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与过程

点赞:33713 浏览:1572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主观认同和心理接受的程度.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信息接受的主体、客体、媒介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乐观.要改变此状况,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身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环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真正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受主体的主体性地位,以期获得其内心真正的认同和有效的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与过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机理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的把握密切相关,因此,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了解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与接受过程,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的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大脑的各种活动体系的组织结构、功能状态的运作原理.它包括反应状态、解读状态、筛选状态、整合状态和化解状态这几个层面的运行和规律性变化.它们的运行具有环环相承、螺旋上升、多级反馈的特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呈现出阶段性与整体性、变动性与稳定性有序互动的有机统一.

1.反应状态

反应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感官系统(视、听、感、触)对外来接受客体(概念、思想、观点、形象)作出的大脑反应,是大脑受到外来接受客体刺激后形成相对应的观念形象在接受主体意识中的再现.接受主体大脑意识中一切观念形态的存在必须通过反应才能获得,大脑没有反应状态,也就不可能对外来接受客体进行复制和再现.由此可见,反应状态是接受主体的思想接受准备状态,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启动接受活动的起点.

2.解读状态

解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主体的大脑意识对接受客体予以接收,并进行辨别、识读的活动.解读状态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最初应对状态,即产生第一印象.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解读主要包括对思想传导者的意图性解读和对思想信息的与己相关性解读.经过这两方面的解读,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作出最原始的判断,这种判断虽然比较模糊,却是整体性的,可强化其接受注意,提升其信息接受的质量.

3.筛选状态

筛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主体以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信息的解读和内在的需要为依据,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接受客体进行选择、过滤,使之进入思想库的活动.接受主体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信息的筛选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可能以自身内储知识和经验为参照做出事实判断,也可能以自身价值观和利害关系为参照作出价值判断.筛选状态是接受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外来思想信息进行接受与拒绝判断的初级状态.因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其筛选程序也不尽相同.

4.整合状态

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运用大脑对接受客体容纳、整理、融合,进而归置为自身思想观念的建构重构活动.整合,即把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事与思想观点联系在一起,找出相互之间的关联,进行建构活动.思想接受中的整合即把新知与已知联系在一起,找出同心结,经过思维加工,产生新的认知结构的活动.但不论怎样,这种整合过程都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者的主体性的顽强状态.

5.化解状态

化解表示接受主体的大脑意识对接受客体经过加工整合,建构为自己新的思想认知结构后,内化为情感意志,外化为言论行为的一系列活动.接受主体接受外来思想信息,经过整合加工,转化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以后,并未停止思想接受活动,而是进入化解状态.经过反思、自省,将接受客体转化为理想信念,融入情感意志,使认知深化稳定化,经过反复的社会生活的验证,在劳动、生活、交往等过程中逐步形成思维定势、行为习惯,并逐渐扩散到社会群体中.而后产生新的思想接受,开始新的思想接受活动.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理中的反映、解读、筛选、整合和化解状态的运行,都是相对独立的,又环环相承、螺旋上升.每一个阶段的运行都经历接受主体固有思想体系与外来接受客体的对比较量.前一种接受状态的存在是后一种接受状态存在的准备和基础,如此层层推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思想道德意识遵循反映—解读—筛选—整合—化解的接受机理运行路线不断完善发展,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

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理的运行状态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表现为一种链式的连续反应过程,我们称之为接受链,它包括三个链式活动反应环节:前接受活动环节、现接受活动环节、后接受活动环节.前接受活动主要在心理层面,现接受活动主要在思维层面,后接受活动主要在行为层面.

1.前接受活动环节

前接受活动是思想接受准备状态的形成过程.从实质上讲,前接受活动环节就是教育者通过种种信号向接受主体开放其施教趋向的先兆信息,向接受者作接受指向调整的暗示,唤醒接受主体的以往记忆使之处于准备状态,从而催发接受主体的接受期待心理,变自在的接受客体为因我存在的接受客体.因此,前接受活动表现为接受准备和接受期待.


2.现接受活动环节

现接受活动是指接受主体与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信息直接接触后,进入直接接受活动状态,对接受客体作好恶的情感判断、是非的认知判断、利害的价值判断,经过真理性权衡,功利性权衡,进而作出受、拒选择的决断过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活动的关键环节,主要表现为信息吸收、结构重组、态度改变三个方面.

3.后接受活动环节

后接受活动指的是受者对已接受的思想经过反思、验证、践行后的接受延伸,包括对已接受的思想的深化与外化,是接受主体在现场思想接受后的后续接受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者的施教活动与受者的思想接受活动不总是一致的,教者施教活动结束了,受者的接受活动还在继续.思想接受大量的是后续接受活动.受者常有一场教育受益终身的感受,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