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过程中对师德建设的新要求

点赞:5074 浏览:114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师德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得以发展的基础.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在工学结合过程中融入师德教育,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通过构建师生互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开展高职教育师德建设新要求研究.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师德建设

师德即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包含了教师的职业理想、责任、态度、纪律、良心、作风、荣誉以及职业技能等内容,师德在于满足教育活动的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应用人才的需要.

1 新时期高职教育师德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

(1)学校扩招,教师队伍扩大,工学结合发展快,建设时间短,质量问题多.(2)新增教师多,非师范教师多,应届毕业生多,师资能力与质量下降.(3)80年代出生教师比例增加,独生子女、少子女家庭成长教师增加,责任意识、独立能力和热爱劳动与艰苦奋斗精神不强.(4)高职教师职业荣誉感、使命感不强,缺乏职业奉献精神.(5)忽视教育教学质量,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动力.(6)教师缺乏职业发展规划,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7)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差、学习能力差、协作能力差.(8)面向高职教育新形势、新特点、新内容、新方法的师德建设研究不足.(9)师资队伍建设片面强调“双师”,有工具主义倾向.(10)师德建设中未能重视学生评价及社会评价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高职教育师德建设研究的方法目前还主要局限在问卷调查研究和文献的论证,还未形成严谨的方法论体系,局限在对策研究,因此其研究结果导致研究结论的空泛,未能针对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不够强,提出的对策缺乏实践操作性,而且也不易推广.针对高等职业院校人员和组织特点进行实际论证研究的很少,可归纳整理提升为高职教育师德建设适用模式的几乎没有.

2 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教育师德建设的新要求

2.1 必须构建师生互动的师德建设模式

以主体性教育作为理念先导,构建师生互动的师德建设模式.主体性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的与未来工作岗位实践相结合的实训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自主地、自觉能动地、积极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性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而主体参与的兴趣是在师生共同互动中形成的.所以,师生互动是主体性教育的必然要求. 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然后,借助“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理论,构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模式的基本框架,对师德建设的组织方式和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根据新要求构建高职教育师德建设模式.充分尊重高职院校师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者在师德建设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加学生对师德建设的需求和评价的比重,充分实现教与学相互激励、互相促进的师德建设的新模式.该模式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作为构建基础,遵循教学相长、相互激励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为关键环节,将师生互动呼应的特色文化活动作为重要载体,最终实现师生共建共享适应工学结合模式需要的师德的目的.

新时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过程中对师德建设的新要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师德建设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2 加强师德建设实用性的对策研究

随着全社会对师德建设关注度的提升,与之有关的对策研究逐渐增多,仔细分析这些研究会发现其中有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不易操作和不易推广.师德建设新要求的所有研究应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中找到切合点才有意义,师德建设研究必须坚持实用性原则,只有具有了可操作性、易推广性以及能持久性,师德建设才更有生命力、更有实践价值.只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模式”研究,才可以克服现有对策研究的弊端,达到上面的这些要求,满足其实用性.“模式”研究的要点是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出发,分析主要矛盾,抓住基本特征,合理进行分类,给人提供“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是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2.3 探索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师德建设新方法

在不同的时期,师德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新时期下,高职教育正处于蓬勃向上的持续发展阶段,工学结合已形成共识,各个高职院校都在通过引企入校、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项目驱动等形式,对工学结合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同时也要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探索适合这种模式的师德建设的新的内容、方法和机制等,尤其要使师德建设体现时代性,贴近实际.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行业企业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更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具体行业发展特点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周期短,目标是重技能重实用.作为教师,必须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符合行业职业道德、工作要求等的需要.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师德建设,必须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师德建设的新方法,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立“双师型”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加强骨干教师与教管人员的培训,制定高职教师任职标准,树立先进典型,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推动职教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4 将专业实践技能纳入师德评价体系

师德评价的指标应具备时代特征以满足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师德评价的指标体系已形成了一系列公认的师德规范.但高职院校师德评价的方案在内容详尽的基础上应定出明确的指标,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指标,要细化到针对高职院校特点要求的具体的观察点.


在新时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过程中,强调的是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的特点,对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及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有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实行“访问工程师”和出国进修等制度,让教师以挂职锻炼、企业顶岗实践,与企业共同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进行师德评价时,必须将教师的企业实践、专业能力提升的情况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观察点,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师德挂钩,反映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

师德建设工作中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这支主力军,要对如何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使青年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或调研,体验劳动艰辛,感受生产力进步,培养与企业感情,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