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改革

点赞:28460 浏览:1308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为贯彻职业院校“加强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按需培养人才”的原则,在新的职业教育形势下,进一步探讨职业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定位和整体优化课程结构设计,构建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关 键 词: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项目化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这个动态的教学系统中,应该准确定位专业,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科学设置课程顺序、合理安排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有效组织教学内容.

1课程结构改革的前提

以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规范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前提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构改革首先必须依据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特点.其次,课程改革还应当联系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如育人目标的定位、学校的教学与实验条件、学生的知识基础等.因此,在综合分析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我们确定了注重计算机课程知识结构的特色和执行深度,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以项目化教学为主要的的改革原则.

在信息化时代,社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学生在学校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方法与动手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竞聘和后续学习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人才需求结构上(高端和低端人才短缺),在配备比例上严重失调.由于低端人才短缺(即应用型人才信息化办公应用人才、图形艺术设计师、网络安装与维护),使得大量的中端人才不得不从事一些低端的工作,造成了人力资源上的浪费.作为职业院校,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项目化教学方法、模式,规划并开发面向职业、贴近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填补低端人才培养的空缺,成为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训的主战场.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图1)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网站管理与维护等岗位的工作.在多媒体制作、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然而这些岗位在计算机专业人才链中,同样处于最低端位置,实际上非常需要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其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空间,及极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应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的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项目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2课程结构改革的原则

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关键在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其课程设置改革应符合下列原则:

2.1实践性原则

根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毕业学生就业方向,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性原则,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上机操作.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边学习、边训练的方式,即理论授课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的做法.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每周集中安排4课时,即2课时理论讲授,2课时技能训练.这种边学习、边训练的做法,既可以确保实践技能课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在学生毕业前可安排1-2周教学实习,集中学习、实习一些当时社会急需,最流行的软硬件技术.如通过在模拟办公工作室中,使用Word,Excel,VF,图形处理等,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从事计算机实习.

2.2项目化原则

项目化原则的前提是“项目”,与传统的教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程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验情景为中心.所以在项目化的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要建构者.在项目化过程,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些,都大大地增加课程的弹性,不仅有利于教学灵活性的发挥,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学生和职业岗位的多方面需求.

2.3实用性原则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一定要把握实用性原则.在“宽基础”部分,重视基本素质的培养,强调基础课程教育.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基础”的内容,准确地把握计算机理论学习“必要,够用”的尺度.“活模块”阶段教学内容的取舍,要从职业能力的需要出发,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知识,即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课程内容要突出计算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删除繁琐理论的推导过程、偏深的理论分析和过时内容,立足够用.同时也要及时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3课程结构改革的具体实施

3.1加强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基础素质

专业能力的提高源于理论基础之上,加强理论基础教学是我们职院培养技能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加大教学力度,保证职院理论课程的同时,改革实验环节,引进先进实验条件和设备,减少验证型实验教学内容,增大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教学内容比重;保证英语教学课程的不间断,除安排及以上的基础英语考试外,进一步安排高级英语阅读,注意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尤其要加强专业英语阅读等后读课程的培养;进一步重视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系列课程,在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中增加计算机上机学时的安排,计算机水平是衡量一个人的现代技术、学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作为主干基础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3.2强化专业课程,构造项目课程结构

在专业课程中,实行项目教学方法是各职业院校的一次重要转变.在项目教学法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验情景为中心,所以,我们在运用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为了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将几门相关专业课程和相关专业教学环节组成一个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合理组合,使其形成一个一个的项目,既加强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使课程设置更加精练与合理,课程的总体教学效果更好,如构造计算机专业项目课程结构.

3.3合理设置选修课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专业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完善各职院的学分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创造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相对空间.适当增大选修课范围,使选修课能达到总教学时数的百分之二十,其中包括计算机专业方向指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对于开展学生智力、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职院范围允许之内开设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全校性选修课程,要求职院学生三年内至少选修人文艺术类课程36学时,经济管理类课程36学时.此外,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创造条件,营造氛围,通过系统教学与计算机专业的专题讲座,课堂与课外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等活动,把丰富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质教育相融合,融入学生心灵深处,为学生树立就业方向和人生追求奠定必要的基础.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备不断完善,新的思路、新的尝试必将继续下去,迫使职业院校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结构系进行改革,同时对职院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还必须不断地追求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结合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进一步地探索改进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必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逐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