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朗读教学

点赞:19728 浏览:924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进行的基本训练之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不可能对看书这个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因而教师应首先训练他们出声地朗读课文,带点强制性地集中他们的有意、注意,然后再逐渐地培养学生脱离这种被动式的有意注意,最终走向主动式的无意注意,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进行学习.所以说,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二、朗读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

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将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并通过不断的交流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推动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会对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课文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科学家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等,都会大大感染和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他们会将这些美好的品质转化为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和需要,积极模仿,从而产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三、朗读是教师衡量学生对教材理解水平,检验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任何一篇课文里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要想真正朗读好一篇课文,必须深入地理解课文,掌握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听学生朗读来衡量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检验学生朗读水平.

朗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推动了思维的发展.它是达到教育更高境界的基本手段之一,但有一部分教师仍认识不到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纸上空谈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他们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这一规律来认识世界.绝大部分低中年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简单地停留在故事的情节和词的表面意义上.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仅需要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解,还必须注意形象的示范,只有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只一味地自己讲,既不作示范,也不让学生根据理解情况练习.这样,学生没有具体的比较,模仿对象,同时连自己感受课文的机会都没有,根本无不法深入地体会课文.

小学的朗读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蜻蜓点水

教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是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毫不重视,不注重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朗读也不作点拔,浅尝辄止,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因而,蜻蜓点水似的教学也是不可取的.

三、力不从心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模仿性和易于受暗示性.他们会认真模仿教师一言一行,以教师的言行举止为自己的榜样.有些教师不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加血,也有些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对课文所表现的情感把握不准,这种被模仿的后果可想而知.这些教师虽有指导学生朗读的愿望,但他们力不从心,效果同样不佳.

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指导学生朗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在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读读

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容易出现加字、去字或者读不通顺的现象,会使学生对课文囫囵吞枣似的理解,起不到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课文的目的.这时教师可以首先要他们自己小声朗读一遍,熟悉课文的整体内容.并使学生明确,要朗读好一篇课文,最起码要读得准确,读得流畅.也要提醒学生朗读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不要唱读,这个问题从小学一年级就要注意,一旦形成定势就很难改变.

二、想想

我们知道,朗读中的感情,象生活一样,只有朗读真正产生了情感时,才能从语调里自然地露出来.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求读得流畅,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不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不切实为课文的内容所感染,那么他无法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因而教师应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把握全文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启发性原则进一步指导.

1、学生讲,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首先发言谈自己读后感受,通过他们的发言,可以促进学生们的相互交流,锻炼他们“说”的能力,教师还可以从发言中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水平,从而便于进一步指导.同时,热烈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全体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打下基础.

2、教师讲.学生发言后,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继续往深层发掘,启发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展开联想,补充和丰富他们对中心思想的具体感受,激发他们的朗读愿望.

3、教师范读.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板,而且可以给学生启发,使他们从中有所领会并准确表达.当然,教师范读并不是让学生简单的机械模仿,而是给学生一个对比的对象,使他们更直观感受课文思想感情.


三、练练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指导他们反复练习是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在进行全面指导后,应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教师可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组织学生练习.如个人读,集体读,分段读,分角色读等

四、评评

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拨,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