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植物的配置

点赞:32731 浏览:1551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园林植物配置,从发展进程以及配置原则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的园林配置设计提供设计思路与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园林植物;配置模式;配置原则

1园林植物配置研究进展

1858年,美国风景建筑师奥姆斯特德设计了以“绿草地”为主题的植物配置方案,获得了头奖,1892年,他又将波士顿公园、绿地、林荫道连接起来,形成了享誉世界的“宝石项链”绿色锥地,他也因此获得了无限的殊荣.早期在西方,人类征服一切的思想主导着西方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其景观以规矩式居多.常常将各种植物修剪成几何体或者动物状,如紫衫尝尝被修剪成绿色的城墙型,锦熟黄杨则常常被用来做绿毯造型.而到了18世纪后期,这种配置方式逐渐被田园风所取代,设计家们往往根据自然,按照森林、草原、沼泽等景观来组织园林的植物配置.

中国园林植物的配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植物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而我国园林植物配置则是以自然为基础,栽种错落有致,有着一树一木一石一草成一景的美妙,以期达到与自然相和谐的程度.宋朝到清朝是我国园林发展相对成熟的时期,在对园林进行配置时对花木的选择都极为重视.尤其是在皇家园林中,常常以宫殿建筑为背景,结合古松、古柏等树木的苍劲挺拔以及桀骜不驯营造出雄伟威严的气势,而在南方的水乡园林中,往往注重清新淡雅,突出枫树的温彩流丹,垂柳的婀娜多姿,古松的峰峦叠嶂以及梨树的轻装素裹.近年来,我国已经将城市绿化系统建设列入整体规划中,并着人对各大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模式进行调查,并结合美学原理和生态环境的特点,对植物的配置方式进行改进,达到植物空间构景与建筑、道路等构筑物的和谐统一.

2植物园林配置的四大原则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此问题认识的加强,很多学者已经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升了植物配置的内涵,提出了配置时应准循的主要原则,这些原则对实际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2.1生态原则

地球是一个自然存在的物体,一切自然生态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切的景观造景以及园林植物配置都应该从自然出发,尊重环境、保护生态,因此生态原则也就是园林配伍配置时要准寻的第一原则.利用生态学原则,遵照植物固有的生态习性,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以及自然地理条件选择植物.同时应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例如,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草木、藤木等,它们有的喜阴,有的喜阳,有的耐干旱,有的爱潮湿,在对植物配置时如果不尊重这些规律,就会导致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可以使得各种植物配置相得益彰,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2.2艺术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园林植物的栽种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对环境的改善,也往往需要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觉.只有美的东西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对于园林植物的欣赏性以及创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的传统园林配置往往都很重视艺术性,以其潜在的文化内涵引起共鸣.植物是千娇百媚的,形式各种各样,在景观配置的时候,尽可能的考虑到植物的形态、色彩以及季节可能带来的变化等因素,根据美学原理,结合园林植物的形貌、色彩、质地以及线条等因素,提高造景的艺术观赏性.

2.3季相原则

季相在植物的景观中占有重要位置,植物的季相变化是植物对季节的一种特殊反应,不同的季节植物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合理的搭配,使得四季有景.在南方,四季变化不明显,植物配置受季相约束小.而在北方一年四季变化明显,大多数植物会在春季发芽,夏季开花,秋季结果,叶子变为,冬季景色则相对孤单,因此,在植物配置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到植物搭配方式,在种植开花类植物的时候,应考虑与其它常绿、落叶乔灌木的合理配置,这样便可以使四季有花,常年景色宜人,避免了冬季因气候原因引起的枯燥感.配置时上层应选择树冠稀疏的落叶性大乔木,下层为比较耐荫的花灌木,林下种植耐荫地被植物,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光、水、肥,又有利于形成结构稳定、层次丰富、和谐持久的景观.

2.4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配置在考虑其美观性的同时,不能忽略其经济性.对于珍贵的树木要避免滥用,多用乡土植物.因此该类植物对本地的环境适应性强,种苗易得,运输成本低,且存活率高.本地树木的大量应用还可以突出地方特色,使得各个地区景色各有千秋,避免重复.在树种的选择方面还应在不妨碍其功能与美观性的同时,选择对土壤要求低,易于养护的植物,还可以选择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植物,实现美化与经济的双重价值.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可以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