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改革

点赞:27865 浏览:1307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加快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改革,有利于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职业本位能力本位为主的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毕业生的就业模式等策略,以期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改革提供借鉴.

关 键 词: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828-02

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大众化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也成为社会人才需求较大的行业.计算机类专业在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毕业生却出现了找工作难的现象,就业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出现了工作单位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情况.面对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该文试图探讨计算机类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1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积累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总体来说素质偏低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考,招收的主要是普通高中生,并且高职的录取档次在本科录取档次之后.录取的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基础各不相同,特别是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差异更为突出,学习计算机需要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基础非常薄弱,致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经常出现学不下去的情况.


1.2 课程体系设置沿袭的是普通大学教育课程设置体系,没有突出培养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理念

课程体系体现的是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上的规格和质量,课程体系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培养出的毕业生的质量.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是教师日常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课程设置的学时不够充分,在给定的学时内学生无法学通课程.各个专业的课程存在交叉重复,没有明显的区别,比如,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要学习网站开发课程,而在其他专业中照样开设相同的网站开发课程,造成了课程的重复.另外,专业课程系统性不够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缺少岗位所需要的体系结构.课程开设的跳跃性比较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1-2].

总之,高职院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沿袭的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开课方式,没有考虑到普通本科院校开设课程依据的是学生知识的积累程度,致使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呈现出知识涉及面广,但是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严重脱节,不能完全突出专业性,没能把高职院校的特色表现出来[1-2].

1.3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待改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经验有待丰富

有的教师已经从教多年,他们的教学理念不能跟上迅速发展的时代的要求,他们的知识结构有点陈旧.有些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即来到高职院校任教,他们的知识结构沿袭的是本科院校的知识体系,他们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不知道公司中开发项目的具体的工作流程,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现身说法,实践教学的实例和实践教学方法有限[3].

1.4 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就业专业对口率低

据调查,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不难,但是找到一份专业对口、待遇优厚的工作却很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高职毕业生没有正确的就业心态,不愿意到生产一线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院校套用本科培养模式,课程中理论知识偏多,实际操作偏少,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不具备一线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2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改革

鉴于以上分析,现对计算机类专业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2.1 构建职业本位、能力本位为主的课程体系

为了能构建职业本位、能力本位为主的课程体系,应该从优化课程组合、理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合并内容相关的课程,删除应用性不强的课程入手,在课程设置中要坚持少理论多实践的原则,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实实习实训的内容.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加强计算机类专业的内容更新,不断的把计算机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引入到课堂,解决学生学到的知识滞后于实际应用的问题,缩短毕业生工作的适应期.

2.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关键,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计算机类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传授的是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要想建立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可以从企业聘请有经验的研发人员,他们的知识和技术更贴近于实际的工作需要,他们的加盟即可以给学生带来实践经验也可以给教师带来不同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职院校可以定期派教师到企业中去,让他们参与项目的开发,这样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成本,教师也可以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接触到最新的科技动态和资讯,明白了项目的开发流程,积累了项目开发经验,提升了实践开发能力,从而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工作岗位的模拟教学.

2.3 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被动的听课和思考.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要想改变现状,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遵循“准备、确定任务、讲解、分组制定方案、方案实施、小组展示、评价和总结”的流程,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完成任务,独立评价结果,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从而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即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就业能力.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类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4 改革毕业生的就业模式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要么就是学校举办招聘会,要么就是参加社会上的招聘会,用人单位与学生见面,然后达成招聘应聘一致.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应该改革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学校安排学生进行2年的学习,到第3年采用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的方式,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接触实际项目是怎么开发的,从而能掌握实际工作技术,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3 结束语

改革与创新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唯一出路,只有通过改革与创新才能推动专业的发展,提升专业的水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