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子商务信用领域力量分布统计

点赞:11346 浏览:460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利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Ⅲ对从WebofScience中下载的1999-2013年间电子商务信用研究领域的文献题录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文献数量、文献作者、文献来源机构和国家的可视化分析角度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机构及国家.

关 键 词关 键 词: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可视化;CitespaceⅢ

中图分类号:TP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80011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曾丽(1991-),女,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娄策群(1956-),男,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生态、电子商务.

0引言

电子商务交易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开展,具有匿名性、随机性和动态性的特点[1],由于交易双方对对方身份存在质疑,往往使得信息交换、商务交易被中断,由此可见,信任问题是阻碍电子商务交易的因素之一.近些年,一系列有关信任的理论和模型成为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并涌现出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将利用CitespaceⅢ软件对近15年来国际上电子商务信用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以展示国际电子商务信用领域研究力量的分布.

1数据来源与文献数量统计

本文数据来自引文数据库WebofScience中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XPANDED)和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SSCI).检索策略为:主题等于((“emerce”or“electronicmerce”or“ebusiness”or“electronicbusiness”)NEAR(credi*ortrust*orconfidenceorfaithorreputationorgoodwillorhonestyorsincerity)),检索年限为1999-2013年,文献类型按Article精炼,最后得到670条文献题录数据.数据下载以每次500条在线下载,并以download*.txt的格式保存.

图1是文献数量随年份变化的折线图,它反映了1999-2013年电子商务信用研究领域发文数量的增长趋势.关于电子商务信用的研究开始于1999年前后,此后1999-2010年间,除2003年和2007年的发文数量有少许下降外,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并在2010年达到高峰,发文数量达到了85篇,且发文数量的增长速率不断加快.在此期间,学者们主要探究了信任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力、信任系统的计算模型、P2P电子商务信用评估模型、网上拍卖信任管理等.2010年后,电子商务信任领域的研究出现了转折,发文数量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值,表明学者们渐渐发现了新的研究方向,主要从消费者角度思考,探索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信任评估方法,比如利用网上评论、借助社交网络等对电子商务信用进行评估,另外关于可信任第三方的研究也较多.

图1文献数量增长趋势

2电子商务信用领域研究的核心力量

将下载的数据输入到CitespaceⅢ中,时间跨度设置为1999-2013,时间片设置为1年,TermSource按默认全选,NodeTypes设置为Author,每个时间片按被引次数排序提取前30篇文献,阈值(c,cc,ccv)设为系统默认值,其中c为最低被引次数,cc为本时间片内共被引次数,ccv为共被引系数[2].经可视化分析和整理后得到电子商务信用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发文数量情况,按照发文数量由高到低排序得到发文数量排名前10的作者统计表,具体如表1所示.

排名第1位的是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经济与工商管理系的YaohuaTan,他和排名第9位来自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决策与信息系统研究所的WalterThoen曾一起对电子商务通用信任模型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信任控制机制的建模、信任机制在电子支付及国际电子交易中的应用[3].排名第2位的是来自英属哥伦布亚大学商务与工商管理学院的IzakBenbasat,他主要从事智能系统中解释的作用调查、信息系统在部门经理中的能用性及信息系统专业人员业务能力的测量、电子商务网络接口的设计和对人机界面的评估研究等.排名第3位的是来自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鲁耀斌,他与排名第4位来自中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周涛和排名第10位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的BinWang曾共同通过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及流动理论探索中国用户对即时通讯的认可度[4].其中,鲁耀斌教授主要从事电子及移动商务中关于电子市场结构与消费者采纳、信任机制、商务战略研究和项目管理、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排名5、6、7位的分别是来自美国休斯顿明湖大学计算机信息系统的DanJ.Kim、来自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DianneCyr、来自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商务学院管理系的DidGefen.DanJ.Kim主要专注于电子商务信任、无线与移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与保障研究,DanJ.Kim等认为互联网消费者的信任和感知风险对其购写决策具有较大影响,消费者信任的性格、声誉、隐私问题、安全问题、网站信息质量和公司信誉都会影响互联网消费者的信任,而第三方印章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不大[5].排名第8位的是来自台湾国立大学咨询管理系的ChaominChiu,他在电子商务、电子学习和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较多.从个体角度来看,关于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研究是上述学者的研究方向之一,两位中国学者在电子商务信用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均发文7篇,说明中国在电子商务信用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3电子商务信用领域研究力量的机构、地区分布在CitespaceⅢ中,将NodeTypes设置为Country,其它策略不变,将可视化的数据整理后得到排名前10位的高产机构情况如表2所示.

