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做”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模式

点赞:5911 浏览:135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随着授课思路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被动、以教材为依据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为此,建立在“精理论、重能力、多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型的计算机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 键 词】计算机应用,“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构建“教、学、做”任务驱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项目内容中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一种授课方式.具体做法是:在每个教学项目中设置多个任务,在每一个教学任务中,分设教、学、做三个阶段的实施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某项技能的方法及操作技巧,最终完成该项任务.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还必须建立良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整合教学资源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内容,都是按照过去教材式的方式,但已跟不上当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为此,需要整合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社会需要严重不一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同样也脱离不开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信息化进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应用型市场,所以,课程设置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动态改变.

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做”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应用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严重错位

由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学生动手机会较少.加之,很多院校在授课过程中都是先讲理论,后进行实践,也就是理论讲解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实践,使得理论与实践不能及时地衔接,造成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统一.为此,要做到边讲理论边实践或者边实践边讲解.

(三)考核方式与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过去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方式较为老套,仅仅是期中和期末2张试卷定成绩,考核内容也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涉及的较少.这些考核方式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致的,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所以应重视学生平时实训操作能力水平的评定,将这部分也应纳入考核之中.

(四)教师专业素养不够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但目前很多高职教师或者理论授课水平高,但动手能力差,或者技能水平高,但理论知识缺乏,也就是说,达不到现代社会对高职高专教师双师型人才的要求.

二、构建“教、学、做”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构建新教学体系时,尤其需要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要懂得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实践技能,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教、学、做”任务驱动型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势所趋


“教、学、做”任务驱动型一体化高技能教学模式尤其适合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教学.全球职业教学搞得最好的是德国,德国职业教育是实践性的,是其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培养模式中最具特色的方面,在整个教学中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环节,实训内容占有很大比例,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近些年来,我国比较重视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我们学院,每年有几批去德国学习的教师,所以采用“教、学、做”任务驱动型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怎样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创建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必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我系所建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分为由二大模块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对应岗位所属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这些课程的安排是:第一个学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公共课程和各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等,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职业课程,三个方向的课程同时开课,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职业学习方向,第三学年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进一步的训练,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并根据岗位需求、结合岗位特点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2.建立“重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的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各门课程内容在设计上应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各门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要有实际应用价值,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由在企业第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及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共同完成,以保证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同时,可以在课程中引入企业曾经完成的工作项目,甚至是正在实施的项目,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这不仅能增长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实现了学生与岗位的零接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园实训室.课程的校内部分全部在实训室内进行,将“做”的过程,“学”的过程与“教”的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自身能力获得实质的提高.

3.选择高职高专院校对口教材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材,最好选用模块化式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基本上都能遵循“教、学、做”任务驱动一体化的理念,而且教材的编写中应由计算机专家与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老师共同参与,这样的教材才符合要求.

4.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类课程的考核,主要以技能操作的方式为主,即平时的实训考核与期末综合实训考核相结合,突出技能训练过程.如果该课程的技能培训过程是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需要将该基地的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纳入到考核成绩中.同时,鼓励学生考取行业、企业认证,这样,学生在修业过程中,可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认证证书,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5.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计算机应用专业更应侧重技能方面的应用,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中各种业务培训班等,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从企业招聘有实践经验的计算机高级技术人员进入教学队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同时,开办计算机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培训班,提高教师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总之,采用“教、学、做”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来,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大幅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能够培养出社会对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更高技能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为高职高专学生顺利走上社会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