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

点赞:14944 浏览:675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项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解决好这项工作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就业压力形成的原因,包括高等教育培养机制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大学生浮躁心理等问题.因此,要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不仅要在我们高校培养结构方面下功夫,(同时,)而且要重视对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工作.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压力;素质拓展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供给短时间内大量爆发,年增长率达到20%-40%,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之出现.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难从就业结构性压力和大学生素质拓展两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1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分析

1.1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过量教育问题

有关专家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对策等进行了探讨后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问题,主要在结构性方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过量教育问题,不能回避,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研究解决.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660万,201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680万,2013年毕业生人数699万人,因此,毕业生就业的总量矛盾逐步加大.

1.2培养机制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问题

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主流观点认为,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少得可怜,目前的相对过剩只是结构性的.一份数据表明,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还需办2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我国25岁及25岁以上人口中,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重在2000年只占3.6%,到2004年也才提高到5.77%,而美国为46.5%、日本为20.7%、加拿大为21.4%、澳大利亚为21.5%.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还很少,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建设的要求[1].


但为何大学生就业还如此之难呢?根源在于,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机制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不供应,非常短缺,而社会不需要的人才大学又拼命培养,导致过剩,因此,导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结构性过剩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许多高校仍在远离市场实际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而非实际调查闭门造车,相关教材也过于陈旧,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为社会所接受?

1.3社会大量新增劳动力问题

就在今年的中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分析到,中国在未来几年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做出这样的判断有三条原因: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些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数量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699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我们认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无所不在的浮躁氛围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另一个原因

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无所不在的浮躁氛围,又加剧了结构性矛盾.现在,许多高校对教学的忽略程度令人难以置信.这些高校纷纷大兴土木,建造豪华校园,而对教学与科研的投入则非常吝啬,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在眼下极其普遍,许多高校以近乎暴发户的心态扩张,而对高校最核心的教学工作置之不理,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的需要.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常常不得不对其进行二次培养,这无疑将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令其头痛不已,渐渐失去对大学毕业生的兴趣,许多用人单位招生要求必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也是基于这一苦衷.

应该认识到,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许多单位急需专业型人才,中国高校目前的培养机制无法适应这一现实需要,而且,至今也没能走出攀比豪华的浮躁心态,真正把重点放在对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上.如果高校不走出歧途,大学生结构性过剩因素就可能继续伴随着就业问题.

当今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既不考虑社会经济的需求,也不考虑学校的条件和实力,仅从学校利益出发,为了抢生源,盲目跟风,争上热门专业,致使一些专业重复设置,不仅造成了高校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导致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相对过剩.例如,不合理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造就了一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大学生.产生的结果是喜剧性的,一方面是“很多人没事做”,另一方面是“很多事没人做”.

3由于大学生就业体制分化程度较低形成的就业压力

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分化的过程,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综合的过程.目前,我们国家大学生的就业体制,目前分化的程度比较低,大概有几方面.

3.1高校与用人单位联系单一

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十分简单,缺乏分化和必要与规范的相似度检测机构.现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分化,需要一些相似度检测因素需要联系,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非常简单,一对一,而且靠计划调整.在市场经济调节下,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中,这种关系越来越复杂.所以,这样一种大学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简单性,缺乏分化的问题,是当前就业体制中的问题,现在开始注意到,但是要加强建设.

3.2大学生就业市场本身缺乏分化

我们看不到一些比较专业的或者专业化比较强的就业市场.信息化和全程化好做,还有专业化和全员化,专业化是非常重要,你说信息多不多,很多的,但是为什么会感到信息不足,因为他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信息不多.我们的体制指导工作做的细不细,细,但是他们需要的是专业化的指导,不是泛泛的指导.所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分化,不仅仅是大学生就业体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