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

点赞:23356 浏览:1068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拓展体育的健身、娱乐、健美价值,达到增进健康的最终目的,将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流.

【关 键 词】校园体育文化;体育教学;体育活动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学校体育事业高度重视,先后建立了16所体育学院,并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广泛设置体育系,在学校中推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在“公体”和“专修”两大阵地中积极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在大学校园也表现出活跃的态势.但一直以来,人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体育课堂中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育课堂中很难体现.课外的体育活动也基本局限在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等项目上,在活动众多的大学校园,体育活动除了常规的比赛,很难跳出新花样来.

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文化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毋庸置疑,传统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模式以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越来越不体现人们的心理需求,如何使计划体育走向市场体育?如何使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保持中国特色的同时与世界接轨?一部分人在等待,一部分人在“稳中求进,稳中求改”中小心翼翼的探索.

当前,以中西部为主的相当一部分大学依旧存在体育基础设施差,设施不足的基本问题.在现阶段,大学校园还存在如学生一定程度体育厌学现象、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体育理论的研究跟不上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学术氛围淡薄、学生体育活动带有盲目性、体育信息不发达、体育社团不足等问题.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主体走向

根据当前绝大部分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无疑在未来的大学体育中,健身体育、健美体育、娱乐体育必将成为体育内容的三大支柱.而健美体育和娱乐体育不然占据大学课外的主导地位.

健康美有学校体育为航标之称.为人类社会创造健康的美,是体育永恒的理想.而体育的真正的永恒的美丽也就在于体育独特的美学价值,人类社会永无止境的发展反映了人的审美需求的不断更新.就大体而言,社会生活水平越高,审美需求也就越高.未来的学校体育必然尽最大可能地创造体育的美学价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娱乐性是体育的灵魂,在西方,不少体育项目被人们看作一种游戏,在美国,篮球至今被视为一种游戏.人们一提到体育,就下意识地把体育定位在竞技运动上,这也是与体育有史以来的游戏性分不开的.我们说,是游戏就有一定的规则.体育工作者们在开发各项体育项目的时候,总是在尽可能的动作简单化、大众化,以便人们的接受.如何在这些简单的动作中使人们不觉得单调,并积极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乐此不倦?从体育的娱乐性着手似乎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体质.但如果人们走上运动场的目的就是增强体质,这不得不让人们怀疑体育教育的成功性.因为这倒让人感觉到人们是迫于健康的要求,而不得不走上运动场的.

在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从理论和实践中大力探索体育的健美价值、娱乐价值和健身价值三者的关系,拓展健美的、娱乐的体育环境,带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最终目的,将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流.


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略

高校校园体育的范围是多方面的,其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也应以主流体育文化兼容体育文化多元化为基本思想,着重加强几个方面的建设.

3.1增强体育软硬件建设

近几年,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教学科研软硬件设备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明显表现出不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国家和高校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校内体育人口的基本要求.加强体育图书资料藏书,建立现代化体育教育手段,鼓励老师进行再教育,使高校体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打好体育系院的旗帜

体育院系(或教研组)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面旗帜.高校体育建设要紧扣这一主体.关注学生健康,注重体育院系的建设,是高校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同事,开拓创新,大胆进取,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引导校园体育文化的有益发展,是各体育院系的义务和职责.

在当今不少高校中,由于体育院系学生相对较少,高校“穷院系”排名,体育院系首屈一指,体育事业是一个公关事业,紧扣这一主体,为增进全校学生的健康开拓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高校领导和全体高校人员应该注重的问题.

3.3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就目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体育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加强体育理论研究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但在不少体育院系中,缺乏:“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不少高校体育教学反映出来的情况是不少教师和学生,一一种经验来传授教学,缺乏“自己的东西”,对老师和学生的启发作用不明显.

为此,体育院系应形成以领导牵头,开展老师间的学术竞争和兼容,又以老师带领少部分成绩优秀,善于思考的体育专业的学生,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导的理论研究体系.这一体系既能使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准最佳位置,又能营造良好的体育学术氛围.

3.4加强体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要充分应用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和区域习惯来开展.特别是在民族高校,要深入手机民间传统运动项目的方法,加强对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传承民族体育项目的结晶,并将之发扬光大.

3.5注重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的重要作用

在学生主体意识较强的大学校园,为适应大学生的不同体育需要,高校将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地方及民族特色,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俱乐部.事实上,在近几年,高校体育俱乐部已出现很好的发展势头.但目前不少俱乐部属于发展学生体育特长,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竞技体育俱乐部.大学校园还缺少以健身、健美、娱乐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俱乐部.将来,群众性体育俱乐部必然占主体.

学校体育社团是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由参加的群众性体育团体,在学校营造良好的体育社团生存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6加强体育社会实践调查

90年代出现大学生就业竞争,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局势,如何使体育专业毕业生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为此,不少院校的体育系部开设了多种专业,多渠道的寻找就业出路.在我国,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终身体育思想引发的大众体育的兴起给高校体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在体育社会化和市场化日趋加深的当今社会,谁能抢占先机,走在改革的前头,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谁就具备更大的生命力.

因此,参加社会实践,深入社会,调查当今社会体育姿态,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尤为如此.

【参考文献】

[1]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2]曲宗湖,杨文轩.城外学校体育传真.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朱宗顺.现代学校教育导论[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4]徐林.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