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技工荒

点赞:4359 浏览:1809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一个词与“荒”搭配时,总会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技工荒”同样如此.作为包装生产线上的重要引擎,技工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区别于普工,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当利用自动化生产设备代替人工成为包装企业的普遍选择时,技工的位置仍旧不可替代,甚至显得更为重要.“关键先生”——这是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为技工冠以的称呼.技工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他们是懂技术、用技术,同时有可能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的人.

技工荒考验着包装企业的神经.每年春节过后,关于技工荒的讨论,总是会连同“民工荒”一并被提及.是老生常谈,却也透露出其解决之难.时至今日,在技工荒并不那么敏感的月份,再次提及这一话题,仍有不少包装企业表达了他们的无奈.由此可见,技工荒已经不再是季节性难题,持续的技工荒俨然已成包装企业的常年梦魇.

技工荒背后

造成技工荒的原因是什么?说法很多.

哪个地区焕发活力,劳动力就会加速流向哪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部分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这些地区同时也多为劳动力输出地,于是劳动力选择回乡就业,出现了规模性的劳动力“回流”现象.不少广东包装企业正在遭遇这样的问题.这些企业坦言,在吸引劳动力方面,他们的区域优势正在减弱,不少员工只是将这里作为暂时的中转站,干上三五年他们仍然会选择回到家乡.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得不少广东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显得犹豫不决:技工培训需要时间及成本投入,技工学成后,往往也是他们选择“回流”的时候.有家企业很明确地表明态度,不愿做培养技工的“黄埔军校”.

劳动力技能与用工要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也是造成技工荒的另一原因.目前,包装行业正在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更多需要的是技能型劳动者,但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很少接受过正规的从业培训,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高等院校这座人才的“储水池”也难以缓解这一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偏理论的教育模式与技工重实践的岗位需求之间存在断层;另一方面,技工这一岗位,甚至包装这一行业本身对大学生就缺乏吸引力.传统的生产方式,使得这个行业很少被赋予“文化”的内涵,况且长期接触油墨、遭受机器噪音的“折磨”,使得这一行业的从业者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据苍南县印刷包装协会办公室主任梁孝克介绍,2005年,十余位大学生在协会的牵线下到会员单位实习,“结果没有一个留下来”.即使是毕业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专业的向文灏也透露,毕业时同班同学选择留在包装行业的寥寥无几.

求解技工荒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技工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由此可见,技工荒的背后,既是城市与城市的竞争,也是行业与行业的比拼.尤其当新生代的劳动力步入职场,与“前辈”们单一计较薪酬高低相比,他们开始会更多地考量企业的规范程度与发展前景,更在意自身的见识与尊严.或许,这是在技工荒表象下,更值得包装行业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解决之道

如何解决用工荒问题?

包装行业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师带徒,师傅带徒弟、徒弟再带徒弟,这样一茬又一茬地进行着技术的延续与传承.暂且不论技术已经在日新月异地进行更新,仅就这一传承过程而言,师傅不愿教、徒弟不愿学,就会使效果大打折扣.仙桥集团有限公司出台了“优秀技工带徒弟”的政策,通过激励措施鼓励技工培养徒弟.这种内部培养的方式,是包装企业技工培养的主流选择.然而,技工培养周期较长,培养一名熟练的技工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如果将技工培养的任务全部压在师傅头上,效率必将大大受到限制.

为了拓宽培养渠道,包装行业中的各方力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鹤山雅图仕自办技工学校,而更多的包装企业选择向科研院校借力,协会也在积极地牵线搭桥,促进技工人才的转化.这些举措集中解决了技工培养中面临的两大问题,即利益分配问题和人才定位问题.

谁来为技工培养写单?自然是其受益者.然而,正如前文提及的,企业经营者患得患失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投入太多.如何使企业能够在技工培养中获得实际的收益?鹤山雅图仕自办学校是一种途径,其不仅解决了企业自身乃至行业的技工来源问题,而且培训学员的学费本身就构成了鹤山雅图仕收入的一部分.更多包装企业采取的是与科研院校联动的方式,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安排学生利用寒暑检测到企业实习,几乎无需投入,就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操作技能,使他们毕业后更容易进入工作角色.这种能够寻找到利益共同点的措施,通常也比较容易被接受.因此,解决技工荒,不仅是人才问题,同样是利益问题.

其次便是技工人才的定位问题.何谓技工?在采访中我们有意识地设置了这一题目,得到的回答却是各式各样,由此可见包装企业的“技工”是一个很模糊的职业定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包装系高燕飞老师对此表示了担忧,“如果企业对技工的定位不准,将会导致企业将技工当作普工用,不能给予其很好的待遇和发展平台,以及学习进修的机会.”

技工注重的是实践操作能力,如果用学历、学位等标准来评判,显然有失偏颇.行业里已经开展的人才认证工作或许能给技工定位带来一些启示:2001年,温州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印刷工艺师”评定,使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得到了应有的认可;2011年,上海在全国首创了包装工程师认证制度,并将之与上海的人才引进以及落户政策等挂钩.此外,行业内组织的技能大赛等选拔方式,也将成为对技工能力进行评定的有力参考.


面对技工荒,行业内各方的共同发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努力的方向.然而解决技工荒并非朝夕之功,更重要的是寻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包装企业的转型升级.毕竟,栽下“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