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点赞:4264 浏览:1572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项目的多渠道立项和开发区的兴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也逐渐发展,本文介绍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并与规划环评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对今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建议.

关 键 词: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190-0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即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项目.人们的经济活动已从单个项目扩展到区域或流域的成片开发,这些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再是小范围、局部的,而是通过大面积的污染整个流域,造成了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污染影响.因而,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由单个建设项目扩展到区域或流域范围,由此产生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下称区域环评).

一、区域环评的特点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HJ/T131-2003),区域环评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从区域发展的规模、性质、产业布局、土地利用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治理等方面论述区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主要任务不仅分析区域内未来建设项目的布局、结构、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对区域环境影响最小的整体优化方案和综合防治对策,为制定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区域环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一定规模.区域环评一般是指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项目的环评,具有一定规模,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2)开发区内项目不确定.区域环评一般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介入的,仅具有开发性质,而具体入区项目、污染源种类、污染物排放量等不确定因素多;

(3)对周边影响大.由于区域开发占地面积较大,对周边的人群和环境影响较大.例如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居民的搬迁、地下水水质污染等问题;

(4)注重生态、区域总量控制等问题.区域环评过程中更加把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作为环评重点,有条件地实施污染物集中控制和治理.

二、区域环评与规划环评的区别

随着《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HJ/T131-2003)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发布,在实际工作中,在界定项目是区域环评或规划环评出现混乱.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区域环评与环境规划在内容和方法上出现了一定的重叠渗透(如环境本底调查、环境质量预测等方面),在时序上有着密切联系,且两者也没有严格界限.如城市中的工业园有用规划环评去做的,也有按区域环评去做的.

要界定项目是区域环评还是规划环评,需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并找到区分点.

(1)关注点不同.区域环评关注点是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规划环评关注点是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2)评价对象不同.规划环评评价的对象与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往往更为宏观,区域环评评价的对象为开发建设活动,例如工业园等,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

(3)公众参与要求的对象不同.区域环评公众要求参与的对象主要是可能受到开发区建设影响、关注开发区建设的群体和个人,而规划环评强调各层次的人员,包括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广泛参与;

(4)提交的最终文件不同.区域环评一般都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但规划环评不同,导则规定,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写规划实施后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从以上可知,区域环评和规划环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评价,我国环评事业是逐渐向高层次发展.从实际应用角度而言,这两类评价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对象,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三、区域环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自2003年发布《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HJ/T131-2003)以来,区域环评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我国区域环评起步晚,在实际工作中,目前区域环评仍停留在建设项目环评的水平上,这对环评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介入时间较晚.在实际工作中,区域环评介入时间大多是在可行性报告编制后才开展环评工作,使得区域环评功能大为弱化,仅能就布局调整、污染控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最为关键的项目否决权很难得到行使.

(2)没考虑区域环境承载力.我国现正处于资源匮乏的时代,项目的建设应考虑区域环境的维持,而当前各地区域项目的建设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再考虑防护措施,这种牺牲环境换来的GDP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3)公众参与缺乏深度.区域环评公众参与要求人员是区域环评公众要求参与的对象主要是可能受到开发区建设影响、关注开发区建设的群体和个人,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全过程介入体系.

四、开展区域环评的建议

(1)早期介入

在实际工作中,应及早将区域环评纳入区域开发建设中,使区域环评成为区域开发决策的依据之一,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分析规划方案并调整规划方案,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和方案.

(2)考虑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

区域环评相对于建设项目环评而言,应更是一种积极的环境评价和管理模式.不仅是评价范围和内容的扩展,而且应包含了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思想,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内容,从区域层面上考虑环境承载力.区域环评应首先考虑的是发展可能性、合理性及环境支撑能力,然后才是具体的方案,充分体现生态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评.

(3)深化公众参与

导则中对公众参与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全过程介入的规定,应加强公众参与的深度参与,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合理选择工作参与方式和调查手段,使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