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点赞:17778 浏览:810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没有质量就没有投资效益、没有工程进度、没有社会效益.要扭转工程项目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就要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关 键 词】施工;质量管理;工程项目

1.加强培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加强岗前、岗中培训,确保每一个在岗工人,都能熟练掌握必需的安全生产技能与操作规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决克服带“病”上岗的现象,杜绝追求不安全的生产效益的急功近利行为,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安全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职工队伍变化的需要,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脱产轮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取证培训相结合、企业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全员、全过程培训,做到教育培训多样化、经常化、制度化,为实现长效安全提供队伍素质保证.

2.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2.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在某公司车间的配电房改造工程中,竣工不久就出现漏雨,原设计混凝土为C25,经回弹检测,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CIO.后经调查,就是因水泥不合格所致.

2.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管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现场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现场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2.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质检人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现场管理人员.然后现场管理人员由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方检查.监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能口头讲,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3.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是现场管理与质监部门的重要不同之处.对工程管理工作认识不多的同志往往认为现场管理只是在现场转一转、看一看,验收时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这样往往使一些质量问题己经出现,甚至返工.在质量控制中改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控制.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

3.1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

对于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一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一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常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准”(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要以数据为说话依据)、“细”江作中细心,自理事情要细致)、“实”(做到一件事要实实在在,亲自去做,去检查,遇到质量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不能找理由推脱,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块抽取、制作是否符合要求,甚至还要亲自取样;监督后料台上料的计量,工人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整改,消灭质量隐患.

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程施工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2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现场人员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现场管理人员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材料重量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框架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3.3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

现场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如轴线、标高有误差,轴线偏多少,标高低还是高;钢筋绑扎少了几根,规格绑错多少,硅浇筑完后蜂窝、孔洞各多少,蜂窝多大、孔洞多深,在什么部位等等.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4.落实设计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应牵头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将设计变更及时分门别类分发给施工单位,并监督落实施工.

5.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我们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项目负责人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针对重要分部项工程同工序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如浇筑柱、梁板硅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现场管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现场管理人员忽视的地方,与现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通过现场管理,抓以上所述几个环节,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为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文德.控制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中国三峡建设,2000(7).

[2]陈永辉.最新房地产项目全程策划与质量控制管理实务丛书.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3]李永胜.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4]赵建恩,马玉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探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