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思维的培养

点赞:15582 浏览:697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知识、技能和思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每个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学科思维,且不尽相同.传统的教学法强调知识的确定性和答案的固定性,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科思维.新课改背景下,针对这种现实,需要我们了解培养历史学科思维的重要性,和高中生历史学科思维的现状,掌握培养历史学科思维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高中历史;学科思维;培养

在新教改突出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拓展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较为活跃的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现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试论学科思维的培养之相关问题.

1.培养历史学科思维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涉及到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其中学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才能真正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够从各个角度认识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高中历史学科思维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学科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高中生历史学科思维的现状

2.1思维狭隘,缺乏批判性思维

现在的教学提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善于多角度思考.在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时候,不善于独立思考生成问题,往往是一味追随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思路,等、靠思想存在,以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历史学习不能停留在接受和记住教材中表述的史实和结论,而是需要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大胆推理、大胆试问,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差必然导致思维狭隘和批判性思维的缺乏.

2.2阅读量少,概括能力差

现阶段看来,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法,老师们提高本学科成绩的最重要方式依然是题海战术.只不过有些老师单纯注重以量取胜,有些老师则注重划分类型题,针对每种类型总结方法,公式化答题.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学生概括能力较差,审题和读材料的能力都有待提高.这跟大量做题忽视日常的阅读密切相关.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阅读课本以外的书是浪费时间,殊不知没有海量阅读做基础,不重视知识的延伸而只关注题目,短时间内对应试可能有帮助,但是却是跟现代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弊端也显而易见.

3.培养历史学科思维的关键点

3.1创设情境,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

在教学活动中,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不仅需要加强历史概念教学,准确的表达历史概念,还需要指导学生把握史实的特征和规律.老师应该发挥好主导作用,在课前进行精心准备,考虑好课堂上所使用的事例和问题,提高设问的有效性.从新课的导入到整个学习过程,整堂课的设问应该环环相扣,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注重设置一些有着开放式答案的设问,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3.2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有些学生认为历史是枯燥无味的,是史实的堆砌,是个只需要背书的学科,如此必然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活跃思维.为了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历史老师应该在平时注重积累的基础上,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讲发人深省的故事、言简意赅的歇后语、幽默动人的表述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的体验和新的发现,从而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特别是讲到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穿插一些关于历史人物的小故事,是学生体会到书上面一个个陌生的名字是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从而感受到立体的历史而不是扁平干涩的历史.在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时候,多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这也能够促使学生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3引导阅读,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留出时间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另一方面也是更容易操作的即是引导学生读好教材.教育有独特的传承文化的功能,教材以浓缩的方式将人类重要的文明成果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历史学科来说,更是将古往今来很多重要的史实囊括.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需要引导学生精读教材,掌握阅读的技巧和规律.老师可以在学生自学阶段提供阅读提纲指引学生寻找重点问题;让可以学生多关注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话,因为这最有可能是点明本段主旨的一句话;还可以让学生概括一段话或一段史实材料的主要内容;另外,还能和语文老师配合,做一些现代文和古文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3.4巩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有些学生总觉得历史难学,历史书难背,历史题难答,这是因为对于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历史课听懂了,或者书上的内容看懂了,还只是达到了基本的要求.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巩固知识,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历史书上的知识点较为零散,想要熟练掌握,需要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就历史框架来说,内容可以从横纵两个维度来考虑,纵向即是以时间为轴,从古到今,横向即是各个时间段史实的类别,如人物及其思想事迹,经济方面如科技、农业、水利,社会变革前因后果等等.最高的要求莫过于将高中历史教材里甚至于一些必要的补充囊括在一个大表格里,基本要求也需将一课或一个单元内容以括号或表格的形式将知识框架整理出来.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课和单元甚至于每本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和局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体会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5深入理解,让学生撰写史学小论文

我们常说在面对题目阅读材料的时候,长材料要读短,短材料要读长,也就是说,面对较长的材料,学生应该具备概括总结的能力,而面对短材料,学生应该具备发散分析的能力.目前学生比较习惯于以答主观题的思路来面对史实,用已经掌握的书本的知识点来对应题目材料,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应该让学生写一些史学小论文,让学生在写作中深入了解,认真思考,全方位多角度剖析和评价一个人物、事件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提出一些新的见解,阐述出某些新的观念,从而也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除了以上提出的几点之外,还有很多方法途径都有其各自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究和总结.总之,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能够超越书本具体的知识,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高中历史老师有义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做一盏明灯,帮助学生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卓越的思维能力,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参考文献】

[1]陈广志.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2(04).

[2]张济锋.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