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与实践

点赞:7991 浏览:2535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载体,以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设计一体化、教学场地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探索专业层面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具有机电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关 键 词:机电一体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研究“一体化”教学的文献大多关注某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实施,却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导致课程之间相互割裂,不能形成集群效应,未能形成合力,严重削弱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整体效益.为此,研究与实践专业层面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联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似度检测作用和教学模式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教学模式通常分为传递-接受、自学-指导、引导-探究、情境-陶冶、示范-模仿、概念获得、自主学习、现象分析、合作学习等多种类型.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又可分为: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个性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等五种主要类型.其中,自学-指导、引导-探究、情境-陶冶、示范-模仿等教学模式对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影响较大.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通过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主动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逐步形成了产教结合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五阶段周期循环、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其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经过高职院校的广泛实践,已发展成为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被高职教育广为采纳.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情境-陶冶”教学模式为基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自学-指导、引导-探究、示范-模仿等多种模式相融合,形成了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并重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本质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培养途径.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阵地”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实训实习的教学功能,并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职业教育特有的重要规律.

(2)符合职业教育对象的特点.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教学效果较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形象、直观,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认知.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职业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符合教学过程高效优化的要求.首先,教学信息的传递具有同步性,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融于一体,并进行了有机组合,同步进行,其次,保证了教学信息的同一性,避免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环节的不一致,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保障.

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

我院机电专业建设课题组依据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结果,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分析认为:专业层面的“理实一体化”是课程层面“理实一体化”的上位概念,既要通过理实一体化课程得以实现,又与其有所不同,是针对专业特点和核心岗位能力的“教、学、做,理实一体化”.主要包括: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设计一体化、教学场地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等内容.为此,课题组从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入手,通过探索与实践工学交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业层面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3.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色.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是微电子、计算机、信息与机械等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是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方面的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学科交叉性、融合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也对专业建设和职业教育实施的各环节,如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应用、教学评价与监控等,提出了更加复合的要求.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课题组依据对陕西国防职教集团内的西安东风仪表厂、西安203所、204所、205所等企事业单位调研的数据,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调整专业方向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其较好地贴近毕业生岗位需求实际.专业定位为“以电为主、以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能互补”,确定了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和维修为专业核心岗位,以自动生产线运行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与售后技术怎么写作、系统设计与技术改造为专业扩展岗位的职业岗位群.

3.2课程体系一体化

(1)构建工学交才培养模式.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定位,依托军工行业优势,实施校企合作,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了“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的工学交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1)依托以船舶第872厂为核心企业的校企合作平台,学生在校内外三年不断线全过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2)依据岗位能力考核标准和职业标准,将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高级认证、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鉴定贯穿于教学过程,实现学历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3)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即文化素质培养、岗位基本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由浅至深、由单项到综合进行科学排列,形成“递进式”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2)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科学地序化与整合”是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灵魂.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依据专业定位,分析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了岗位职业能力,确定了专业行动领域,按照“学院+企业”双主体建设思路,确定了专业学习领域,按学生的成长与认知规律对学习领域科学地序化与整合,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突出岗位工作的针对性和职业发展的适应性.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其它素质教育内容整合序化为四个学习领域,即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一般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优化整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通过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相关职业能力.同时,把职业资格认证纳入课程体系,实现学历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