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

点赞:6728 浏览:227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职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职业技能、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技能水平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建设具有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岗位引导、职业能力顺次提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

关 键 词: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调查

我院自高职办学以来,依托中环电子信息集团,面向全国,立足天津区域,从专业职业岗位调研分析,到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再到明确专业核心能力,从而改革并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产品或生产任务为载体,融入“任务驱动、项目导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全部特点,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订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础保障,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确保各种培养措施的正确实施,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1].

1.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1.1行业背景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全球信息技术越来越趋于“无国界”状态,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时,我国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品也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大户”.长期以来,在全国外贸出口额中占30%以上,对外依存度超过60%.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市场需求萎缩,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但是,一些有专业配套特点、有技术专长的电子信息制造类企业所受的影响并不大;软件业收入的同比增长较快;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怎么写作增长也在加快.

从未来前景看,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目前,信息市场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而物联网正是一个重要的潜在市场.从现有条件看,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无论在产业实力、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在政策支持、舆论环境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起步较早,一些较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已进入应用阶段;我国是世界上可以真正实现物联网产业化的国家之一,从前端传感、中间信息传递到后端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物联网产业链条正在形成,传感网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尤其是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在确定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政策取向之后,又把“感知中国”作为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把物联网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同时,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还面临技术、资金、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制约,需要集中政府、企业、行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加以推进.尽快把物联网培育成为我国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创新.加快推动一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电子信息产业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挑战.

天津作为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电子信息产业是天津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是未来天津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和天津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已逐渐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电子信息产业相对集中和高速发展的地区.

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天津在形成以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和数字视听三大主导行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格局基础上,正积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升级,RFID、传感器、传输设备等1产业发展,谋划电子信息产业的二次创业,天津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2天津地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调查与分析

天津地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主要有智能电子施工管理、设备(维护/调试)工程师、现场怎么写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售前/售后技术支持、产品测试与品质管理工程师、电子产品开发助理工程师等与电子工程实施及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相关的工作岗位.目前,天津地区电子相关企业中除本地人才外,其他来源主要是河北、山东、辽宁、陕西、及东北等地区.预计在未来5年内,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以及物联网产业的兴起,本市每年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缺口将持续增大.

天津地区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供求结构的矛盾表现为此类人才存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双重缺口,即不仅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在结构上也不合理.目前天津地区各高校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偏向于技术开发与生产制造,对物联网相关行业的关注度极低.


1.3天津地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在国家示范性学院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天津地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有了较大发展,电子信息前沿技术逐步融入教学中,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主线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逐渐渗透到教学实践之中.然而,由于长期受本科及传统学科体系的影响,本市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目前本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术,课程体系大多还是“老三段”,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在一些专业课中引入了新的技术,但整个课程体系仍然没有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为主体的多学科复合专业,涉及的知识广泛.致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与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专业雷同,不能形成办学特色,定位模糊.且与未来电子信息系统集成怎么写作方向偏离甚远,不能适应电子信息发展的需要.(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学内容陈旧、授课手段单一,实践内容少,与迅猛发展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严重脱节.学生普遍感觉“学习的知识实践中用不上,实践中需要的知识没学过”,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4)教师队伍能力偏低.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较快,老教师的技术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新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造成本市整个教师队伍能力偏低,不能适应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难以胜任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工作.(5)单一的考评方式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本市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评形式单一,考核的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的教学重点导向重书本知识传授而忽略能力培养.许多学校采用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衡量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造成高分的学生未必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简单电子工程项目实施的怪现象.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开设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方向是社会上急需的物联网技术方向.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掌握较强的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线路板(PCB)设计及单片机应用知识[2],具有射频识别、嵌入式、传感器、无线传输等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胜任电子工程实施、技术应用、系统集成、系统维护与管理及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工作的,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建设、怎么写作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3].

2.2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在校期间3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过硬电子工程实施或物联网组建能力的高素质电子信息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专业能力.能够进行电子工程或物联网项目的用户调研和需求分析,具有与客户沟通的能力;能够进行电子工程或物联网项目的架构设计,完成实施规划;能够完成电子工程或物联网项目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管理;具有实施弱电网络工程的综合布线能力;能够编写方案标书及相关投标文件;能够进行电子工程或物联网项目的运行维护、监控、优化及故障排除;熟悉RFID相关行业应用系统构成和方法;具有电子工程或物联网相关产品的选型和检测能力.(2)方法能力.能够通过独立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对信息进行截取、评价和传递.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实际工作.能够在工作中寻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在工作中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控制过程、独立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2.3怎么写作和岗位面向

(1)怎么写作面向.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工程或物联网类企业,包括智能楼宇施工企业、感应信息公司等,为这些企事业单位培养开发、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岗位面向.本专业面向岗位有:系统集成(怎么写作)工程师、智能电子施工管理工程师、弱电工程师、设备(维护/调试)工程师、产品测试与品质管理工程师、电子产品开发助理工程师、产品技术支持等[4].

2.4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工作岗位中的工作任务作为设置课程的依据,以“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规划能力—工程实施能力”为主线,进行工程素养、工程知识、工程能力的培养[5].以培养弱电系统集成工程师的课程作为主干,将其他岗位的课程不断融入主干课程之中,形成了基于岗位的主干融入式的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物联网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贯彻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的分析为依据、以校企合作开发为关键,构建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体系,打造“岗位引导、职业能力顺次提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究论坛,2010.4.

[3]曹金玲,刘松.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与发展杂志,2010.5.

[4]曹金玲,刘松.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教改革引领作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5]朱水泉,曹金玲,刘松.如何建设好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J].高等职业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