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点赞:26538 浏览:1205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结合青海大学当前的教学现状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建议,即把“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强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技能”,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项目任务的方式分解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教学环节,引入闯关训练模式,改进考核方法,拓宽知识面,探索以怎么写作学生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合理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计算思维;教学模式;闯关模式;改革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计算机教学的第一层次,是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在未来信息化社会里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进行计算机文化道德规范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

1.1青海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本课程面向的对象是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青海大学于2009年进入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大学行列,并于当年实现全面一类本科招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数不断减少,由80学时减至32学时,并在部分专业实行因材施教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技术与考核方式人手,认真规划每个环节,从它的合理性、可行性、实施效果及学生反馈意见等方面改进教学过程及方法.经过几年的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2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由理论知识讲授和操作技能训练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采用宽度优先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侧重知识的广度,加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众多概念的介绍使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杂且空洞,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会操作和使用就足够了,对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并不重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简单将课程中的内容死记硬背;同时由于学科方向、专业方向及生源质量存在着差异性,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必将产生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差异性.部分学生觉得内容不够充实,出现“吃不饱”的情况;相反,有些同学觉得进度太快,练习时间不够充足,丧失学习兴趣,使教学处于两难境地.

同时,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本科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提高成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核心目标,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新的准绳.2010年7月C9高校联盟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会议讨论并形成了一系列共识,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该声明的核心要点是: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并由此建设更加完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而为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树立标杆.

为了能够全面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结合我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课程组经过认真学习与研究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门课程来说,计算思维能力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计算思维的意识,初步掌握关于计算思维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将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技术与考核方式人手,认真规划每个环节,从它的合理性、可行性、实施效果及学生反馈意见等方面探索改进.


2,1把“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引入闯关训练模式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同所有人都具备“读、写、算”(简称3R)能力一样,计算思维是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计算思维是利用启发式推理寻求解答,即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规划、学习和调度的思维方法.计算思维是一种根本技能,是每一个人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职能所必须掌握的.结合教学内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如表1所示.

教学内容要紧跟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脚步,在有限的教学时段,兼顾生源质量差异性,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理论教学提倡“精准与宽泛”结合的授课方法,精讲基本知识,广泛引入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知识、热点知识,用有限的时间引导有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配合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广泛需求.引人闯关训练模式,针对每个章节理论知识设计大量模拟试题,通过闯关训练检验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对自己每个阶段的学习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对今后的教学从“教”与“学”两方面提供参考.

2.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以项目任务的方式分解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以多练为中心,精心设计好每一章节的project,如用word制作通知、宣传海报、毕业生推荐表等.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引导与启发,建立丰富的学生作品案例资源,开拓学生视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兴趣引导学习,提高综合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开拓创新,整合资源,完成既符合任务要求又具备典型个人风格的作品,接着通过任务点评复习知识点,完成教学过程,满足计算机教育的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

2.3改革教学模式

我校自2009年以来对部分专业学生采取因材施教模式,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在全校积极推广.同时课程组积极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放教学模式.在教务管理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实施无年级和班级约束的学生自主选学探索,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合理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与方向,为学生创建一个自主、高效的学习平台.

西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4改革考核方式

当前考核方式为:考核成绩等于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该考核方式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实践环节考核为辅,存在一定缺陷,有时会出现理论考核与实践能力倒挂现象.为此,需要积极探索适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在现有条件下加大实践考核比例,在将来各方面条件允许下,准备探索机考系统.

3预期效果及实施可能性

3.1预期效果

我们尝试按照生源质量实施因材施教,并在青海大学部分专业实行,教学效果良好,今后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对于其他大多数学生我们尝试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以精心设计的实验任务贯穿整个学期,并与理论授课密切关联.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架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经过实践,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充分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和探究,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教师通过“任务”启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要注重改进教学方式、实验方式、教学辅导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2实施的可能性

1)已有配套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案;

2)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3)硬件环境具备,可保证上课时1人1机.

4结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层次,把“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强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技能”,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项目任务的方式分解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教学环节,引入闯关训练模式,改进考核方法,对于信息时代背景下西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意义重大.

(编辑:赵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