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和教学

点赞:32400 浏览:1464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各种形式融合到现在的生产、生活中,它已经成了人们社会交往、工作学习、经济活动、事务处理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系统地梳理这块新生知识群,并将此知识教授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具有信息社会的计算机生存能力,信息社会计算机职业能力.

关 键 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1现状

人们的计算机知识从原来单一纯粹的计算机的原理、计算机软件转变为内容丰富计算机知识群.如移动通信、智能手机,创意与艺术设计,信息化下的自动化办公,移动电子商务,网络及传全媒替技术等形式纷纷出现.将来,每个职业工种的岗位,需要或多或少的计算机专项技能辅助,每个职业者在社会大家庭中生存,需要应用计算机知识如获取信息,进行沟通交流,进行商品写卖.

计算机技术依赖于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了计算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自动化、过程控制技术.大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有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及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使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水涨船高”向纵深发展,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一般安排48~60课时,其中有半数以上的课时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所以,老师在设计课程内容和授课进度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重新组织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学生尽快的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顺利完成课程.

2建议

如何《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一个综合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一门基础的课程,必须保留它的基础性,前沿性,基本技能性.目前,大多学校仍然沿用的是计算机知识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多媒体基础).笔者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获取基本的职业信息技能和信息生存技能,逐步使之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素质修养,熟悉并遵守国家及行业的政策法规,并逐渐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团队意识.

2.1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点和操作,逐步发展到拓展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2)把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的整体知识结构,培养严谨、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3)启发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追求,激发创新的意识,培养自觉的自学能力,锻炼动手实践的本领.

2.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领悟实际应用与拓展,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感悟计算机技术在实际生活、工作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并进一步理解到现代信息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3教学实施

3.1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3.1.1启发式教学

(1)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课堂讲授时,不把教学内容作为现成的知识向学生传授,而是将所要讲授的内容作为一个个问题提出,通过提问的方式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发挥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2)通过引入典型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先通过日常生活或实际应用中的典型实例引出,学生会觉得这些实例就在身边或非常实用,这样就能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大大增加学习的兴趣.(3)基于已学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每门课程的内容都是前后关联、承上启下的,已学内容是后续内容的铺垫和基础.因此,授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引出新内容,而且要相信学生凭借已学的知识有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而作为教师仅仅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和勇敢创新的精神.

3.1.2案例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精心选取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例如:报纸刊物的排版、毕业设计的排版、商场销售数据的分析处理等.采用该教学方法的目的是:通过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教学和学习目标,又能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联系起来.

3.1.3自主学习

为了进一步方便与拓展学生的课余学习,我们将通过课堂延伸与网络教学,介绍有关《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课程的自主学习内容,包括在线论坛、在线辅导、在线测试、在线视频、课件演示/下载、参考资料等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4多媒体教学方法

采用“投影+粉笔”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全新的课堂氛围及听课感受,教师在上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愉快地环境中学习.通过多媒体中的感官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针对计算机领域的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学时少、学生个体差异大等特点,我们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课堂讲授全部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内进行,借助于多媒体、电子教案/课件、网络等手段,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集“教、学、做”为一体,使讲授更为生动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更为突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之一.

(1)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2)运用开放式实践教学,增强学习效果;(3)建立网络平台,扩展教学空间,促进自主学习.

4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素养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计算机应用的水平也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整个人才培养目标各环节中是处于核心基础地位的通识性课程.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该课程的定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鉴于其内容的不断更新和自身特点,将其定位为“双基、双技、双拓展”的交叉型课程.“双基”即信息知识基础、信息素质基础;“双技”即职业信息技能、信息生存技能;“双拓展”即职业素质拓展、创新素质拓展.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和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这一课程将淡化与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界限,逐步加深信息技术对各专业的渗透.从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需求出发,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一套全新的学习方法.将传统教条式的“菜单”学习,变为生动实用的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点恰当地融入到对生动实用案例的分析与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追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实践本领,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需求.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要求紧密融入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中.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顺利取得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