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点赞:9784 浏览:424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历史学科的阅读、记忆、思维和表达能力要从基础知识、知识结构、基础理论、教学方法、基础年级、自身修养抓起.

【关 键 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

历史学科能力总起来讲,不外乎阅读、记忆、思维和表达四种能力.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考查.这样就给中学历史教学给了一个警示: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要想使高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步,历史学科能力大培养和训练也更应该从初中的小学生抓起,使历史的学科能力逐步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呢?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学科能力的考查形式多样,变化莫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就是基础知识.在通常我们所讲的能力就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这里首先强调已有知识,亦即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犹如高楼大厦的根基,它是能力的载体,离开了基础知识也就无从谈能力.任何考试,单纯能力的考查是不可能的,它必须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之上.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准确而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是有效的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基本前提.在教学方法上,以读为主,辅以精讲以助理解,从而强化记忆.教学时要注意边沿,不留死角,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二、坚强历史知识结构教学

知识结构是历史学科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历史知识结构是牢固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科能力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教师要站在历史学科和历史专著的高度研究教材,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在教法上要以启发和导学为主,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历史之间特别是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逐章逐节逐单元进而逐本书,逐个专题地归纳和整理知识结构.教师切忌将自己整理好的知识结构交给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良好手段退化成简单的“再现再认”教学.

三、加强历史基础理论的教学

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通过对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结构的归纳,从而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如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加强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是提高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没有具体的理论作指导,在对知识的归纳、理解和分析时都会感到茫然.如果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加之熟练的基本历史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就会高屋建瓴,得心应手.在叫法上,将基本理论教学和基本史实的教学结合起来,避免单打一.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示范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心领神会.

四、加强教学改革,寻求培养学科能力的最佳途径

历史学科的各种能力之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应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标.把各种能力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共同提高.不要因顾此失彼,也不要简单的认为阅读、记忆只属于低层次的能力而不予重视.在教学方法上要大胆改革,坚持不懈地进行启发式和诱导式教学的研究和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关键是“启”和“导”,教师不要过于低估学生的能力而一味的将现成的知识“喂”给学生,不是学生的能力不足,而是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足够的能力,不是学生能力提高的慢,而是教师的教法成旧呆板,教学理念老化.没有授给学生以“渔”,而只是授给学生以“鱼”.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教学语言,必要时辅以直观教具或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注意力有的放矢地设计出高难度的问题,实现“启”或“导”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学科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五、加强基础年级教学,树立长期培养目标.

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必须及早抓起,从高一乃至初一就开始,树立长期的培养目标,按计划分阶段实施.不要将高三办成速成班或速效培训班,使学生忽然间如泰山压顶一般透不过气来.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揠苗助长,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六、加强教者自身修养,确保学科能力的培养.

教师知识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自觉的加强自身的业务进修,善于搜索和研究史学最新动态,吸收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往自己的知识源泉中汲水,才能满足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


作者简介:

王富才:(1986-)男,甘肃镇原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在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任教,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新课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