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方向

点赞:25496 浏览:1176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建立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制度,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农村金融组织和怎么写作体系、农村金融保障制度、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民间金融业等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农村金融;改革;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0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实际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实际增长9.6%[1].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1∶1.农村居民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水平仍然很大.在目前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只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许多研究成果表明,金融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强农惠农富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收入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制度,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

自1979年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便伴随着整个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2003年后,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支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发行、邮政储蓄等机构进行改革,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取得明显进展:一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资产状况有一定程度改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怎么写作“三农”的能力有所增强;二是中国农业银行推行股份制改革,成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强化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保障;三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扩大到以粮棉油收储、加工、流通为重点的全产业链信贷业务和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贷款业务,支农力度逐年加大;四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2007年初成立后,积极探索按照商业化原则怎么写作农村的有效形式,小额贷款业务稳步推广;五是保险业在怎么写作“三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六是放松了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成立了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在内的新型农村金融怎么写作机构,逐步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方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金融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近年来,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持续加大,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为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21.6%,较2007年末增长188.6%,5年间平均年增速为24.4%;农户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5.4%,较2007年末增长170.1%,5年间平均年增速为22.3%;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4.1%,较2007年末增长81.1%,5年间平均年增速为13.4%;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为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26.2%,较2007年末增长188.2%,5年间平均年增速为24.3%[2].

2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怎么写作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金融的存款、汇款等基本金融怎么写作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农村地区仍存在资金匮乏、融资困难、资金外流等问题.

2.1农村金融供给需求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

农村贷款在全国贷款中所占的比重,与庞大的农村人口以及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极不相称,我国城乡间人均贷款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总量严重不足,且存在结构性矛盾.第一,从供给的对象看,由于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选择,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先选择大型农业企业和具有一定资产的富裕农户,而亟需资金扶持的大量中小型企业、普通农户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第二,从投放的方向看,金融机构对农民、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活性需求贷款兴趣不大,业务集中在满足生产性金融需求上面.第三,从区域发展看,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及信贷投入相对较多,而在中西部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少,投入少,地区金融怎么写作水平差异较大.第四,从贷款期限看,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较多,长期固定资产贷款较少[3].

2.2农村正规金融怎么写作“三农”的深度广度不够

由于农村金融怎么写作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大量撤并农村乡镇的营业网点,向县城甚至市内收缩,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减少.定位于“面向三农的”农业银行自2000年以来逐步“撤点进城”.2007年末,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比2004年减少3.8万个.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4].2011年,全国仍有1696个乡镇没有设立任何金融机构,2011年底,全国共有40466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即金融空白乡镇比例为4.2%[5].

2.3农村储蓄资金外流严重,“抽血”现象仍然存在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大量剩余资金以存款等形式流入金融机构,但信贷资金流入“三农”的数量却远低于农村资金的流出数量,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当前农村大部分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缺少大项目,投资的收益率较低、风险较高,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而将来自农村的资金“上存”,成了大中城市的信贷资金来源[6].1993年以来,随着一些金融机构的经营重心转向城市,其吸纳的农村资金也出现大量上存,转移信贷投向,导致了大量农村资金外流.据统计,农村贷款占农村存款的比重从1994年的100%下降至2011年的60%,特别是1994至2004年,每年农村存款流向城市4000多亿元,2005年转移了18700亿元,其中仅邮政储蓄就吸走了8839亿元[7].2.4民间金融客观存在,提高了农村融资成本和金融风险

因为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取资金限制条件多,得不到满足的农村金融需求通过民间金融寻求资金.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客观上拓宽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资金持有者一般只向周边熟悉的农户放贷,通常局限于一个村或邻近村的农户[8].民营中小企业的借贷主要发生在有经常业务往来、借出方熟知对方经营情况的企业间.借贷双方一般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多为信用贷款.贷款利率水平常常高于银行同期的利率水平,资金使用成本较高.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集资、洗钱犯罪等问题,带来农村金融风险不断加大.

2.5市场竞争不充分,金融怎么写作创新动力不足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弃农,政策性银行不与农户打交道,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承担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使命和垄断农村金融资源的主要正规金融机构,“一社独大”的垄断地位十分突出,农村金融体系竞争性不足.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诞生,但是,迄今这些新型金融机构显得少而弱.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设立93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876家,贷款公司1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农户贷款为860亿元[9].这些机构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有限,还不能改变农村金融市场事实上的集中性和垄断性.

2.6农村信用担保发展滞后,制约了资金供给

我国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发展较慢,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不健全,农户信贷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机构,缺乏权威、专业和规范的资信调查体系和信用评估体系.开展农村信用担保的机构数量很少,规模都偏小,而且其运作大多未能走上正轨,内部管理还不规范,存在诸多缺陷[10].农民可以用来作为抵押物的物品非常局限,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房产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最有价值的财产不能够抵押.农民贷款的担保方式也较为单一.目前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信贷往来主要使用“多户联保”的担保方式,即将一定数量的农户结合为一个担保体,对其中的某一关联农户发生的信贷风险通过其他成员的担保来化解[6].

3对策与建议

3.1健全农村金融组织和怎么写作体系

一是拓展政策性银行对“三农”的支持范围.发挥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优势,拓展业务范围,在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农业新技术等方面发挥作用,朝着综合性政策银行的方向发展.二是加大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在坚持商业化的前提下,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引导农业银行在农村吸收的存款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和农业贷款.三是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作用.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加速转换经营机制,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管理责任,提高其资金供给的效率.完善小额贷款制度,简化贷款手续,提供更加灵活的怎么写作.四是发挥邮政储蓄在城乡之间的网络优势.积极发展汇款及写作技巧等中间业务,利用县乡网点,积极在农村地区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利用吸收储蓄的长处,开创向新型金融机构批发金融业务,最终实现资金回流到农村的效果.五是发挥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农村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扎根农村、贴近农户、怎么写作灵活的优势,缓解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怎么写作覆盖率[11-14].

3.2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保障制度

首先,鼓励并支持农村金融组织中农业保险机构的发展,设立专门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为农业信贷机构提供风险保障,为农村金融构建有效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15].其次,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结合局部地区金融创新已取得的经验,创新农业担保制度,扩大有效抵押物范围,解决农户贷款抵押物狭窄的难题.另外,构建多种形式的农业担保机构,包括政府出资、政府运营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政府出资、农民和农村企业参股成立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担保基金,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担保机构,以及政府支持组建的再担保机构,以便多层面、多渠道解决农村资金担保问题[16-17].

3.3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首先,建立起统一的农村信用制度以及评价体系,规范信用村信用户的农户信用评价评级体系,建立起动态的农户征信系统,使所有农村金融机构共享农户信用信息[18].其次,加强农村信用担保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与引导.出台专门针对农村信用担保的配套法律法规,为农村信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信用担保机构,坚持政府引导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结合,保证农村信用担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3.4规范民间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来规范民间借贷关系,使民间借贷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民间借贷纳入合理的监管范畴,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规范从事资金借贷活动.大力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促进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引导民间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加强金融与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金融与法律素质,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从而更好的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