排名第2位的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该校商务与工商管理学院IzakBenbasat的发文数量为9篇,达到了该机构总发文数量的81.8%.排名第4位的是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发文数量为9篇,而该大学商务学院管理系DidGefen的发文数量为5篇,占该机构发文数量的一半以上.排名第8位、第10位的分别是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和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发文数量均为7篇,其中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DianneCyr的发文数量为6篇,占该机构总发文数量的85.7%以上,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决策与信息系统研究所WalterThoen的发文数量为5篇,占伊拉斯姆斯大学总发文数量的71.4%.来自中国的华中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文数量分别位居第6位、第12位,在电子商务信用领域,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鲁耀斌的发文数量占华中科技大学总发文数量的87.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周涛的发文数量即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总发文数量,说明周涛是该机构在电子商务信用领域研究的核心人员.而表2中排名在前12名的其它6所机构是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华盛顿周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通过对比表1、表2可发现,高产作者中没有来自这6所机构的成员,表明虽然上述6所研究机构的整体发文量名列前12位,但是这几所研究机构没有进行电子商务信用研究的核心人物,学者们的研究方向也较为分散.由此可知,加拿大、荷兰、中国以及美国部分机构学者们的研究方向较专一,这些国家研究机构的发文数量主要由一些核心作者或其领导的团队贡献.


按国家或地区来看,发文数量排名前10位的如表3,可视化分析的知识图谱则如图2.其中美国的发文数量为224篇位居第一,占前10名总发文数量的37.4%.其次是中国台湾,发文数量为67篇,占总发文数量的11.2%,中国大陆排名第3位,发文数量为59篇,从第4名往后的几个地区发文数量的差距都不大.图2中圆形节点代表国家(或地区),节点大小代表发文数量多少,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国家(或地区)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粗,代表地区间合作越密切.在图2中也能看出美国的发文数量最

总体而言,从地区来看,美国的发文数量最多,但从个人和机构的角度来看,中国和加拿大的发文数量较多,美国不占优势.这表明,美国从事电子商务信用领域研究的人很多,但是其研究方向都很分散导致研究机构发文数量不多、缺乏核心作者,而中国和加拿大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团队,使得其机构和个人的发文数量很可观.

4结语

通过运用CitespaceⅢ软件对SCI和SSCI数据库中

1999年至今关于电子商务信用的文献题录数据进行了分

析,揭示了中国的部分学者、中国部分机构在电子商务信用领域的研究拥有可观的实力,但中国总发文量远不及高产国家美国,说明在中国从事电子商务信用研究的学者和机构不够多.因此,我国需着力培养电子商务信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并支持相关机构进行电子商务信用研究或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信任研究机构.

#91;4]YAOBINLU,TAOZHOU,BINWANG.Exploringchineseusers’acceptanceofinstantmessagingusingthetheoryofplannedbehior,the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andtheflowtheory[J].ComputersinHumanBehoir,2009,25(1):2939.

[5]DANJKIM,DONALDLFERRIN,HRAGHRAO.Atrustbasedconsumerdecisionmakingmodelinelectronicmerce:theroleoftrust,perceivedrisk,andtheirantecedents[J].DecisionSupportSystem,2008,44(2):544564.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