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现状简析

点赞:17178 浏览:7928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定义观光农业,并且结合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背景及其原因,分析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讨论该次级学科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观光农业发展现阶段的问题,在教学中有所针对.

观光农业现状简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观光农业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观光农业;旅游业;农业旅游

1观光农业的定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也感觉到了环境的破坏和生活空间的压缩,而观光农业对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创收就业,保护乡村生态景观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发展观光农业,可以间接解决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收效,逐渐受到重视,在全国各地均有发展,前景优良.

观光农业亦称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许多专家学者都对观光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定义,不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科学定义,取早期较为全面科学的描述定义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传统的或现代的)为对象.按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造、配套、组装和深度开发,在至少保证基本生产(或生活)功能和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赋予其观赏、品尝、购写、娱乐、劳动、学习和居住等不同的旅游功能及其组合,创造出可经营的、具有农业(或农村)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形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1].

因此,观光农业这一概念中包含了生态学、景观学、农学和旅游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值得探讨且组织开设相关课程,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较为前沿的知识,利于未来的就业创业.

2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2.1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

2.1.1萌芽阶段.观光农业早在19世纪便已经初现雏形.

19世纪30年代,欧洲部分城市就有了农业旅游活动.而意大利在1865年甚至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2]在这一时期还没有观光农业概念,在乡村观光游览仅仅是上层阶级休闲娱乐的一个副产品.农村居民并没有把旅游带来的额外收入当做新型的产业,也没有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化,并没有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融合.

2.1.2发展阶段.20世纪中期,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或者农业萎缩等多种原因,陆续出现了具有观光职能观光农园,结合了食、住、游、购多元素经营,并逐渐产生相应的专职人员,这标志着观光农业从传统的农业上产和旅游业中独立出来,并且找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点,成为新型的交叉产业得以发展.

2.1.3扩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观光农业得以持续发展.随着各地城市化的加快,游客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赏,而更加倾向于亲身实践,同时,可持续的生态思想为大多数人认知,因此观光农业开始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2国内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2.2.120世纪8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观光农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雏形.在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率先开办了荔枝节,当时主要是为了招商引资,随后开办的采摘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随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的应用,各地结合自身农业特点、资源优势和风俗文化,陆续开始开展相似的、规模化的观光农业产业,这些产业大多设在农业资源基础较好、特色鲜明、交通便利的城郊结合部.

世界各地观光农业发展成功的经验,也触发了中国本土观光农业的迅猛发展,并且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观光农业规划理论的逐步摸索.

2.2.220世纪9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观光农业以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亮点.到1999年全国已开发观光农业相关的100多个项目、50多个景点,同年我国还首次召开了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研讨会,随后陆续召开相关研讨会,观光农业收到学术界重视.

2.2.3近10年的发展状况.进入21世纪后,观光农业不再局限于大规模开发规划模式,各地又有了新的探索,更加强调生态型、休闲性、科技性,更加多元化.主要的发展方向有2种:

第1种为以休闲体验为主的乐农参与型,这种类型一方面表现在大规模的农业采摘园,同时近年来小型的“农家乐”也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小规模经营直接让农民增收也更具特色.

第2种是以观赏度检测为主的非参与型,这类型的观光农业产业大多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同时有可能具有一定的教育性,与其他休闲娱乐产业相结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3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3.1发展背景与原因

3.1.1休闲时间的增加.观光农业接近于或者可以归类于休闲旅游的一种,观光农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加的休闲时间成正比.据统计,在18世纪前人们可用于休闲的时间只有17%;19世纪为23%,现在人均的休闲时间已经达到40%,预计2015年以后将达到50%.[3]

近年来,中国人的闲暇时间迅速增长,实现了西方国家花100余年的时间才达到的休闲境地.目前我国已经有法定检测日114天,再加上国家正在逐步推广的带薪休检测制度,一个普通中国人的闲暇时间也有望达到120天.也就是说,我们将有1/3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休闲日渐成为中国普通人的常态生活方式.

