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

点赞:5785 浏览:189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就要突出其职业性和实践性.即要围绕学生就业后所需的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和要求来组织教学以及安排实践训练.

一、高职机电类毕业生的从业范围

任何一个机电类企业,其产品的顺利生产都必须依赖一批机电设备,但在不同的工业企业中,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工业企业分为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和利用各类机电设备作为生产工具的加工制造企业.前者突出的是机电设备的加工制造技术,这一类企业要求学生具有机械加工制造的知识和应用机械加工制造技术的能力;而后者则侧重于各类专用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此类企业则要求学生具有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知识和相应的技术能力.如此看来,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其就业方向也会有所不同,所需的操作技能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根据就业方向,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来满足就业需要,是保持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探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实践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高职机电类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由于就业方向的不同,所要求掌握的实际技能也会有所不同.不过作为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其基本的素质要求还是相近的.首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要熟悉、掌握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和职业技术技能,具有评价、吸收和利用职业新技术的能力;其次,应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以便在毕业后能迅速上岗工作;再次,应具有较强的图形测绘能力,熟练的数控编程和机械加工操作的能力,熟练的机电设备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阅读、翻译专业外语技术资料和较强的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专业特色,按社会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立足基础知识、强化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1.立足基础课教学,提高综合素质.基础课程在遵循职业特色的基础上,与课程的体系和性质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样既可减少课堂的教学时数,又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授课效果.比如:我们可以将职业道德课穿插在实践环节中进行,不是单纯的为了讲职业道德而开设职业道德,而是为了做好工作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将应用文写作穿插在各实践环节里,学生每次实践活动一结束,都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小结,每个人的实践项目不同,所写的题型也不同,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避免了为了学习应用文写作而进行写作;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完善教学模式来完成基础理论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训练了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2.进行课程整合,实行模块化教学.高职教育着重于能力的培养,要求非常高,教学任务繁重,如果仍然沿用普通教育的模式的话,是远远不能达到培养目标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提高课堂的效率,我们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将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如:将金工实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工艺学等合并为机械制造基础,并结合金工实习进行,注重加工操作和工艺要求;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合并为机械设计基础,简化了理论教学的论证和公式的推导,突出机械设计能力的培养等等;经过整合后,减少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提高了课时利用率.

3.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指的是机电专业的基本(通用)能力.基本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从简单到复杂,坚持在学期间不断线,稳步提高.我们坚持的主要实践模块是计算机绘图--CAD(基本)模块,机械设计模块,机械加工操作和技术应用(机械CAD/CAM)模块,数控技术实用能力模块、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机械测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钳工训练、机加工训练、机制工艺训练、技能鉴定训练和考证等实践教学环节来逐步达到培养目标.

4.充分利用毕业环节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综合能力指的是机电专业的通用能力,或者说解决机电专业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这种要求,对于在学的学生(或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高的.要培养出这种能力,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环境和时间.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保证了专业核心能力后,利用学生的毕业实践环节来提高.将学生的毕业实践环节与就业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到即将就业或相近的单位去进行毕业实践,提出要求,使学生的实践环境与将来的工作环境一致或相近.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可以真实的提升专业综合能力.这个环节大约是16-18周的时间,有的学生从寒检测就进入实习阶段,时间更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顶班实习,可以充分的了解企业的情况和总体的工作过程,为真正参加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它对形成职业特色与职业岗位能力、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与途径上.重点抓了三个主要环节,即实践基地(硬件)建设和实践教学管理(软件)与实践质量考核体系.

1.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在实践基地建设中,我们主要抓了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建有计算机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和电力拖动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有车床、铣床、刨床、钳工操作台、焊接和数控加工设备、机械测绘设备等、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先进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设备既能满足单项技能的训练,也能满足综合性技能的训练,如编制工艺训练、机械测绘训练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注重稳定性和规模化,充分利用社会的优势行业,建立稳定的机械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了保证.

2.实践教学的管理.实践基地到位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包括实践指导教师和实践项目的策划、管理.实践项目的策划、管理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践操作的指导、实践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实践教学大纲,指导要求,操作要求,考核要求等.大纲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应包括实践目的.实践内容与项目操作要求.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及相关说明等.实践教学必须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避免普通教育验证性的实验操作.实践教学管理配有专人负责,具体研究探讨实践教学管理的规律.

3.结合实践拓展专业技术技能.高职教育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而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课内没有涉及的内容,结合实践教学环节补充与专业技能有关的技术理论是非常关键的.如学生在进行机械设计的实践环节中,结合课程设计,将文献检索的相关内容和各种机械图表的应用结合进去,提高了学生收集(检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组织的能力等.

4.强化实践训练激励学生取证的积极性.学生毕业后能迅速上岗工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色.我校在推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得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教学、实践训练与考证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课程,综合相应工种的应知应会的基本要点,实践教学在保证实践要求的前提下,突出相应工种的技能要求.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达到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并经过考试与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这种模式下取证,学生不需再单独培训,也就不需再缴培训费,所以调动了学生考证的积极性

5.实践教学考核环节的改革.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刻苦练习技能的积极性,我们将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评用国家的职业技能鉴定来代替考核.如:机械操作技能,我们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颁发的钳工(或车工)中级证书来取代;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用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来取代;数控加工技术资格证书和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获得的其他相关资格证书,也要通过国家相应证书的考核.

高职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其起步晚,受许多环境和客观条件及观念的影响,所以进展较慢.特别是普通本科高校举办的高职教育,受普通教育影响更深,改革起来更难.但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特别是毕业生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后,这种局面就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