好得多,更容易把知识牢固的掌握.

三、数学建模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可以作为一种课程开设理念,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课题,以课题为核心,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索来完成“课题的学习”,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科研”或“微科研”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数学建模知识的同时,参与体验研究性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提出研究课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具有高度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是一种构建活动、形成活动、反思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模式:①统一问题-研究报告模式:由教师认真选择或构造实际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要求,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按教师的要求或提示,用一个时间段独立完成求解任务.②调查报告模式:调查报告是课外活动与课内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要求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与知识模块相关的问题,并写成调查报告,用于课上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学习知识、应用探索发现、使用计算机或其它工具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他们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用数学获得“微科研”的体验.回到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和开放性命题,使学生的思维悬念较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③优秀建模案例研读模式:此模式是一种课下阅读,课内交流的形式.选定一篇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让学生课下阅读,然后每组指定一名学生作为主讲人,主持课上的学习与讨论,主讲人虽辛苦,收获也最大,是最好的数学学习.学习和研究别人的建模成果,虽然不同于自己做课题,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从他人的的思路与方法中学到如何做课题与论文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课堂上的教师不再是编剧、导演而是变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交流者,这种方式在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是经常用的,而且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④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学中常用的模式,它分五个阶段:设置问题或构造问题情境→探索讨论提炼数学模型→激励学生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引导评价,及时总结→求异探新,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解决的过程延续到课外.⑤课外活动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数学建模专题讲座,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十分有益而有趣的事.在这个阶段可以由浅入深出安排一些用数学知识巧妙解决的问题,如投资、经营、股票、体育赛事等内容,这些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且无需太深奥的数学知识及原理,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问题难度加大了,在学生感到问题棘手,知识匮乏时可以给他们补充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果好;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大部分是为了训练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而将实际问题简化而编成的题,离真正的数学建模学习还有很大的差距,此时可以提出条件更模糊,解决方案也不明确的实际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去解决.第四阶段:在接触了一些数学应用的实例之后,学生已跃跃欲试,希望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往往由于问题涉及的因素较为复杂,学生社会经验贫乏及多种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不足,这时可以鼓励他们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亦可向专家咨询,逐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让学生真正的尝试到数学建模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纵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数学建模》的性学习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建模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四、总结

数学建模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潜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自觉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