3.1.2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中国统计公报,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一直以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基本保持7%~8%的持续增长速度,这为休闲旅游的发展培育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这标志着中国人已经由温饱型消费转变为生活质量型消费.

3.1.3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必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衡量标志之一.城市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促进交通、怎么写作、信息、技术的发展交流,促进社会分工的同时使得城市居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提高.但城市化同样也以牺牲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为发展代价,城市中充斥着人工景观,人口稠密,拥堵不堪,也使城市居民对休闲放松、亲近自然的短途旅游需求更大.观光农业回归生态,又大多在城市近郊,因此符合城市居民的需求.3.1.4农耕文化的影响变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很久以来居于统治地位,沉淀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在人们脑中已经是根深蒂同,如同被镌刻在基因里一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思想,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以农为本”的思想[4].我国的传统文献中有大量农业和农村的内容,有的甚至已经成了中国人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一部分,因此在我国发展观光农业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近年来,尤其是“三农”政策提出后,农村有了巨大的发展,农民增收,但是相对的人多地少、农村相对劳动力过剩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农业发展相对瓶颈需要转型,这就为观光农业这种新型农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转移的手段之一.

3.1.5旅游消费观的转变.近5年来,全国各大景点皆人满为患,出现所谓“井喷”现象.面对庞大的检测日旅游群体,景点数明显不足,亟待开辟新的旅游休闲空间.同时,检测期景点的拥挤,导致出行者期待检测日放松的旅游需求无法被满足,传统的“游山玩水看大庙”的旅游消费观念渐渐改变.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人们乐于周末出游,不一定需要风景名胜,只需要回归自然,就在城市周边地区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农村清新的空气和纯朴的民风,身心就可以得到放松,这些转变为观光农业送来了发展空间.


3.2现阶段发展存在问题

3.2.1主题定位不明,文化深度不足.现在许多观光农业景区,尤其是小户聚集经营形成的“农家乐”跟风现象严重,并没有深度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对自身定位有失偏颇,无法形成特色产业链,相反产生恶性竞争不利于当地的观光农业发展.游客来此除了看看花、打打牌、唱唱歌以外,无所事事,略显单调和枯燥.娱乐设施较为简陋,除了几张用于打牌喝茶的桌椅外,几乎没有别的设施,缺少新意,处下初级阶段的休闲农业旅游形式.

3.2.2市场意识淡薄,后期管理混乱.各地农业观光景区大多坐等游客上门,处于被动接待状态,不善于运用市场营销手段打开客源,而后期往往会因为资金周转不善或者盲目扩张造成混乱.

如笔者曾经走访的陕西西部兰花生产基地,是前期花费大笔资金投资建设的高新兰花生产基地,并且辅以多种高新作物生产,但是在到达该基地前,在周边城市询问当地人,竟不知有此基地,该基地也没有专车能够到达.进入观光园后,发现多处土地由于后期资金周转问题,处于半荒芜境地,管理不善.

而在常熟当地兴福寺附近茶园观光饮茶时,同样也碰到小本经营的“农家乐”,恶性竞争盲目扩张行为,在白天客流量较大时对凉棚进行扩建粉刷,噪音和油漆异味使游客们无法静心休闲,纷纷离开.

3.2.3景观生态观缺失,设施与农村环境不合.目前部分观光农园,前期开发跟风,并没有做合理的景观规划,很多设施人工化痕迹明显,为了迎合城市居民走出“水泥沙漠”的需求,机械地把市区常见的宾馆餐饮设施搬进郊区,反而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景观生态,也无法使居民享受到真正亲近自然的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本末倒置的思考方式使得观光农业发展后继无力.

4结语

在开设观光农业的相关课程时,不仅应该对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教学,还应该结合各地实例,有针对性地探讨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利弊和问题,让学生对这一分支课程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笔者写下这篇论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