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大学生党性修养的

点赞:10591 浏览:444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从1921年起,党员人数从最初的57人发展至8000多万人,发展规模宏大,速度极快.而现今大学生作为主要发展对象,在党员发展队伍中占有极大比重.正确处理好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党性修养问题是决定党员发展与素质的重要前提.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学生党性修养缺失,自律性差以及高校在组织党性学习中未深化改革等问题做出思考,提出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量化考核标准、加强实践、延长考查周期等举措来提高党性修养.

【关 键 词】党性修养;量化标准;加强实践;延长考核周期;减少党员发展速度

1.影响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因素

大学生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储备军,加强大学生党性修养即是推进人才战略,也是优化党员队伍的重要途径.现今,党员人数在持续增加,从1921-1956年,党员人数成比例增加,增幅达到50%,可谓发展速度极快,而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成为了主要的党员发展对象,并且每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由于高校的入党教育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党性修养没有从根本上进行塑造与熏陶,造成大学生党性修养偏低,入党动机不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社会环境因素复杂多样,大学生自主意识薄弱

随着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改变,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在针对用人时,注重强调“党员优先”的条件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压力严峻的大学生来讲,增加其对入党的渴求,所以很大一部分上对党性的修养造成了一定的挑战,易于导致入党动机不纯,难以在正面意义上给党带来积极影响,不但使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发展中无法形成一个积极典型的入党风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大学生入党的不良风气,从而使大学生党性修养更加举步维艰.


1.2高校入党教育周期短,无法产生深远持续影响

在高校的入党积极份子教育中,主要是针对思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浅层解析,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党章及部分党史进行学习.但贯穿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很大一部分没有使大学生们真正得到理解与教育.而且由于大学课程的安排,入党教育很大一部分时间是有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给高校入党教育造成了一定的硬性阻碍.同时针对教育安排的时间跨度长,一般以一周为跨度周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教育知识的链接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高校入党教育实质性效果差,大学生在此基础上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党性修养.

1.3高校硬件水平有限,党性修养无法跟上党员发展速度

现今,随着高校生源的扩招,发展党员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但现有的高校师资队伍与硬件设施的配套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与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的力不从心,导致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党员的指标在增加,但大学生党性修养却被相对削弱,导致大学生党性修养与党员发展畸形化.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的党员很大一部分是不合格的.

1.4考核条件单一,党性修养无法充分体现

现今高校入党积极分子考核主要以考试为主,在很大程度上考试的主要内容较为单一,范围有限,灵活性不高,没有在很大程度上结合当今实际情况及时事内容进行考查,导致在选拔发展对象上没有做到严格,有效的把关.而且由于高校管理党建工作人员专职不专干,造成在政策执行上效力有限,长期如往,使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心理造成扭曲,忽视了党课的重要性,造成在入党教育培训中缺乏认知主动性,给正确的党性修养带来了一定影响.

1.5后期党员组织生活不紧密,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党性修养机制

在后期的党员组织生活过程中,由于党员意识不够集中,高校对学生党员监督力度不强.很多时候,学生组织生活比较松散,导致大部分发展党员长期未过组织生活,思想意识薄弱,在党性修养上缺乏主动性,放松对自身要求,造成了一些党员生活糜烂,性格腐化.而这种情况长期在高校普遍存在,导致在党员发展后期,党员党性修养无法得到深入提高,使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呈现一种“低水平,思想意识薄弱”的形象.

2.加强大学生党性修养的思考与建议

高校大学生党性问题是关乎高校党员整体素质形象问题,正确处理好党性修养,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入党观是为党培养优秀储备干部,为祖国更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1深化体制改革,落实相关规定

高校大学生入党是现今发展党员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体制问题,许多高校管理学生党政事务的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在落实相关政策上无法有力落到实处,这就给高校大学生的党员发展带来了瓶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注重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加强人员的资格审查与资历审核,确保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同时高校党委应做好此类人员的“专职专干”,为高校大学生党性修养做好前期工作.

2.2加强党员实践教育,注重引导树立良好党性

在高校大学生入党教育这一环节中,基于目前高校实际情况,硬件设施还不成熟,软件设施配套稀少.大学生入党教育考核多以应试为主,无法根本体现党性修养水平.根据理论,思想号召广大青年勇于实践精神,高校应自主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加强发展党员党性修养,同时结合实践情况,注重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为坚实长期的党性修养打下基础.

2.3建立长期有效的考查机制,确保党员先进性的培养

高校大学生入党主要通过前期的入党教育、中期的入党积极分子考试以及后期的时段考核.但整个阶段评价的标准主要是以中期入党积极分子考试为主,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无实质性差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加强前后期考核.同时针对高校大学生党员,更应加强后期党性的培养与加强,制定相关考查机制,使高校党员在后期党员生活中不断提高自我.同时针对生活腐化,影响党员形象的不合格党员予以剔除党的队伍,增强党的队伍的高度优质化.

2.4延长高校党员后期考核周期,减少党员发展速度

党的生命力在其高度先进性,而不是其数量.现今高校党员发展迅速,但整体呈现“低水平,思想意识薄弱”等现象,主要原因是高校资源有限,大学生党性修养无法从根本上落到实处.而且大学生实践机会少,对于党性修养还无法从一定程度上得到完全认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延长高校大学生党员考核周期,让大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党的章程,党的思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思想认识,同时高校在此基础上更应结合实际情况减少党员发展数量,切实做好“高校大学生党性修养”质的培养,而不是注重“量”的考核.

关于高校大学生党性修养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参考文献】

[1]沈传缘.大学生入党读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2]赵丽虹,孙多玲.关于传统修身观与大学生党性修养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报,2009.2.

[3]夏晓翠,张文林.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模式探讨[J].管理研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