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点赞:13374 浏览:500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标准引入课堂,将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任务化和项目化,探索过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关 键 词】汽车电器;过程教学;方法探索

引言

近几年,国家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宗旨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许多高职院校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和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社会认可程度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高,起到了国家示范和骨干效应.因此,职业教育在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企业生产过程引入课堂等一系列改革的同时,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模式如何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是我在汽车类专业对《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些教学方法探索.


1.了解企业生产过程系统课程模块

由于职业能力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动中,因此仅仅给学生传授基本的、原则性的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全面培养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符合职业活动规律即企业的工作过程来实现.为此,我利用下企业锻炼的半年机会,对一些汽车大修企业和多家品牌效益比较好的汽车销售“4S”店,重点从汽车电器设备检测与维修过程和解决维修过程中技术问题等方面入手,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初步形成了我对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系统化的课程模式.

2.优化课程标准

我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学校优化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机会,调整优化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将这门课程性质定位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培养目标是具备从事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诊断等工作能力;课程内容已基本做到与交通教指委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课程标准对接,突出了企业文化、企业标准、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过程的引导,主要从汽车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起动机系统,电子点火系,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辅助电器设备,空调系统、汽车音响及导航等系统,特别融入了大量课本中所未涉及的一些技术,如车载电源管理系统可对外部灯光控制、舒适灯光控制(离家、回家功能、指示灯控制、内部灯光控制、雨刮控制、清洗泵控制、后风窗加热、负荷管理等以及舒适系统控制,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对《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综合素质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选用优质教材确定课程方案

无论何种层次的教育,教材是老师和学生必备的工具和向导,为此我在教材的选择上以交通教指委汽车学科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为蓝本;充分利用同类院校的精品课程;共享示范院校(骨干院校)教学资源库等校外资源补充教学和实训.再根据企业生产过程和岗位能力的要求,围绕“学中做、做中学”把课程教学分成了四个基本模块:第一是职业素质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搭建本专业的文化基础知识结构;第二是职业能力模块,目的是通过本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构筑学生专业基本能力;第三是岗位技能模块,目的是通过本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任务训练等,构建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第四是综合素质模块,目的是构筑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为日后发展提供潜力.

4.改变传统授课形式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专业基础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增加了实训课比例(6:4),将其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并模拟工作过程设置了8个学习领域,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得课程专业理论和技术不再抽象;实训项目设计为铅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蓄电池的充电、交流发电机的检测与修复、电源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起动机的检测与修复、起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点火系统各元件的检测、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外部各灯光的拆装与检测、电喇叭各组成部件的检测与相关线路的检测及故障诊断、汽车仪表及报警装置的拆装及故障诊断、风窗玻璃刮水及洗涤装置故障的诊断与检测、电动车窗故障的诊断与检测、电动后视镜故障的诊断与检测、汽车安全气囊的使用与维修、防盗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测、制冷系统制冷剂的检漏、回收、抽真空和充注30个实训任务.以“大众”、“丰田”两大车系的教学实车和故障车辆为主,模拟企业实际岗位,并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辅助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5.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我把在企业锻炼、学习和观摩到的工作过程,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让学生首先对所学课程(专业、职业)内容和工作的环境等有感性的认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

(2)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项目导向、任务分组,使得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过程衔接,并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标准引入课堂,把相关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引入课堂,形成了“教学跟着工作过程走、课程跟着项目任务走、实践跟着岗位能力走”的工学结合模式,基本实现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3)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课程主要模块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形成了立体课堂,采用现场教学模式,将课堂搬进实训室,让学生对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进行模拟演练,将原来分开的理论、实训教学同步进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把在企业听、问、观、写、记、照相、录像、复印、拷贝复制等方式记录的真实工作内容,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制作成了各种多媒体课件并用于教学,建立虚拟课堂,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工作过程和工艺标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5)我利用业余时间不定期到汽车大修企业和效益比较好的汽车销售“4S”店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学会对电路图的分析非常重要,我曾经去过一个4s店,正好碰到一位师傅正在维修一辆车的电动车窗,该车的右前车窗不能通过副驾驶侧的开关进行升降,我看这位师傅拆下右前控制开关检测,又进行电动机线路检测,花了两个多钟头,才检测到电动开关的线路中的一个接线端子接触不良.当时我看了这辆车的电路图,经过分析,仅花十几分钟,就找到了故障点.我采用通过电路图分析比较来压缩故障点的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通过网络及时了解专业前沿的生产技术及发展态势,使学生能及时了解本行业前沿的现状及发展,并将行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及时融入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6.完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实操考试、笔试、口试、学生互评、小组竞赛、技能大赛等,并引入丰田T-TEP、大众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到维修第一线.

7.结束语

通过对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使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创新.一方面,掌握了企业工作过程和工艺标准;掌握了相关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另一方面,了解了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对学生专业教学的重点;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及时了解行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并融入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