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

点赞:24393 浏览:1092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该文依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目标,对在网络环境下实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索,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较实际的参考.

关 键 词:多媒体技术;网络环境;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3-3150-02

1概述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其涉及内容广,概念多,而且实践性很强.一直以来,上课教师多数采取“老师讲,学生听,上机练”,理论学习辅以实验操作的教学模式.现如今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量逐渐增多,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搜索方式更加便捷和可信等多种方面.信息技术时代所带来的诸多优势,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有利的技术条件让学生可以自由分配学习时间,有选择性的挑选学习工具和学习场所,也可以自己获取和选择学习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全面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创新的契机.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多媒体技术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理论教学

多媒体技术这一课程涵盖了多方面知识,其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知识,软件知识,网络通信,人工智能,以及数据的压缩、存储、处理、传输等,基本概念多,内容繁杂.所以在讲授该课程之前应首先确定授课的范围及深度,做好知识点的分类与归纳,便于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其次,对于每一部分理论教学内容,应仔细思索和寻找易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的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可作为学习内容的切入点,以便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技术的理论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讲授具体知识,主要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引导与鞭策,负责引入学习内容,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等.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理论部分不再在课堂上进行讲述,而是交由学生自主学习,这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条件一是要具备完善的网络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资源;条件二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资源搜索和筛选能力,能够从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找出所需内容;条件三是教师需要认真组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活动,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否则难以保证学生自学的质量.以下便以多媒体技术课程中“数字图像”的部分内容为例进行说明.

笔者在教授“数字图像”部分的内容时,首先展示一些Photoshop制作过的图片,然后再展示这些图片的原始图像素材,让学生看到两类图片的巨大差别,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一系列的问题如:“图像在计算机上是如何表示的”;“图像大小与存储空间的关系,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图像素材有哪些获取方式”;“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哪些”;“计算机是如何表示图像的色彩,印刷到纸张上又是如何表现色彩的”;“常见的图像处理软件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包含了多媒体技术课程中“数字图像”的学习内容,教师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自行查找资料,筛选信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在第二次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为4至6人一组讨论这些问题,学生通过互相讨论补充自己学习的不足.教师需要在这一环节提供指导和帮助,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应给予重点关注及适当督促.

3实践教学

传统的多媒体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对实验目的体会不强,学习效果并不好.为此笔者在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首先通过讲解实践案例,引导学生结合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思考与分析,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操作的同时学会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案例,教师将操作的关键步骤演示清楚,学生立即通过上机练习掌握并巩固软件的使用技能.这一阶段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软件使用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任务驱动教学打下基础.

笔者一般依据媒体呈现的不同类型将多媒体技术实践分为图形图像、音视频、动画及多媒体合成四个阶段.在每一阶段的理论及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按教学主题提出“任务”,并对“任务”进行解说,分析“任务”的解决思路,可能采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边练边学.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不应占用太多实践课时,可交由学生在课余完成,但需要教师也能够在课余时间给予指导.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都极为自由,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展至更广阔的空间之中,使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教师在“任务”的设计上应注重考虑技能的综合运用,难度可以小一些,以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建立项目组,合作完成“任务”.例如在音视频部分的案例实践结束后,笔者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是:自由选择主题,制作长度为二至三分钟的视频短片,素材可以来自于网络,也可以自行拍摄.参考思路:可以制作校园新闻、短剧、公益广告或MV等.工作方式:有创作想法的同学可自任项目组长,聘请其他二至三名同学为项目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在“任务”布置给学生后应注意对学生“任务”的完成进度予以监控,同时需要建立合适的沟通渠道,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

4结束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应当围绕学生展开.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飞快的大背景下,国内高校校园内基本都实现了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处于这一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但由于惯性思维及学习惰性,学生普遍缺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动机与技能.教师就应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并承担起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学习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不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还要逐步养成能够按需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