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

点赞:22469 浏览:979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根据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针对计算机实践性教学特点,建立“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任务,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任务驱动;实践性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14-0140-02

随着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及应用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正在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是人人都必须掌握的,养成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技能是当前学生必备的条件.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不管是操作系统还是应用软件,它们都有一个自己的生命期,过了这个生命期就被淘汰,因此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探索一条合适的教学模式.

根据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针对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特点,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是计算机教学中的理想模式,符合计算机的课程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非计算机基础课应该采取以重自主、重环境、重实践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现状

1.生源: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加快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中,有94%的学生中学阶段学过信息基础课程,但由于此课程没有列为高考内容,一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不能熟练操作,还有部分学生只会输入汉字,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基本没有掌握,有少数来自边远农村的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按传统教学导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动”;

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教材:由于我们参加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CCT),因此我们选用了与等级考试相配套的教材,此教材的特点是:理论知识比较系统,应用操作内容全面(应知应会内容均有配套习题集),需用100左右课时数,才能完成所有教学内容.目前此课程的教学计划时数为50学时左右,即按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完成教材所涉及的所有教学任务.

3.教学效果:因上述原因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出现了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玩游戏或睡觉或无故旷课,基础差的学生实践时间不够,没能熟练掌握各应用软件的操作,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以至于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求.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围绕着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生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任务驱动教学符合计算机课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精益求精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在学习某些应用软件时,可以先知其然,而不深究其所以然.

“任务”的类型有:

1.模仿型任务:模仿“教学任务”按教师指定的要求去做.

2.扩展型任务:教师提出要求或题目,学生自选内容

3.创新型任务:教师提出原则要求,由学生自主选题并完成

三、任务设计原则

任务在“驱动”教学中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当成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提高和激励学生前进.

四、任务驱动法设计与实施

为了调动各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能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生任务.

1.以简单的任务,完成基本知识教学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每一章节的知识,我们都以精选的案例作为一个个小任务,每一个小任务中都尽可能包含基本操作命令,教师通过小任务的讲解,将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完成小任务,掌握各不同软件的基本操作,即将基本操作融入到任务中,精选的任务尽可能多的包含基本操作,这样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还提高了教学有效时间

2.以一定综合性的任务,通过各应用软件之间的联系完成任务,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根据教材内容,我们设计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此任务中涵括各章节知识,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章节知识,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任务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精心设计的任务贯穿整个学期,与理论课教学进度相一致,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WINDOWS操作系统时,学生收集关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或学科应用方面的资料,即巩固所学知识,拓宽视野,为后续的文字处理搜集素材.在学习WORD、EXCEL、Poinport时学生将搜集的文字材料用WORD软件加工处理,然后分析确定有用的材料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全班交流,根据新的意见或建议,重新修改演示文稿.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时,要求学生将修改后的演示文稿制作成网页.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觉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使用,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学会了使用网络、计算机等各种技术和设备,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实际上,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以真实工作过程设计任务,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合作精神

教师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准则,以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的形式下达任务,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除了遇到知识方面的问题,还会有人际关系、任务分配、成绩评定及与外界交往等各种问题,通过这样的任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创新开拓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效果

1.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减少了理论课时数,增加了学生的上机实践时间,教师上课讲授内容更加精炼、具体,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保证下,方能达到熟练操作.同时保证了在比较少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解决了计算机基础程度差异的教学实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情况掌握计算机知识.

2.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

“任务驱动法”需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寻找能涵括主要基础知识的经典案例、能反映各知识的综合性任务、以及能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任务,在各种任务设计中,能充分调动教师备课、教学的积极性及教师的创新能力,使教师从过去满堂灌,以教师为主导转换成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享受与学生共同完成各项任务的教学过程.

教学实践表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效果相当明显.在教学时数比较少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状况明显改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显著提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把感知、理解、巩固、动用融为一体,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提高.合理采用“任务驱动”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要培养21世纪与时具进的高素质人才,“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